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一个时间表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者达文西,一生留下不少谜团。
一个人怎可能身兼画家、雕刻家、建筑师、作曲家、解剖学家、土木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地质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师、哲学家和作家于一身?
传说达文西他习惯了工作四小时便补上一觉。即是说睡就睡,叫多阶段睡眠,与传统凡人早醒晚睡的两段式大有分别。
如此一来,一代天才一辈子便做了别人几辈子的事,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还有一个说法,指达文西是最爱地球的外来星球人。
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据说是某研究机构发表的人类大脑每日24小时工作节奏表:
7点—9点:激情时间;
9点—11点:创造力时间;
11点—14点:克服困难时间;
14点—15点:娱乐时间;
15点—18点:合作时间;
18点—20点:自己的时间;
20点—22点:放松的时间;
22点以后:睡眠时间。
如此说,怪不得世上再无达文西。

翻开笔记本,发现了以下这段话: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 : 「您得道前做什么 ? 」
老和尚 : 「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 : 「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 : 「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 : 「那何谓得道呢?」
老和尚 : 「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
觉得老和尚的最后一段话有意思。无论做任何事,専心致志最重要,也才能享受工作的过程。达文西肯定是得道之人。

多年前参观过达文西的故居,展品中有他的各种笔记本,看到时不禁㑹心微笑,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喜欢记笔记的人,而且也是一只不喜欢在晚上睡觉的夜猫子。
因为只有在夜栏人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身心的最自由,常常读书到凌晨三点,翌日7点就要起床照顾家人,鲜有午睡。
在工作与家庭双轨并行,最忙碌的人生阶段中,乘一刻钟地铁,也能进入梦乡,醒来之后即能马上精神奕奕。不知这算不算多阶段睡眠?
法国幼儿园是全日制,早上8点半上学,至下午4点半才放学,午餐后孩子们被安排在学校午睡。
问题是,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呢? 而且到小学之后,这午睡时间就会取消。本人就自小都从来未曾有过这样的待遇。
只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时间表。或且是在人生不同阶段,各有一本时间表。本人目前的时间表,仍然处在夜猫子阶段。或许可以向达文西学习,4小时补上一觉。

作者:张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