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xxx,家住陕西省武功县xx村。在家中,我妈妈为了维持生计而带着弟弟去广西打工。聚少离多的我们感情仍是不变。而一个好消息让我彻夜难眠,这就是在暑假,我将乘飞机去跟我的妈妈相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不知为何,我的爷爷奶奶愁着脸。
到了,快到了,看到机场外妈妈和弟弟的身影越来越近,我激动极了,也开心极了。“姐姐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弟弟挥着手,我闻声跑去,竟呜咽着说不出话来。我想当着妈妈和弟弟的面大声说出“妈妈,弟弟我想你们“,可想了两三年终于在这庞大的机场上出现的也只是呜咽着。
到了广西,妈妈经常三天两头的做着北方的特色饭菜河粉,虽说也很好吃,但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却不大习惯的,有时竟然生出讨厌这个念头,可看着妈妈的激动的眼神,我总是在吃过后评论一句“好美味”。
而看到街道上竟然有卖刀削面一碗赫然写着“34元”时,我不禁万分感叹饮食的差异。这让我食量也大大减少,对于想吃奶奶做的面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加深。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在我与妈妈的交谈中,妈妈明里暗里总是提出转学,我却在那里装聋作哑。不是与我的妈妈关系淡了,而是这很纠结。因为一个是赋予我生命的人——妈妈,另一个是养我的多年的人——爷爷奶奶。待在妈妈身边自然是好,但我自幼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感情深,而且爷爷奶奶年龄大也是要人陪伴也不会感到孤单。所以后来我的妈妈再次谈论这个话题时,我都会语焉支吾。
大约过了一两周,我弟弟的朋友来到家中玩耍,看到陌生的面貌,弟子的朋友以为家人家里来了客人,正要转身离去,我赶忙喊住解释。虽说人回来了,但在跟弟弟玩耍时显得有些拘束。悲哉悲哉,而我只好回到房间里去发呆。大抵是我病了,思绪杂乱,无意拿起桌子上的笔记,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我在想,我在看,字里行间都是无聊与思念,我也能体会出爷爷奶奶脸上的忧愁是为什么了。
就当我快要回去时,妈妈好像察觉到了我的表现,她颇为担心,以为是许久没有在一起,而感情淡了。我看着妈妈的脸说,如果可以,我愿意当蜡烛在深冬长夜的岔路口等你回头,我愿意燃尽一生照亮你回家的路,但是一语未完就闭了嘴低了头。妈妈抱着对我说:我懂,我都懂。
回到西安时已是傍晚,天上的云像是喝醉了酒醉倒在天边成为晚霞,这是最美的晚霞,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到达村子时村子时已经天黑,迎着扑面而来的点点星光,以及街道两旁的无限延伸至天边的灯光,双眼所见,皆是喜欢,那喜欢宛如莲花的一半,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编后话:
这是开学仅仅一个月刚步入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写的作文。为了慎重起见,这里特隐去了姓名。文中的“妈妈”二字在原文中全是“母亲”,编者专门将其改了过来,从这里我们是否窥见了孩子微妙的内心世界。至少,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单亲家庭的某些侧面表现,应该说,这也是众多相同境况家庭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