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镇:阔步迈上振兴路 奋力开创新局面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农村人才短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等问题。大渡口镇强化党建引领,加大资金投入,细化工作措施,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促进乡村又好又快发展。

党建引领,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队伍,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派出两个工作专班赴14个村开展谈心谈话,全面摸排各村返乡青年、创业能手、种粮大户,建立健全农村后备干部及人才库,积极与其对接,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今年来共将3名优秀青年发展为党员。创新运用党建载体,分批谋划镇村两级“书记项目”,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大主题,推出“村企共治共建共享,助力乡村振兴”等项目,着力解决基层“老大难”问题,让干部在实干中练就本领。

交通先行,串起乡村振兴“大动脉”。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筹措上级资金,摸排村组破损待修待建道路,根据实际规划设计村落-农田-国道的农村公路网络,不断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近年来, 累计投入330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修建(扩展)。92条、350多公里的道路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对18个村居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养护道路160条,修复道路里程近300公里。逐步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畅通农村发展的“毛细血管”。

文明并重,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坚持生态文明和乡风文明并重,擦亮乡村振兴文明“底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因地制宜设置文化墙、群众活动中心、农村大舞台等文化场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五清一改”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逐步形成干部带头、党员响应、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乡村环境不断改善。

产业为要,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始终把抓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各村实际科学规划产业方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新丰圩村发挥毗邻升金湖优势,依托稻虾鳜鱼产业基础,重点建设绿色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安全村依托大同中学、安全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大棚绿色果蔬基地,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片,推动农旅、农教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村企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品的加工销售链,深入挖掘农业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撰稿人:余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