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导读:刘克勤是一位拥有20多年军龄的老兵。从军的经历如泉似水,滋润了他一生的溪林,甜蜜了他珍贵的回忆……
礼尚往来
刘克勤
大明调任高炮团政治处副主任报到那天,在招待所遇到了刚来上任该团后勤处长的宋波。宋波此前在另一个兄弟团队担任后勤处财务股长,与在另一个兄弟团队任政治处宣传股长的大明一样,同属于提拔异地任职。
高炮团暂时没有调整好两位外来干部住房,他俩只好暂住在招待所里,除了上班时间外,业余时间回到招待所两人便成了邻居。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他俩通过散步聊天接触了解后,彼此觉得性格习性很相近、相处很投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两个月后,宋波分到了房子,又将在原部队随军的老婆和儿子接了过来,大明也搬到了家属区,但他老婆在原团队附近工厂上班,暂时没有搬过来。一天,宋波对大明说:“伙计,听说最近师里给每个团里下拨了一批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器材,我那小子天生爱运动,天天缠着他妈要打球什么的,你能否给我各弄一套?”大明微微一笑:“这是好事呀,没问题。”
第二天上班时,大明叫来宣传股长询问体育器材发放情况时得知,师里配发的按照上报的数量足额配备,已全部发放到连队,随即呈上一张《文体器材发放表》请他过目。
见此情景,大明没再多说什么,但心里想着该如何完成宋波交代的任务呢。
这天恰好到驻地市里办事,路过新华书店,大明灵机一动,立即让司机停车,他独自走了进去。在文体器材销售柜台,大明按照宋波的吩咐挑选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各一套抱回车上,并叮嘱司机说,回部队交给后勤处宋处长。
每当课余饭后,大明常见到宋波的妻子和儿子在团队大操场上挥拍打球的情景时,心里总有一种成人之美的幸福感。
不久后的一天上班时,宣传股长急怱怱地跑到大明办公室告急:“五.四”青年节团队举办读书演讲比赛,师宣传科要派人来现场指导观摩,如今急需五千元做有关准备工作。刚才到财务股领款时发现,政治处本季度的政工经费还未到账,上季度已超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末了,宣传股长双手一摊,“如果三五几百元,我自己垫了算了,五千块就垫不起了,还得求助领导啊。”
大明听完原委后交代宣传股长说:“你打个报告给我吧。”
一会,大明拿着报告走进了宋处长办公室,如此这般说明了情况,宋处长笑着说:“刚才财务股长对我讲了,情况确实是那样,但你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儿。这样吧,你写个借条,我私人借五千元应急如何?”
“那敢情太好了!”大明眉开眼笑,可马上又皱起了眉头:“这样不好吗?公家开支,私人借款,不好意思呵!”
宋处长拍着大明肩膀说:“只让你老兄掏腰包为我小孩购买文体器材,就不让我为你垫付一下应急款项了?没这个道理吧!”大明听后先是一愣,继而不觉脸红起来。
走出宋处长办公室后,大明倏地想到参军前母亲曾多次讲过的那句“谷好米就好,我好你也好”的俚语,继而明白了什么叫“礼尚往来”。
尾声:转业多年以后,刘克勤(右)又与战友相逢了。至于照片中的两位老战友是不是就是文中的“大明”和“宋波”,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照片由作者提供)
刘克勤与老战友的相逢相聚短暂而匆忙--战友又要走了。刘克勤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老歌--
歌曲-《送别》(阎维文)
作者简介:
(在刘克勤心中,战友情谊贵如金)
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先后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个人专著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山径文学社老兵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