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对之前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功过是非一直争论不休。前不久,我建立的“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用微信群”里的群友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双方所涉及的内容与社会上的一样:对
党的十八大之前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治国理政情况进行评价。
看到他们针锋相对的争论内容,我就有关问题也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一、对上面“两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初衷不容质疑。趋利求好是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基本规律。政治家们也不例外。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主要的治国理政者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的。党的十八大之前、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是如此。所以,对他们治国理政的初衷不容质疑。
二、对上面“两个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失误应该宽容。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且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对它们的认识非常困难,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多个反复过程。国务,尤其是一个大国的事务更是繁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因此,治理它的政治家要对它们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识清楚,并找到一套正确、完备、行之有效的治理思路、体制机制和法则,是极其困难的,是需要进行许多反复过程。这是实践认识规律,任何人都摆脱不了。上面那“两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概莫能外。他们对治国理政的实践和认识肯定也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对他们治国理政的某些不正确的方面,我们应该给予宽容,而不应该进行苛责。
三、对“两个历史时期”治国理政工作应采取扬弃态度,而不应该进行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按照二分法分析判断,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前面“两个历史时期”的治国理政工作也是如此。它们也都有正确的方面和不正确的方面。因此,我们对这两个时期的治国理政工作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对他们正确的一面要继承发扬,对不正确的方面要予以否定。而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它们进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对它们进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既不符合科学道理,也不符合客观实际。
看到我上述的观点与阐释后,群友们都予以认可,不再争论。
事后,在回顾总结做这件事情的经验时我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平息群友对有关问题的争论,主要得益于逻辑知识。比如:上面三个观点是我不自觉地运用了归纳推理的形式逻辑知识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法知识,在对群友争论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分类,并透过现象看到了其实质的问题后提出的;比如,“对上面’两个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失误应该宽容”观点的解释,是我潜意识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进行的;再比如,“对’两个历史时期’治国理政工作应采取扬弃态度,而不应该进行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是我不自觉地运用形式逻辑中关于概念要准确的知识,在对有关问题进行慎密思考后提出来的。上面所提到的知识,都属于逻辑知识。
逻辑是人类思想与表达的基础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锐利武器。
学习逻辑知识吧!它会使我们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文字表达更加严谨、条理、理性!它会使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更加顺利!卓有成效!它会使我们的人生变的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王京楠写于2021年8月14日晨、修改于次日晨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参加中央党校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函授班学习。曾先后在农村、乡镇、城市的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单位工作。现任某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好读书、思考、旅游。电子邮箱:ytwj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