促“双减”落实见效: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赵 琨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任何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长足发展。
山师附小经过20余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实践与总结,已经形成了富有附小特色的《小学“诵、解、习、行”经典诵读课程》双翼体系,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更加关注学习模式的变革,努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去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让课程、课堂、活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
本学期,在教育处的指导下,山师附小孔子书院初级班开展了宗旨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分享”的主题活动,每周二下午“小老师”课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小老师”吴佳霖同学向大家讲解了《山海经》、《三国演义》,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并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引导同学们带上节奏,与文本对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赵唯伊同学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诗词地理游学”。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游学实践活动,把优美精彩的古诗词和祖国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传承了学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传统。“小老师”王信之、李依江为大家精心准备和制作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知识的PPT,并做了通俗、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刻的了解。课堂融入了多媒体的演示,丰富活跃了课堂氛围。小老师们通过课前精心准备和课堂精简、清晰的讲解分享,带领大家领略了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知识的一隅。抛砖引玉,期望后期小课堂会有更多精彩的展示!
通过孔子书院的一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中创新、弘扬、发展。为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有力的支撑,是山师附小始终秉持的教育原则,也是对“双减”政策的最好回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中小学基础教育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山师附小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生课堂学习范畴,让附小少年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确保传统文化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开花结果。









教师简介

赵琨,教育部国家重点课题“三点半课堂: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研究”科研员,北师大“传统文化进课堂实施方案研究”课题组科研员,中国教育学会成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教育优秀教师,齐鲁诗教先进个人,山东省百佳青年教师,担任山东电视台十集国学系列电影《少年游》影片艺术导演,带领山师附小非凡合唱团参与第五届国际合唱节获得童声组第一名。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