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在后门处拍摄刘诗雨老师讲课的情景,课件上的内容历历在目。
昨天下午,自己听了新来的刘诗雨老师讲的《少年有梦》这节课。
从听课情况看,刘老师备课认真全面,理清了这节课的内容结构以及脉络关系,即把握住了本节课讲的知识点有: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与现实有什么关系。正因如此,这节课讲下来,环节紧凑,逻辑性强。这是讲课的第一个亮点和值得肯定的方面。
其次,该老师运用了课件,在汉字处理上是使用了字号大且又黑又粗方方正正的汉字,这在白底相衬下,看上去非常清楚,特别方便近视学生以及距离讲台远的学生做笔记。这一点虽是个小细节,但往往容易被我们有些老师忽视,所以这里也建议其他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能向刘诗雨老师学习,文字的颜色大小都要本着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容易看清楚这一点来设计。
另外,在讲授实现梦想需要坚持时,还精心展示的一幅漫画《挖井》,从反面强调和揭示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重要性,这样的设计效果很好。
再有,讲授时始终面向学生,有讲有练,这一点也值得肯定和表扬。
当然,还有一些方面自己认为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里愿和刘师共同商榷。
一是自己认为本节课讲授内容容量过多,涉及了《少年有梦》这节课内容的全方面。个人认为是否应将本节课化分为两个时来讲授。
二是讲述中,只是就课本内容进行讲授,缺少内容的扩展延伸。即应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自己讲讲活着让学生讲讲身边发生过的人物故事或者从其它方面知道的人和事。这样会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感受本节课的内容,也使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自己的梦想与学习的榜样。
三是幻灯片内容转换速度快,不便于学生做笔记。而且,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内容,哪些为必须理解记忆掌握的,应该有所侧重与区别,避免使学生分不清课堂内容的主次轻重。
四是相对来讲,学生活动还是少,不知刘老师有无这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昨天下午听刘老师讲授的《少年有梦》的看法和感受。总而言之,这节课的讲授还是成功的,作为教学来讲,每节课都是实践,我们允许有不足出现,更何况刘老师刚立足讲台,能讲到这一步已经令人欣喜不已了。
以上所谈仅是个人意见,如有不确之处,也恳请刘诗雨老师与其他同志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