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小时曾遭遇过狼说起
王炳强
引言:乱捕乱杀乱食野生动物,不但会灭绝动野生动物,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摩诃峰)
我的故乡位于邹平市西部的青阳镇青阳村,位于章丘区明水镇的东北方50余里处。村南三里就是连绵起伏的长白山,它横跨章丘、邹平、周村三市区,山势峻拔,重峦迭嶂,绵延数十公里,其中最高峰摩诃顶海拔826.8米,向有“泰山副岳”之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约1962年,我时年6岁,一天,跟着53岁的奶奶和12岁的大哥、9岁的二哥,去村外西北三里处的自留地,给地瓜翻秧拔草。一直干了一下午,太阳渐渐钻入地下,暮色淡现,但活儿还有点儿未干完,为了第二天不再来一趟,决定干完再回家。这时,突然像狗一样的东西蹲坐在离我四五米的地方,眈眈相向。平时奶奶时常给我们讲:狗的尾巴是细的;狼的尾巴形状像扫帚一样,且耷拉着。二哥惊呼一声:“奶奶,你看有马虎(方言,指狼)!”奶奶抬头一看确是只狼,但奶奶怕吓着我们,故意高声咋呼:“你这狗怎么还不快走?快走吧!”,说也奇怪这家伙竟然慢悠悠地向南山走去,还不时回头望一眼。奶奶说:“咱不干了,回家吧!” 不知为何那狼没有扑向我们中的一个,可能那狼不太饿,狼不饿时是不随便捕食人的;也可能狼看到我们人多势众,难以捕食成功。总之,我们算是狼口逃生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山里还有狐狸,那时山坡地里有生产大队种的花椒树、杏树、杨树及枣树,村里便派出两位农民日夜护山护林。两人有时在不同山头上相互呼喊对方名字,其中一位名叫“王怀贵”的,被山中的老狐狸听到并记住了。夜晚,老狐狸便来到两人居住的山屋门前学人声,喊道:“怀贵!怀贵!”这故事在村里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獾)
在山上我是没遇到过狐狸的,但遇到过獾。那小家伙体重二三十斤,体形粗实肥大,短脖子短腿,但前爪挖掘力强,喜欢在坟墓中掏洞居住,喜欢在山坡地里拱食地瓜和偷吃水瓜。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描写的少年闰土在西瓜地里“月夜刺猹”情节中的“猹”(鲁迅造的字),就是它。我看到它时,正在山坡地瓜地边爬行。我天生胆小,时年和闰土相仿十二三岁,却全无少年闰土的英雄气概,初次见獾,竟内心悚然,两股战战,几欲尿裤。

狐狸和獾喜欢夜间觅食,自然白天很少见到。但野兔是司空见惯的,每到生产队麦收时,社员割麦子,割着割着,兔子在麦垄中藏不住了,便跑出来。但田野里到处都是割麦子的人,人们便吆喝着捉拿,那小精灵从人隙中间逃窜,速度极快,人们自然是逮不住的。如果这时有一只家犬,便拼命追赶捕食这只美味。那小精灵就像一道闪电在前面跳跃飞逃,时而做直线运动,时而曲线运动,渐渐逃离出人的视线。遇到这一热闹景观,割麦子的人大多,直起身来,引颈观看,在乏味劳累的工作中享受一点乐趣。 夏日的夜晚,在院中乘凉,有两只野狸(猞猁)在树上激烈地撕咬搏斗;有时看到黄鼠狼在院墙跟探头探脑,半夜里,便听到鸡窝里的鸡拼命嘶鸣,那是黄鼠狼咬住了鸡脖子。
青阳村北4里处,便是济南地图上所载的湖区面积8400亩的芽庄湖,一道小河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东西望不到边的芦苇荡苍苍萋萋,密不透风。芦苇荡南边是广阔的沼泽地和纵横的河沟。水鸟是不缺的,落下来就是一大片,来食鱼虾,只是我不知其有多少种(邻居曾铺捉到一只白鹭鸟)。湖边的大堤上是高高密密的杨树林。

改革开放以来,故乡的乡镇经济迅猛发展,济青高速紧邻村北横贯西东,大小工厂星罗棋布,遍布平野、山坡,机声隆隆,黑烟滚滚。昔日生机勃勃的芽庄湖大片水面和沼泽地消失了,芦苇消失了,只剩下一条杏花河从湖区穿过,其余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当然水鸟也绝迹了,湖堤上连一棵树也没有了。
狼没有了,獾没有了,狐狸没有了,就连黄鼠狼也难见仙踪了;苍鹰少见了,大雁少见了,乌鸦少见了,就连麻雀都少见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无限扩大,使得禽兽生存环境日益缩小和恶化,于是他们只有不断消失的命运了。

然而,五千年前的大舜时代,山东是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润,雨水丰沛,草木茂盛,野兽众多。据说从泰山到沂蒙山,大象竟然成群结队活动。大舜在历山坡下种地时,大象便帮他来开荒种地。大象帮耕虽是传说,但当时济南有大象这却是事实,1974年济南百货大楼在挖防空洞时,挖出来一颗大象牙来,这事在大众日报上做了报道。

(李逵杀虎)
大舜时代山东有无老虎无从查考,但从春秋战国一直到宋代,山东境内有老虎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虎患成灾了。《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公爹)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到了宋代山东的山中依然虎患成灾,于是《水浒传》中就有了“景阳冈武松打虎”、“沂岭李逵杀四虎”、“登州府解珍解宝捕虎”的故事了。

(雕窝峪内王薄塑像)
隋末公元611年,邹平人铁匠王薄在我故乡村南的雕窝峪里,首举反隋义旗,引发了全国风起云涌的反隋斗争。当时王薄为鼓舞士气创作了《无向辽东浪死歌》,歌曰:“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可见当时邹平境内的长白山上是有獐和鹿的。可是现在山东境内别说虎狼獐鹿,恐怕连野生狐狸也没有了吧!
华南虎早已绝迹,野生东北虎最新新闻报道仅二十只。国内外盗猎和乱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尽管有关法律越来越严厉,盗猎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
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可怕的是乱食不宜食用的野生动物,几乎到了凡是活物无所不吃的地步,什么蝎子蟒蛇穿山甲,刺猬猴子果子狸,狐狸竹鼠黄鼠狼,乌鸦鳄鱼和蝙蝠,统统都被某些嘴馋而又愚昧的人用来大快朵颐。2002年几十个国家发生了非典(sars)瘟疫,已确认病毒的自然宿主在蝙蝠,不排除由人们捕食蝙蝠所致。
当然动物种类和数量的锐减,不仅是盗猎和乱食,还有各种原因,像前面提到的人类活动范围挤压了动物活动的范围和环境污染等等,但最终都归结到人类本身的行为。如果任其下去,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自己,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单调乏味啊!再者所有禽兽和昆虫一旦灭绝,孤独的人类还能生存吗?可见中共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注释:1.“昔者吾舅死于虎”,吾舅:现指公爹。
2. 武松打虎的故事应是艺术虚构,武松打的是蔡虎,即奸臣蔡京之子。武松被关押,死于监狱。
(写于2020年1月下旬,2月12日刊于济南市委老干部局网“文化养老”栏目”银龄抗疫”征文,作者为济南五中退休语文教师)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