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成长
——健康 快乐 奉献!
张国贤
一、前言:在农村艰苦教学十七年
1963年6月济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响应“支援农业第一线”的号召,服从分配,来到济南东郊区,又主动和有困难的老师——那位老师刚生完小孩,需要天天回家哺乳,调换到了偏僻的小清河以北的苏家小学工作。当时教毕业班兼大队辅导员。工作和住的环境都非常艰苦,晚上点煤油灯备课,冬天破冰取水洗漱。回一趟家要步行几十里才有汽车,寒暑假经常不回家,和社员同劳动,为社员演出宣传,结婚以后生活更艰难,一切生活所需都要从济南运去(粮、煤等),特别是怀孕八个多月还要下田割麦子,跪着捆麦子……
在农村教学17年,其中8年教初中。中小学各科目都教过,因缺乏师资又自学了英语,从ABC学起,现学现教,解决了学校师资缺乏的困难。
在农村这17年的教学工作,需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头绪多,担子重,生活艰苦,但这艰苦的环境锻炼考验了我,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磨练了我的意志,苦中有乐,累中有收获,痛,并快乐着!农村的几处学校就像肥沃的土地,给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就像磨刀石,磨练了我的意志;就像一个大熔炉,给了我全面锻炼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二、领导工作出成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纠正了极“左”路线,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我父亲得到彻底平反,解除了政治压力,在省科技馆受聘日语客座教授。我也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积极热情。于1980年9月调到济南市千佛山小学,工作更加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赞扬,得到领导、老师们的信任和好评,1981年6月提升为教导主任。1985年被批准为共产党员,以后提升为校长。
在组织的关怀帮助下,自己的思想水平迅速提高,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到主任,到校长,角色转换了,逐步提高了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能力,自己所在的千佛山小学、十亩园小学(84~88年)由于领导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工作能力强,学校连年被评为区先进学校,市、区文明单位等。取得很大成绩,我个人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先进工作者,获得不少荣誉。尤其我分管的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少先队工作、家长学校工作、档案管理、纪检等方面工作多次在区教委交流,我还被聘为全区家长学校校长。
三、战胜病魔,坚持工作
1992年暑假期间,我已经提前做好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学校的教学工作、党支部工作计划都起草完毕,只等教委开学传达计划后再补充进去,也备好了准备在区教委拿的两个年级的思品课备课指导意见。即将开学前夕的关键时刻,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大干之际却患上了癌症,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我不得不住进医院并上了手术台。前后共做了6次手术。当时真的是快垮了,血快要流干了,身体虚弱不堪,几乎成了透明体!我的心也在流血,精神滑向崩溃的边缘……我就像离离草原上的一棵枯草,多么盼望有阳光雨露的日子,多么盼望冰雪消融,走向春天,继续工作啊!
我不甘心命运就会如此终结,还有那么多工作也需要我,怎么能放得下?家庭需要我,孩子尚未工作,父母需要我照顾……我手术后,来看望我的人很多:教委书记、主任(局长)、各科室领导、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老伴单位上的领导同事们、邻居等等,他们带来了问候,带来了营养品,那么多人宽慰我说:“想开点,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我的家人对我更是照顾得细致入微,这一切都给了我极大鼓舞。我一定要好起来,我要活下去!要报答他们!
带着这个信念,我在病床上就开始了锻炼,尽管身上插满了管子,浑身巨痛,我咬紧牙关练,练臂力,练腿力,一定要闯过去,换个角度想,换个活法,也要好好活着!
就这样一点点,一步步地练,终于坚强地挺了过来,随着时间的延续和逐步加强锻炼,我竟神奇般地恢复了健康,终于走出荒漠,走进生机盎然的绿洲。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于93年8月底又上班了。当时头戴假发,由原来骑自行车上班改为步行,9月1日开学,我依然在国旗下讲话,尽管讲完时差点晕倒,但坚持下来了,依然保持着那份自信,那份坚强!那份愉快的心情!
由于手术次数太多,刀口总计有80公分长,整个身体内分泌严重失调,怎么办?这没有什么好办法医治,就靠自己。我总结了这样几点:
一是遵医嘱:定期检查,配合医生治疗;二是要锻炼: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锻炼;三是要工作,要有事干来冲洗病痛;四是要忍受,要有足够的忍受力和自我控制力;五是正确对待外界的一些影响,特别要淡泊名利,要豁达乐观,要有感恩的心!只有身体恢复的好了,才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四、退而不休,多做奉献
(一)扭转悲观心态:
第一、从读书、看报、学习开始充实自己。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坦然面对一切。我写下了一首词鞭策自己:
清平乐·退休当自勉
山清水淡,莫道桑榆晚。
发愤图强当自勉,育李培桃花灿。
秋实胜似春妍,心宽坦荡安然。
子孝家和朋满,精神抖擞加鞭。
第二、积极认真参加原单位和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
首先认真履行老教协会长职责,为大家服务。荣获“历下模范老人”荣誉称号。
继续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素质的教育,我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演讲了我写的《我爱校园里的那棵石榴树》,受到全校师生的赞扬。这篇散文曾刊登在《中华二十一世纪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等刊物上并获过多个奖项。
参加“走进校园看历下教育发展”的活动。参观了开元、文东、黎明、汇波等中小学,看到历下区教育改革的新面貌,真是感慨万千,我立即写下了《教育改革春满园》一诗,以抒心意:
教育改革春满园
杏坛无悔献丹心,甘为人梯铸师魂。
蜡炬成灰无所惧,春蚕吐丝巧织云。
甘霖细雨心田润,尽瘁鞠躬育后人。
教育革新伟业创,芬芳桃李满园春。
第三、积极参加历下区老干部松竹梅诗社活动,我担任副社长。我们每月出一集诗集,每两年出一本书,已经出版了十二本诗集。
第四、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取得佳绩
(一)弘扬母校、联络校友、办好济师《校友通讯》。
2002年金秋时节是济师母校百年华诞之时,我组织我们班分别已四十年的老同学和班主任郝老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泉城,参加了母校百年华诞的庆祝活动,我的《济师百年华诞庆典散记》被校刊登载并上网。
我们弘扬母校、联络校友,搞了许许多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如参观、访问、书画笔会、送书画文化到农村、到工厂、到社区等等。我常收到了社区的表扬信和赞诗,2012年被冷水沟村聘为荣誉村民。
我被师范母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参加班团活动,为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尽一份力量。
我任《校友通讯》副主编十五年,已编印113期,约计2000万字。
这几年来,我在《校友通讯》、《齐鲁晚报》、《老干部之家》、《济南日报》、《济南时报》、《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论坛》、《历山诗刊》、《中华诗词》等国家、省、市刊物、报纸及其他典籍中发表文章200余篇,诗词1000余首。约计一百余万字。并正式出版了《张国贤诗文选集》、《红叶集》,《红梅》三部文学专著,计80万字。
(二)参加其他的社会活动收获颇丰。
我是《老干部之家》诗词学会副会长,诗词论坛总版主;我的诗词和照片多次登上《家》刊。
2007年3月《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把我作为封面人物,本期还登载了韩甜编辑采访我后写的文章——“用坚强赢得美丽”,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还任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北国诗词版主;可爱老人网版主等等职务,为退离休老人做义务奉献。·曾获中组部等诗词大赛奖项;获中华诗词颁发的“优秀诗词作者”称号;获金杯、奖匾、金牌等,在“得雨杯”、“星光杯”、“天籁杯”等等全国诗文大赛中获奖。业绩和诗文分别载入十几部大典。
多年来连年获得《老干部之家》“特别奉献奖”“突出贡献奖”等不同奖项;2014年6月省电视台来采访并播放了采访实况;2014年9月被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奖。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
近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号召的《同心共祝“中国梦”活动》,在全国离退休干部《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中获一等奖6篇;二等奖7篇……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