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单亲妈妈都过度地溺爱孩子,她们认为孩子没有父亲会导致孩子缺爱,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事无巨细地照顾,以试图弥补孩子缺失的爱。其实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在这样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都不会做任何家务,连自己的房间都不会收拾,自己的衣服也不会洗, 这些家务活都是母亲来做,久而久之,孩子已经习惯了母亲的照顾,认为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是应该的,母亲就像保姆一样。自己洗澡时,母亲就应该在浴室门口双手托着毛巾伺候着;刷牙时,母亲就应该把牙膏挤在牙刷上,杯子也要装满水;自己想吃饭了,母亲就应该把饭菜预备好摆在桌上,等着自己用膳。
被母亲这样伺候长大的孩子,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 极度自私,什么事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二、 不思进取,贪图享受,不爱学习,随心所欲。
三、没有孝心,不知道感恩母亲,理所当然地把母亲当成仆人,至于母亲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孩子反而认为母亲娇情,装病。
四、这样的孩子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圈,吃不了苦,成人后不愿意出去工作,就愿意在家享受母亲的侍奉。
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位女求助者,19岁,由妈妈带来。求助者回避后,孩子妈妈叙述:我45岁,早年和孩子爸爸离婚,女儿归我抚养,我总觉得亏欠了女儿,在生活上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勉强读完初中,高中就不上学了,整天在家玩游戏,黑白颠倒。每天都要照顾女儿起居,女儿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房间,也不知道洗衣服,连洗澡都要我催促她几次,在家里什么都要听女儿的,我的手机也要控制在女儿手中,女儿经常查看我的手机,看看我是怎么花钱的,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给女儿,女儿要检查今天我花了多少钱。她自己花钱没有计划,在网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的衣服买完后一次都没穿就扔在那里,还经常想和我分家,把我们家另外一套住房卖掉,供她开销。以前我为了让她有安全感,把家里的经济情况和孩子如实说了,孩子就开始惦记家里的财产,也不想以后出去工作,就想现在享受一天是一天。我回想起来,是我对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说:“你过度溺爱孩子,才导致孩子这样的。爱孩子不等于事事顺从孩子,孩子应该从小立下规矩,比如: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完成作业,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也要教会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使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妈妈的不容易,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感恩,也会有自信心, 更会成为积极上进、孝顺的孩子。”
孩子妈妈说:“现在我才知道,我溺爱孩子的后果。孩子都这样了,又该怎么办呢?还来得及改变吗?”
我说:“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多年了,现在改变有一定的困难。首先,你自己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循序渐进,孩子都成人了,让孩子知道照顾你才行。”
孩子妈妈说:“我哪方面现在需要改变?”
我说:“我先和孩子了解一下情况,再和你沟通,请你先回避一下。”
孩子妈妈回避后,
我问求助者:“你多大了,在上学吗?”
求助者回答:“我19岁,初中毕业后就没上学,也没上班,一直在家里待着。”
我问:“你初中毕业后没上学,也没出去做事,每天都在家里做什么?”
求助者说:“我每天都玩游戏,玩到后半夜三点多,白天睡到下午一点,就这样日复一日到现在。”
我问:“你一直这样玩游戏,是妈妈给你做饭吃吗?”
求助者回答:“我一天两顿饭,下午起床吃一顿,晚上八九点吃一顿,都是妈妈给我做饭吃。”
我问:“你初中毕业后,你妈妈没让你考高中吗?”
求助者说:“我妈妈什么都听我的,我不想上高中就不去了,我想在家玩游戏就玩游戏。”
我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
求助者说:“我在家玩游戏快四年了,现在我不愿意玩游戏了,每天都不开心,看见同学上大学的上大学,工作的工作,就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感觉很孤独。”
我说:“你感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证明你现在已经成人了,应该出去做事了。人有社会属性,更有群居的特征。你总是一个人在家,也不与人交往,与社会脱节,时间长了你表达能力会下降,与人沟通都会出现问题。一个人不与别人沟通,又怎么获得与人交往的快乐呢?”
求助者说:“我现在这个样子,回想起来都怪我妈,我当初不想学习了,想在家玩游戏,我妈就同意,也不知道纠正我的错误想法,一天就知道给我做饭、收拾屋、洗衣服,其他方面一点主见都没有,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说错了也不知道纠正,活脱脱的一个木偶。”
我说:“你现在怪你妈也没有用处,你妈妈的教育方式的确有问题,孩子小的时候需要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孩子小不懂事,家长怎么也不懂事呢?你妈妈觉得你从小没有爸爸缺少爱,才这样顺从你的。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你现在长大了,也明白是非了,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黑白颠倒地玩下去了。这样玩下去并不快乐,反而会很难受。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做有意义的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而不是一味地贪图感官刺激,享乐。”
求助者说:“什么事情才是有益于社会的事?”
我说:“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比如:厨师都想把菜品做到极致,让更多的食客喜欢吃自己做的菜,获得广大食客的好评是厨师最高兴的事;
再比如:医生的医术水平高,治疗好很多患者,也是医生最高兴的事。以上这些工作都是有益于社会的事,其中包括环卫人员,把一个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生活质量提高了,这也是一件有益于社会的工作。总之,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付出了辛勤劳动,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百姓生活,就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一个人不可以总在家里玩游戏,那叫堕落、颓废,连自己也会感觉无聊、无趣,人生没有意义,你现在醒悟还来得及。找一件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养活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生活出意义来。”
求助者说:“难怪我最近几个月感觉难受,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我还感觉很刺激,也很快乐,现在我感觉不到快乐,更不开心,原来是我醒悟了,我应该到社会上与人接触,找一个自己能做的工作开始新的人生。”
我说:“你这样想就对了,我还需要跟你妈妈谈谈,让你妈妈也改变一下,别总像保姆似的什么家务活都做,有些家务活应该让你做,培养你的独立性,你不可以总和妈妈在一起生活,你需要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成不成熟体现在生活的独立性、经济的独立性。你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做家务,以后成家了自己什么都不会,怎么照顾孩子?”
求助者说:“老师我明白了,我知道怎么做了,你跟我妈妈谈谈吧!”
大家有时间看看我写的心理学畅销书《半熟家庭》,书中有对这方面个案详细的论述。

作者简介:
金义老师,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心理学畅销书籍《半熟家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