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时光》
耸立于生命的原野
扎根在大地
以葱郁的枝叶
彰显着蓬勃向上
书写沉默和坚强的传奇
春风中你萌发了生机
夏雨里你接受洗礼
秋霜下你享受悠然的凋零
冬雪来时你咀嚼岁月的沉积
一半在土里升华着厚度
另一半在风里
接受生命的境遇
你会尽情舞动
盎然走过的年轮
保持了无忧无惧,去留无意
也许有片贫瘠的土地
在等待一树花开
此时
那不是孤独和沉寂
是彰显着苍茫间的心灵伴侣
我停留下来
聆听你肩上的鸟语歌喉
看你身上沐浴的夕阳晨曦

《老屋与老窗的光景》
《老 屋》
当我拍下老屋的那一刻
仿佛看到了她岁月饱含的沧桑
她曾凝聚了多少人的欢乐
又记下数不清的思念情话
屋脊承载了岁月的剥蚀
那进出的门扉在开合之间
深情默默地解读老屋这幅画
那落满尘埃的角落
追溯逝去的曾经
也收藏了她刻骨铭心的记忆
老屋写满了故事
没有文字里的缤纷
只是在炊烟里嗅到了饭菜的清香
让那方小院的光景变得悠长
其实,老屋是一首歌
她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柔情依依
当目睹老屋被时光夺走的年轻
我们已被浮华惊醒
老屋又是一杯陈酿的酒
斟满了古老和乡愁
虽在斑驳中老去
却是在繁华中绽放自己的生命
老屋,是我们的相恋
老屋,是我们的相牵
《老 窗》
老窗外,还很冷
斑驳的窗棂在夕阳残照下
依旧静静的陪着屋檐
它想着它的故事
没被遗忘却也远去的风华
习惯了这么多的岁月
经历了无数的花落花开
它喜爱阳光的靠近
当老窗的缝隙透过了温暖
遮盖了寒凉
鸟儿在窗外鸣唱
孩子们也跳跃起来
啊,像回到了旧时光
春已近了
原野的土地已变得松软
干枯的树枝也泛了绿
老窗一推一掩
拉近了冬与春的距离
老窗,又似乎是一双眼睛
在沉睡中苏醒了
《禁锢的生命》
总以为枷锁才可以
禁锢生命
但内心的束缚
仍能被冷漠或欺骗所占领
正如漫天飞雪
难以覆盖阴霾的侵袭
散落的彷徨和无奈
充斥着苦痛
心中的寒冬需怎样的烈火
可以驱散
曾经的明媚要如何的怀旧
方能回眸
梦,也许在现实的博弈下破碎
甚至可以吞噬我幸存的骄傲
禁锢,需要呐喊的灵魂
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逃避
当思想如春天的萌动
那就冲破压抑,燃烧自由
即使达不到理想的高点
总好过当下的虚度
《盛 夏 》
蝉,惊醒了我
隔窗黛色的风景
鼓噪着银光
热浪,缠绵在脸上
我抗拒不了慵懒
刺眼的骄阳
屏蔽了你燃烧的愿望
想一杯清茶
灭掉彷徨
风,去哪儿了
还有走失得蜻蜓

《心头飘过的河流》
忘不掉汨汨河流在夕阳下的样子,我注视着奔腾
伴随着匆匆落叶和凋落的花香
岸上留下了岁月沉淀的礁石
我带不走你
因为你是河流的歌者
虽然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仿佛依然唱着
漩涡里埋进了多少心情的故事
挣扎地让人心痛
当我们活着,些许有这样的时刻吧
但此时还是要拥抱冰冷,用温暖融化期待
如果没有等来,那就让心插上翅膀
摆渡到彼岸,像鸟儿一样自由
《告诉寒夜》
寒夜,熄灭了遥远的村火
风已惊不起黑暗的颜色
选择这一刻的逗留,无非是想远离喧嚣
不知谁在我的故事里狂欢伴着野鸟的啼叫
撕扯着夜幕下的梦呓
站在季节里,深知那一片残叶已没有了归期
但还是念起它曾经的青春
谁说枯木满是伤逝
可否知道,埋在黄土地的根茎仍然被多情的岁月喂养
忽视每一种轻蔑
因为,你生命的河流已延伸到远方
《这时,我在冬日里陪你》
瑟瑟寒凉
阡陌纵横装点着时钟
过去的时节,如落日余晖
蔓延着柔光
倾听习习声过的花瓣
似有喘息和幽怅
在枯叶间独行
没有雨的日子
只抵御风的入骨
荒芜了,只剩下一盏灯
渴望着照亮旅程
走出凋零间
寻找冬天的洁白
因为纯色,蕴含灵动
在这一片天空安家
才是约好的初衷
记住走过的清寂
忘却经年隐隐轻愁
随风去,那吹皱了的光阴
恣意着浸漫红尘
这时,我在冬日里陪你
《 感悟清贫》
清贫,没有饕餮盛宴
也许只在寒庐煮酒
清贫,缺少追逐的奢侈
日子里却有一瓣清香
清贫,又如山泉化作的秋水
慰籍心的卑微
不要因为清贫感到羞耻
洁白朴素才能赋予生活本真
它在生命最低沉的地方破茧
当一艘孤帆抵岸
抛却的行囊让你获得
新生的呐喊
清贫最喜爱阳光
有太阳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家乡
一株花草便可寻找到
栖息的梦
在简单寂寞里传递善良
不是喜欢清贫
而是清贫可以触及人性觉醒
达到超然物外的波澜壮阔
感恩清贫时光
没有在浑噩的迷雾中虚妄

《畅怀秋天》
初秋的天,消逝了夏天的燥热,风中微微夹带着些许的清凉,使人的心境也随着惬意起来。
有很多人不喜欢秋天,且是因为她萧瑟,容易带来愁思;因为她清寂,容易触动伤痛;或是因为她温暖远去,给人们的是体肤缺少偎依……殊不知,这些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对往事的怀念,幽幽的拐在记忆的途中,在枫叶上写满诗韵。古人对秋天的景色的唏嘘,对秋天景色的韵味而颂之,不乏深深的情意。白居易《一叶落》当是如此: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整首诗有着对时间易逝的感叹,对萧瑟之景的忧伤。诗歌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伤感之中,虽表现的是一种凄清的立秋之景,却也耐人寻味。
当读到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写照了秋之景象,恰是春去秋来,潮起潮落。环顾满城风雨,多少风烟飘进心底,多少柔情缱绻于心。有些人,有些事,似乎也随着这秋天淅淅的雨滴渐而清晰起来。此刻,忽地忆起张爱玲的一句话,一个懂得怀旧的人,亦是一个懂得珍惜的人。而此刻,这满城风雨潇然的景象,似乎暗合着某种心境,使得人们尽怀释放,如那份书写的记忆,传信于秋天的温婉。
当你品读秋日,随着季节变幻,环目山峦的赤红似火,心胸变得更开阔,这时自然又会想起现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对秋天的感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神笔一抹描摹出了秋天的瑰丽景象,展现了大国领袖的情怀,每每读起总是历久弥新,畅快淋漓之感油然而生。依旧是到了秋的时节,但现在的秋天是金色的,充满了丰收的希望,新时代赋予百姓新的生活,精准扶贫的阳光温暖了深山老林,贫瘠的乡村已从贫困走向了富裕,大步奔向小康,幸福盛满了未来的路,这才真的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境已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秋天的一片片飘落,落在摊开的书页间,见证了季节的流转,被喻为人到中年的秋季,昭示了生命的成熟,她经历过严冬的孕育,春日的萌发,夏季的洗礼,带给人们硕果香甜,又真真体会了那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
我,站在秋风里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