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昌华 朗诵:谢东升

齐步走的老兵队形,
清一色的将军服装,
脸庞熏染着战场的硝烟,
两鬓沾滿了岁月的风霜。
那时没有电视转播,
我只能百度他们当年的影像;
那时更无可能去到现场,
亲耳聆听开国将军们的歌唱。

他们登台演出的时候,
年轻的共和国才刚刚十岁;
他们引吭高歌的时候,
个个都是国家和军队的栋梁。
一首红军纪律歌,
把我们带回了红色井冈;
一首在太行山上,
把我们带到了抗日前方。

一首向前向前向前,
把我们带入了三大战役;
一首我是一个兵,
把我们帶进了和平时光。
如今将军们早已远去,
只有战歌还回声嘹亮。
还是那么镪锵有力,
还是那么荡气回肠。

如今在纪念长征80年的舞台,
将军后代合唱团登台亮相。
还是那排熟悉的身影,
还是那身威武的军装。
步调还是那么一致,
英姿还是那么飒爽,
激情还是那么澎湃,
歌声还是那么雄壮。

意气还是那么风发,
斗志还是那么昂扬,
步伐还是那么坚定,
旗帜还是那么飘扬。
道路还是那条道路,
方向还是那个方向,
精神还是那种精神,
信仰还是那个信仰。

继承着老红军的传统,
肩负着老一辈的期望,
八十年的岁月风雨兼程,
新长征的号角早已吹响。
将军和新一代前仆后继,
长江后浪推动着前浪。
在那面鲜红的旗帜指引下,
我们的队伍永远浩浩荡荡!

作者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海南昌江红林农庄创作之家主任。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执行主编《平乐正骨史话》,执行副主编《深圳十大文化名片》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