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一片蓝天的内涵
——记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梅英
特殊教育学校是安丘市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座落在山东省安丘市市北区新安路105号。该校领导和教职员工不负时代,目光超前;牢记使命,敢于创新。2020年学校推荐的优秀工作者经各级评选:有的被评为安丘市教育信息化大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二等奖,有的被评为安丘市小学学段教学能手、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大赛优质课二等奖,还有的被评为安丘市小学学段教学新秀、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大赛优质课一等奖。2020年12月,该校潘鑫(1995年出生)被评为安丘市首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并成立工作室(全市仅6处)。中专部负责人、学校政教主任被评为潍坊市教书育人楷模。学校教职员工风雨同舟、共同努力,于2021年春季,学校被评为安丘市级文明单位。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学校教育教学成绩非常优秀。教学特点与常规教学而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加强体育钻炼。学校面对的是残疾儿童,个性教育极为重要。康复训练、书法、绘画、剪纸、钻石画、十字绣、泥塑、手工编织、家政教育、舞蹈等项目颇有特色,其中舞蹈《千手观音》获潍坊市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腰鼓《舞动青春》和扇子舞《美丽的心情》获山东省优秀表演奖。在潍坊市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中,特校运动员获得两枚金牌、四枚银牌和三枚铜牌。学生郭钦凤创作的巨幅画卷《哪吒闹海》获得潍坊市中小学艺术展评一等奖,学生李成的蒙眼双手剪纸技术轰动一时,语训班学生李淼的泥塑技术现场展示获得一致好评,在“天熙苑杯”安丘市首届剪纸艺术大赛中8名学生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举办的体育节与艺术节异彩纷呈。由于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校连年被评为安丘市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安丘市文明单位、潍坊市巾帼文明岗、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也叫千手千眼观世音,是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自古以来观世音是大慈大悲的象征,能够保佑人们度过生活上的难关。生活在安丘大地上的人们,既不是三头六臂的奇人,也不是世外超人,更不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就是一些平民俗子,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刨食吃,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但是,他(她)们有一颗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
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见证安丘市特殊教育发展壮大的坎坷里程是再确切不过了。
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萌芽于1960年7月,当时民政局、教育局在县城南关联合创办安丘县聋哑学校,招盲生1个班15人,聋生1个班15人,由校长王安平带领5名教师在安丘特教领域进行了最早的探索与尝试。此时的特殊教育如同刚刚落地的娃娃,涉世未深,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聋哑学校仅生存了3个月便夭折了。适时,看到曙光的孩子又返回家中重新过着沉闷封闭或者半封闭式的生活,那无形的巨石再次压上家长的心头。
人民无小事,为了让那些身患残疾的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聋哑学校正式创建于1986年9月,校址在原贾戈乡科普学校,当年只招收1个聋生班,共有14名学生,马执荣为校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教要发展急需资金。俗话说,“井里无水四下里掏”,1987年6月,安丘县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关于为筹建聋哑学校募捐的倡议书》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全县干部职工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捐款12.3万元。钱是人的血脉,在城区商场路67号新建平房校舍30间。1988年1月迁入使用,学校定名为安丘县聋哑学校,时任校长马欣。同年2月,学校又招收2个聋生班。自那时起至今,有7名同志相继在特殊教育学校担任校长职务,他们是魏镜石、刘金荣、李兆庆、张宝林、陈冬、王海云、李守泉、吴树荣、李绪文(现任校长),为安丘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木不成林,双木不成森。1991年,全县人民捐款120多万元,在商场路67号原校区新建教学办公综合楼一幢,推动了安丘县特殊教育的发展,使特教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2年4月1日至6日,全国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现场会在昌乐县召开。4月4日上午,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在国家教委基教司副司长李忠汉、国家教委基教司特教处副处长赵永平、中残联处长杨文娟的率领下,来安丘县聋哑学校现场考察,国家教委基教司副司长李忠汉为学校题词:“发展聋校,造福聋童”。同年,安丘县被评为“山东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县”。有了付出就有收获,通过特校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向全县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1994年3月,安丘撤县设市,安丘县聋哑学校更名为安丘市聋哑学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安丘市聋哑学校稳步发展。1998年,学校开始设立职业初中部,并由“五·三” 学制改为“六·三”学制。2002年底,安丘市聋哑学校更名为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除招收聋哑学生外,还招收能够接受教育的弱智儿童入学,设聋哑和弱智两个教学部。
随着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2004年至今对在校残疾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充分利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向学校捐款捐物,且捐助数额逐年增加,到2013年年度社会捐助数额达到30多万元,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好得改善。
2008年11月和2014年10月,潍坊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两次综合点评,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均获得第一名。
2010年2月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当年,该学校在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中率先开展“走出学校办教育,特殊教育进社区”实验,为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进行送教上门服务。2011年5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守泉在西安全国培智学校校长论坛作题为《实施特殊教育进社区工程,保障所有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的典型发言,自此,“送教上门”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该项经验被评为潍坊市育人类创新奖,刊登在《山东体卫艺教育》杂志。2012年学校被济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确立为实习就业基地;同年,学校率先在潍坊市公办特校中举办孤独症教学实验班,填补了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招生与教学的空白;当年学校食堂被授予潍坊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013年,学校成功举办了潍坊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论坛,并在潍坊市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做了“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的典型发言。
安丘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自2012年起,在市北区新安路105号兴建了新的特殊教育学校。该校区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000多万元,包括两幢综合教学楼,一幢宾馆式学生公寓楼,一幢学生餐厅楼,一个设有2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能容纳20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在校就读。新校区已于2013年12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提前完成了《山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规定的学校建设任务。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社会满意度居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第一名;同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2015年度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获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自此,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跃入省内一流特校水平。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安丘市特殊教育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呵护下,从呱呱落地的娃娃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壮年,目视远方,阔步向前。
特殊教育在腾飞
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已是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在全国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秉持“坚强、乐观、自信、自立”的校训和“改善、改变、提高,平等、参与、共享”的办学理念,以“塑造阳光心态,培育健全人格,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能力”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教育、康复、训练、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通过补偿缺陷、纠正行为、康复身心、培养能力多措并举,积极培育“生存、生活、生产”三种不同层次的残疾学生,努力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做到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学校设启聪部、培智部、康复部三个教学部,12个教学班,招收聋哑、智障、脑瘫、自闭症四类残疾儿童少年。学校现有在校生144人,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专职生活教师5名、校医1名,心理咨询师1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免除在校学生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全部费用,是真正的零收费学校。
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特点,学校课程设置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启聪部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理科、律动、体育、美工、劳动、职业技术、健康教育和地方课程等。培智部设语文、数学、音乐(低年级唱游)、美工、体育、劳动技能等课程。康复部设言语训练、语言训练、感统训练、个训课、音乐康复、运动康复、精细动作、游戏等课程。活动课程主要是早训与早餐课、快乐大课间、午餐与午训课、集中体育活动、晚餐与晚训课、班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汗水没有白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1994年的首届毕业生至今,学校共有15届学生毕业,总计初中毕业生300余名。其中第一届毕业生14名,均由市里统一安排在安丘市大中型企业工作,全部是正式的城镇、农民合同制工人;从第二届毕业生开始,由学校出面联系就业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10届11名毕业生全部在潍坊安德仕服装有限公司就业,多数成为企业业务骨干;还有不少学生自谋职业或成功创业,爱好绘画的郭钦凤已在青云山画院成功就业,韩国秀因家政课程成绩优秀被留校成为学生餐厅的一名炊工;刘力自学成才成为一名按摩师。潍坊雷克兰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石油钻采机械厂、新东方大酒店等爱心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为历年毕业的残疾学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走访调查证明:就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真正成为自食其力,为国家分忧,为家庭解困,为社会尽职尽责的合格公民。
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市残疾孩子最集中的地方,是仁爱之士奉献爱心的平台,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这里的孩子们虽然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但他们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同样有着人生美好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他们正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地学习、康复和训练,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向命运抗争。建校以来先后共有100多名特校教职工将特别的爱奉献给了这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们。同时,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得到了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安丘义工、城区各村委会、各市直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王玉红、宋军、温增润、周洪志等一大批爱心企业家的倾情相助。在全社会爱的阳光雨露润泽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与正常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接受义务教育,参与社会活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目前,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目标,立足残疾学生的明天发展,大胆创新管理体制,积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努力提升康教结合水平,全力提高送教上门质量,为发挥全市特殊教育的骨干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市残疾孩子支撑一片蓝天,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特教的明天会更好
辉煌的业绩和众多荣誉面前,学校领导、教职员工不骄不躁。学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心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国家、省、市“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落实,不断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突出党建优先地位,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学校党支部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首位,立足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结合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的工作纪律作风,大检视、大整顿、大提升活动,规范课堂教学为依托,促进教师健康成长为目标,大抓四力:“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坚持分工不分家,党员干部带头干,骨干老师跟着做,积极开拓体育康复、劳动康复和手工康复等一系列特色康复课程,全员参与,有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推进“第二期提升计划”打通特殊教育15年一贯制通道。
学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教体局和市残联支持,投入22万元,成立了职业中专部和学前班。新招收职业中专班3个,学生32人;学前班1个,学生8名(6名是孤独症)。文化科教师和专业技能兼职教师严格按要求上岗。中专部开设了汽车装潢与美容、中餐烹饪、传统文化等三项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根据个人专长每人至少开发了一项个性化特色手工课程,如钻石画、草编、园艺、衍纸、书法等,拓展了学生发展空间。学前班探讨实行了“保教+游戏+康复”教学模式,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学校完成了由九年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延伸,打通了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通道。
送教上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安丘送教学生多,体量大(前些年建籍多),截至2021年5月,有125名送教学生,遍布安丘14个乡镇的角角落落。学校严格执行每周两次送教的承诺,每次行程近4000公里,一个月就是3.2万公里。春季开学以来仅仅3个月里,学校送教近万人次,送教物资、误餐费、租车费支出19万元,送教总里程达10万公里。送教老师平均年龄近50岁,为了那些残疾孩子,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任劳任怨,没有一人缺勤掉队。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送教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家庭状况,开设了灶台、茶几、路边、车间、庭院等别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康复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对于送康复学生,老师们倾尽心力,送去的是自制姜膏活血、拍痧、理疗辅助、中医按摩推拿等具体实用技术。虽然每周只有两次送教上门,但是家长切切实实感受到孩子在慢慢地康复。
开展“三课”活动,助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骨干教师示范课,规范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给新任教教师提供基本示范引领。凡是任课教师每人讲一堂课,按照“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现场听课、评课、打分,纳入量化。新任教教师观摩学习后,要求及时上一节入门课,督促青年教师落实好教学常规,尽快把握各类智障学生学习规律和课程要求,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使课堂基本规范化进一步落实。
实施“五启”行动研究工程,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发动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专长,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成立了启星、启智、启慧、启聪、启音五个研究团队。
每个团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启星(学前班)团队课题:幼儿园自闭症儿童融合教学模式构建;启智团队课题:智障学生青春期行为问题的矫正研究与实践;启慧团队课题: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综合康复方案研究;启聪(中专部)团队课题:智障学生生活指向性技能培养研究;启音团队课题:自闭症儿童可受性音乐疗法调查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将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学引向专业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为了更好地颂扬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怀,激发社会各界关爱特殊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刚刚过去的第31个全国助残日里,学校联合安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山东作家进校园”文学采风活动,邀请了黄旭升、张世奇、王子荣、胡光辉和万希贤等省级作家到校近距离了解特殊孩子们的真实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大众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此次采风活动,作家们收获多多,一大批声情并茂的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让爱在你我手中传递》《让每一粒种子都成功萌发》《让爱归位》《折翅天使的守护神》……
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人民的关爱与关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学校党支部在教体局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力量,全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领导、教职员工鼎力拼搏,身残志坚的学子们积极向上,安丘市特殊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2021-7-2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