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839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920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作家简介
贺宝璇,女,山东牟平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先后担任播音员、教师,入警后任机要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系北京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学会会员,全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几十年笔耕不辍,其散文和新闻作品在《人民公安报》《大众日报》《支部生活》《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老干部之家》等报刊发表3600余篇。先后在全国散文比赛12次获得一等奖。2010年,在中华散文网举办的荣耀2010年全国文艺创作”活动中,荣获“荣耀中国2010年全国文艺创作年度人物”奖。2018年出版了散文集《石榴花开红似火》。
中华诗经阁小说部部长

以党心演绎初心
用生命诠释使命
贺宝璇
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每当人们提起牟平县(现在的牟平区)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后任牟平区统计局局长、90岁的老党员、老干部李玉涛,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好干部。
李玉涛局长于1931年2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解甲庄镇结子沟一贫苦农民家庭。16岁那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6月6日他参加了解放青岛的战役;1949年8月,他参加了解放长岛的战役;1950年10月,他又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他舍生忘死、勇敢奋战;在朝鲜平壤首都修复火车站的时候,他一次肩挑30块砖,一步步挪上二楼、三楼和四楼。每走一步。那雪地上留下了他的脚上冻疮磨碎了流下的鲜血,他用生命、鲜血和汗水完成了解放朝鲜、建设朝鲜的伟大使命。在平壤首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1949年6月到1956年7月,李玉涛局长在青岛战场、在长岛战场和朝鲜战场上,先后立三等功六次、立四等功四次。他用党心演绎了初心,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

一、神秘的小炮兵昼夜战斗在青岛战场
解放青岛战役前夕,敌军不但设置了三道防线,在其外围还层层设防,以阻止我军的进攻。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山东军区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掌握战机,不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而采取迫敌撤退,以保全城市为主要作战目标。前方指挥部根据此次战役特点。进行各个方面的充分准备,尤其进行了战前的动员。李玉涛局长和指战员们斗志昂扬,掀起了请战热潮。
第二天,在行军路上,有一位小战士扛着六零炮,背着行李。总是行走在队伍的前面。虽然个子不高,还扛着六零炮,但是,他从来不落后。他是谁?一位首长注意到这位小战士。作战时,他又勇敢异常,动作敏捷。一次次躲过了敌人的一颗颗炮弹。首长们更注意上他啦。班长告诉首长:“这小战士叫李玉涛。”
5月4日,我32军攻打上疃,94师280团主攻。95师284团打援。原定5月4日夜发起总攻,但是,由于李玉涛所在的电话兵作战时距敌较近,被敌人发现。敌人照明弹使得我军暴露无遗。总攻被迫提前。盘踞上疃的是守敌255师763团,上疃的暗堡环环相连,而且异常坚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换了几个战斗地点,每换一次,李玉涛局长都要扛着60炮,急行军,并且还要严防敌人的炮弹,环境十分恶劣。但是在这恶劣的环境下,李玉涛局长扛着60炮弯腰行走,子弹打穿了他的腰带,他却一点儿没破皮;子弹把他的帽子打掉了,也没动李玉涛局长的一根毫毛。战斗结束后,经统计他们班消灭敌人200余人,我军伤亡却很少,小炮手李玉涛毛发无损,歼敌30余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同时李玉涛局长在解放青岛的战役中荣立三等功。

二、长岛战场小炮兵再显神威
在内心深处,有很多很多的长岛人都没有忘记1949年8月12日这个长岛解放的日子。
1949年的8月11日傍晚,由许世友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第24军第72师、炮兵第13团和警备第4旅、第5旅,在夜色的掩护下,从蓬莱刘家旺、栾家口、解宋营兵分三路,千船竞发出奇兵,浪遏飞舟战长岛,小炮手李玉涛和战友们经过一夜激战,于1949年8月12日胜利解放长岛南部岛屿。
在整个长岛战役中,与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并肩作战的还有熟悉长岛的地方干部和2500多名船工,以及后方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为了胜利解放长岛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日晚上,21团从南长山岛老头礁东南和孙家滩登陆后,占领赵王村、孙家村、王沟等,歼敌一部分。接着分路向北攻击。一营连续占领南长山、黑石嘴两地。二营攻取连城,捣毁国民党陆战队第二团部。当时的小炮手李玉涛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英勇善战,和战友们用60小炮将泅海北逃的敌人大部分击毙于海中。
1949年8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山东省境内最后一股残匪发动猛攻,跨海作战,解放长山岛。
1949年8月12日,72师中路梯队从南长山岛的南端登陆,突破前阵地后,迅速占领山前村和叶家疃村,直插敌营部。
12日上午9时,南长山岛战斗全部结束。8月12日14时第215团渡海占领北长山岛。8月20日,解放军进驻长山岛北五岛。至此,长山岛全部解放。在庆功大会上,领导高度赞扬了小炮兵李玉涛,并给予记三等功一次。领导的表扬和给予他的记功,使李玉涛局长更加信心百倍,平日将全身的精力用在练打炮准备参加战斗上。

三、朝鲜战场英勇奋战,唯红色初心不改
1950年11月,朝鲜战场上发生了三缺的情况。一是朝鲜战场上缺医少药。二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士们缺少棉衣棉裤。三是朝鲜战场上的将士们有时缺少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祖国及时运去了物资、运去了药品、又派出了十个师,支援朝鲜战场。李玉涛局长就是这十个师中的一员。
1950年11月,李玉涛局长和所有的10个师的战友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到金日成的家乡,在离他的家仅有800米的火车道上,领导告诉他;这里就是战场。这次他的工作任务是通讯兵。他在通讯兵当中做班长。任务是将原来的旧电线全部换成了从我们中国带去的新电线,换成了另一条新线路。12月份开始冷啦,在朝鲜已经是冰天雪地。有时敌机扔下炮弹,火力过猛,电话线断了。他和战友们要及时冲上去接电话线。有时转换战场,一天要按两次总机。有时敌机突然进行轰炸,就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在换电线时由于敌机轰炸,他的腰部受伤,子弹未取出,落下个腰疼病。
1951年冬天,李玉涛局长和两位战士在铁道兵司令部一间房子内往外搬电线杆的时候,因为要急于架电线杆儿,他们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当时屋内还有朝鲜居民的一个9岁的男孩儿和正在这休息了一会儿的上海市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正逗着九岁的男孩儿玩儿,屋里传来一阵喜悦的笑声。突然,“嗡嗡“的传来敌机的声音,惨无人道的敌人扔下一颗炮弹。轰的一声,炮弹燃烧了,整个房子瞬间成了一片火海。40多岁的上海工程师王师傅当场牺牲。那位九岁的男孩儿受重伤。刚才的喜悦瞬间却变成了悲哀。李玉涛书记放声大哭。他将悲痛记在心中,仇恨激励他默默无闻地不停地搬电线杆儿,做好通讯工作。
在朝鲜战场上,缺医少药、缺少棉衣。李玉涛局长几次手冻僵,脚冻伤,甚至长了几个冻疮。但是,他永远忘不了战友的仇恨,阶级仇,民族恨,更加百倍地激励他克服困难,仍然冒着严寒,战斗在战场上。
1953年7月27日,战争基本结束。李玉涛局长和通讯班的同志被分配到了朝鲜平壤,为朝鲜人民修火车站。这项工作非常累,并且,他们班的任务是往二楼、三楼、四楼挑砖。由于楼梯很陡,别的同志在挑砖的时候,一次只能挑20块、22块。李玉涛局长觉得自已是班长,应该处处起到带头的作用。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苦活、脏活冲在前,始终坚持一趟挑砖30块儿。这一切,战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54年2月,因为平壤天寒地冻,所在的宿舍非常潮湿。他的腰疼病又犯了,这次疼得非常厉害。但是他仍然坚持继续往四楼挑砖。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的任务提前完成了,战友们都非常佩服他。也就在1954年2月8日,根据李玉涛局长突出的表现,党组织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面对鲜红的党旗,李玉涛局长暗暗下了决心;这辈子永远跟党走,在工作中更要处处起到带头的作用。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辜负党的培养,做一名合格的中囯共产党党员。
由于天寒地冻,李玉涛局长腰疼病又犯了。实在坚持不下去啦,组织上照顾他,于1956年12月乘火车回到了离别六年的祖国的怀抱。一下火车,一踏上祖国的领土,李玉涛局长含着热泪挥臂高呼;”祖国,我回来啦!祖国人民,我回来了!我要建设我自己的祖国啦!!“这是一位中国青年热爱祖国的心声!这是一位祖国儿女发自内心肺腑之言!这是一位中国青年思念祖国之声!!他的喊声惊动了火车站周围的群众,惊动了火车站内的职工。人民都被眼前这位青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激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其中一位老人大声喊:“祖国人民欢迎您!”一开始是一个人,后来是几个人、十几个人,再后来整个火车站的人沸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四、党的好书记,群众的贴心人
李玉涛局长复员以后,在向党组织报到的时候,领导问他:”回来以后准备到哪个地方工作?”李玉涛局长坚定地回答:“到南六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复员后,李玉涛局长真的坚持在牟平县最艰苦的南六乡工作。那时候的南六乡,没有柏油马路,没有笔直的大道,走的都是蜿蜒小路,里程都是40多里路。李玉涛局长先后在埠西头公社供销社、观水公社供销社、解甲庄公社供销社工作。每到一处供销社,李玉涛局长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哪户需要喷雾器?哪户需要农药?李玉涛局长都是事先问好,然后给他们买来,甚至亲自送到群众家里,他深入群众,话能和老百姓说到一起,事儿做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起初李玉涛局长任统计员工作,由于表现极好,后来被任命为供销社副主任。
1971年2月,李玉涛局长调到城关公社任党委副书记。这里虽然是城区,但是也有偏远的几个村子。而李玉涛局长分片儿包干儿,他所包的村子就是离县城近20里路的永安庄村儿。
三秋三夏大忙季节时,三秋三夏指挥部4点钟就开始广播,这时李玉涛局长和社员们一块儿起床了。三夏期间,拔麦子、割麦子,他冲在前面。虽然有腰疼病,但是他仍然坚持着。三秋刨玉米秸、刨花生、刨地瓜,他也总是冲在最前面,给社员们树立了榜样。有一天凌晨,他开始和社员们一块刨玉米秸。7时城关公社党委来通知,要他去公社开住村干部会议。他马上骑自行车到了城关公社。同志们一看,他的两条裤腿被露水湿透了,直到腿腕儿都没有干地方,都心疼地劝他回家换一换再回来,但是他却说:”这么点小事儿,还能耽误开会的时间吗?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会儿晾干了就好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开完会,直到9点才回家换裤子。
就这样,他风里来雨里去,忍着腰疼病。不管是秋天收玉米的时候,还是夏季割小麦、脱小麦的时候,为了不让群众吃生芽的小麦面。只要是打麦机来了,需要小麦脱粒的时候,他都和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他的带领下,在他包村儿的七年里,他所包的村庄从来没有出现小麦生芽的情况。
1980年,李玉涛局长被调到牟平区统计局任局长。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眼睛不如以前啦。但是,他戴着老花镜,总是认真对照着各种统计数字。直到1992年他离休以后,到他家看看,他还是不忘本职工作,戴着老花镜,翻阅着统计报表资料,有时候还对到他家的工作人员认真地说着数字的有关问题。

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李玉涛局长是一位有66年党龄的正局级干部。按理来说,这66年来他为革命做出了不少贡献,家庭也应该较富有。但是,到他家去看看,你就会觉得他的家里真的不如一些工人、农民家庭富有。
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套简易沙发,一台20多英寸的彩电,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放在旧桌子上的一个镜子,还用透明胶带胶着摔碎的缝。桌子、凳子上的漆早已掉了,露出了本色,看样子是60年代的家具。
和他聊起家里的四个孩子的情况,才知道他家里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儿子、儿媳妇都在厂矿企事业上班。没有一个在党政机关上班的。当初在城关公社工作时,他曾分管过推荐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生的名额啊!报考是有指标的,他是老革命,只要向上级领导说说,一定会得到照顾的。而他从来没有向党组织说过一次、没向党组织求过一次情,从没有要求将自己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调到党政机关。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厂矿企事业和党政机关的工资差别很大的,他的儿子身体也不太好,可是,他宁肯自己家吃点儿亏,也从来不向党组织伸一次手,说一次话!凡是了解他家内情的人,说起这些,总会挑起大拇指夸他:”李局长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啊!”
光阴似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的风风雨雨。今年李玉涛局长已经90岁了。看着祖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灾难深重的百年沉沦,踏上民族复兴的腾飞之路。他说:”我的心情现在除了激动,还有无限的感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希望现在的青年们以信念为舟,政治为帆。以党章党规为指路灯塔,为梦想乘风破浪,更好守护万家灯火的平安幸福,为伟大的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公安分局贺宝璇



审核
付凤云-中华诗经阁副总编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总编 琼则思变
总监 芙蓉花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霞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添加中)
格律部
部长 张晓鹏(江苏)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添加中)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丽(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添加中)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