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作品,就是抹黑毛主席、抹黑共产党、抹黑中国的垃圾
严新权
对于莫言,人们褒贬不一,有些人很欣赏他、追捧他、喜欢他的小说,但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质问他的人品、分析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真相,有人更直接地说他是有辱国格的汉奸,我非常赞同“莫言是汉奸”的这个观点,就算他构不成汉奸,但我也断定他肯定不是好人、他一定是地地道道的国家级小人,或者应该称之为人民的敌人!
一、莫言的作品及其为人应该引起国人的警惕
我以前出于好奇也仔细看过他的几部作品,说实话,感觉他的文笔确有独特之处,文字描述细腻、饱满、有趣,但也觉得他的文字相当低级、粗俗、卑劣——文中的中国人几乎都是非不辨、乱性乱伦、猪狗不如;作者还刻意把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尽量安排在建国后且把它描写得相当“黑暗”;无论在《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还是在《丰乳肥臀》《蛙》等等小说里,他笔下的农村,不管是在旧中国还是新社会,都是破败不堪,似乎这样的中国农村就是中国民族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而这里的多数农民,除了有人不人鬼不鬼、粗鄙猥琐等性格特征,还都生活在潦倒憋屈之中,所以当时看他的作品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堵心的别扭感,凭直觉认为他是假借为百姓说公道话而讽刺、谩骂改革开放之前的新中国和人民领袖毛泽东。随着一些学者陆续对莫言提出质疑和自己不断学习历史知识,也根据现实的很多现象,我慢慢认识到:他写那么多反新中国、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的糟糠作品居然没有遭到深刻、有利、彻底地批判,一定是有很多卖国又掌权的反动政客和文人庇护他;每一个有历史常识和正义感的人,都应该站出来扯下他伪善的外衣、还原他反国家反人民的阴鸷嘴脸,莫言的言论是可耻的,其对国家对民族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有必要勇敢地洞悉莫言丑恶的灵魂和摘除他的面具、揭穿他的谎言!
二、莫言是恶意丑化中国人、攻击毛主席和积极媚日的人
莫言写小说和散文,不像是搞文学创作,而是像一个思想肮脏的人在传播淫秽的东西,他肆意地花费大量笔墨对他书中主人公像动物发情那样不知羞耻地淫乱进行细腻描绘,似乎是想说明中国人比原始人还愚昧;莫言还像是隐藏很深的“四类分子”的后起之秀在毛主席逝世后对毛主席和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进行思想上的反攻倒算,因此他也像是反动的阶级在新时期的代言人,他自己曾经说过:“现在我想,毛主席逝世与我大有关系。不但与我有关系,甚至与我家的牛有关系。毛主席仍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不可能改变,阶级斗争为纲就不可能取消,如果有文学,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文学,而那样子的文学我是不会写的。如果毛主席活到现在,我肯定不会当所谓的‘作家’,更不用说人民公社不会解散,人民公社不解散,社员家就不会自己养牛。所以说,如果毛主席活着,就不可能有我家的牛。”他的这番话,似乎毛主席时代的文学是假、恶、丑的。“如果有文学,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文学”那么“ 现在这样子的文学”是什么文学?不就是自娱自乐、不关心国家和民族、反对社会主义的文学吗?这反映出莫言对毛主席时代歌颂新中国、歌颂劳动人民的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是相当鄙视的。莫言在香港大学公开演讲说:80年代,思想解放,他读了西方文学,说“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于是,他写了《红高粱》《儿子的敌人》等,“这样写”是怎么写呢? 《红高粱》把山东革命老区的农民写得那么愚昧无知、野蛮下流,而且都在傻傻地抗击日本侵略军;《儿子的敌人》中,儿子“光荣牺牲”,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稀里糊涂地把一个敌人的尸体装在棺材里当作一位老母亲的儿子送到老母亲家里,让老母亲自己处理;他的《红高粱》,在轻描淡写中国抗日武装对敌人的沉重打击;他的《儿子的敌人》改变了共产党人对待人民和战斗善后工作的方式……最令人恶心的是,莫言像是给日本人舔臭脚一样在作品中刻意夸赞、欣赏日本侵略者,以此来间接表明他对自己的同胞和中国这片土地的厌恶、以此来表明他报复新中国的快感。莫言在《丰乳肥臀》一书第 48、49页中写道:1939年夏初的端午节那天,一队日军从高密县城来到了东北乡的大栏镇。(日本鬼子到大栏镇来干什么?是下乡“扫荡”还是“围剿”抗日军民?莫言有意避开不予交代。不过,读者从随后所表述的情节内容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日军是来开展“友善”活动、为中国老百姓做好事的。)大栏镇的上官吕氏家儿媳妇上官鲁氏正在家中分娩。由于难产,折腾了半天,上官鲁氏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不幸是两个没有活气的“死胎”。这两个“死”婴儿,就连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孙大姑也未能“救活”。就在这危难之时,“救星”从天而降,一个日军军官带领一位白鼻梁上架着金边眼镜的日本军医来到了上官鲁氏家中,走进上官鲁氏的房间。军医皱着眉头打开药包,戴上乳胶手套,用寒光闪闪的刀子,切断了婴儿的脐带。他倒提着男婴,拍打着他的后心,一直打得男婴发出病猫般的沙哑哭声,才把他放下。然后他又提起女婴,呱唧呱唧地拍打着,一直把她打活。军医用碘酒涂抹了他们的脐带,并用洁白的纱布把他们捆扎起来。最后,他给上官鲁氏打了两针止血药,于是,由于大出血而休克的上官鲁氏活了过来。看来,日本侵略者进村后,为了“治病救人”先作了一番调查,得知谁家有什么难处就赶紧上门帮助解决,真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服务”“人道主义”到家了。在莫言眼里,他们哪里是侵略者,分明是活菩萨!他对侵略者这样的描述可谓是形象、深情,也可以看出莫言对日本侵略者不是在作一般的美化,而是在表达着一种感激、崇敬之情。
莫言在每部小说中都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人各式各样的野蛮性行为,他让高密东北乡那些男女在草地、高梁地、坟墓中、树林中、芦苇塘里像畜牲一般地淫乱,莫言一点也不在乎糟踏自己的老乡,而且糟踏他们时总是不惜篇幅、理直气壮、有声有色,但他在小说中写日军两次来到大栏镇,却没有一笔提到日军污辱和强奸妇女的事情,侵略者在莫言笔下是军纪严明、个个洁身自律秋毫不犯。相反,莫言大写特写了八路军爆炸大队的班长孙不言如何强奸了三姐上官领弟,又写了当地抗日的游击队——黑驴鸟枪队的几个队员在教堂里轮奸了上官鲁氏;爆炸大队的政委鲁立人,则将仅仅十二岁的五姐上官盼弟当成了床上玩物,并且莫言对此进行了赤裸裸的淫秽描述。令人不解的是,小说中没有一处具体表现八路军爆炸大队与日军作战和打败日军的场面,更不见八路军或当地党组织如何保护人民群众、为群众做什么有益的事情,倒是日本军队一次又一次无怨无悔地在为中国的老百姓做好事。
也许是莫言把日本人的屁股舔得舒服了,他的日本读者很理解他、欣赏他。莫言获奖后十分虔诚地感谢日本读者对他的理解。莫言11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此前同样被看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落选,日本各大媒体均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日本媒体大量援引了中国媒体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论,称:这对中国文学界来说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日本媒体同时也肯定了莫言的文学造诣和他对中国社会的描述。莫言的多部作品经吉田富夫等学者的翻译后,在日本翻译出版,NHK的报道称:莫言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读者对自己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对此表示感谢。” [此信息来自2012年10月12日的人民网(北京) ]
说到这里,莫言爱谁、恨谁、拥护谁、反对谁,也就很清楚了! 看来,他对日本侵略者要分裂中国、统治中国也是相当感激又相当期待的。作为中国人、中共党员,吃中国的饭,享受中共给的各种待遇,他居然投日本人的所好去侮辱自己的民族,简直让人猜疑他就是日本人的后裔。
三、莫言所喜欢的社会正是如今的社会
莫言只顾夸大、书写少数人在毛主席在世那段时期的个人损失和伤痛,而不去书写和歌颂那一时期全国上下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大干实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去鞭挞后来的官场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几千万工人下岗失业、少数人垄断大量社会财富的事实,不去深究造成40年来(尤其是近30年左右时间)普通百姓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饮食等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和困惑,甚至道德素养全面下滑(最典型的是见利忘义的拜金主义,人们越来越“现实”,就连小学生都被毒害得学会了极为世俗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所说的“救救孩子”真的又成了当今社会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的根源,不去抨击极度腐败的官僚主义和潜行的资本主义残酷压榨平民百姓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发出质问:他到底是站在谁的立场说话?他到底是为谁打抱不平?他到底是真善还是伪善?故此,我断定他肯定是对领导人民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毛主席和推翻了剥削阶级的新社会相当反感,甚至是充满仇恨的;他一定对建国前腐朽透顶的、民不聊生的旧中国相当满意、相当眷恋、相当怀念、相当向往的,也是对当前的社会状况相当喜欢的、欣喜的!
四、综上所述,我们千万不要受莫言之流的妖言蒙蔽和蛊惑,应该正确评价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新中国
1、毛主席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衷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说莫言是用小说笔法反映一段丑陋的历史,但我认为他是故意找茬,是故意放大某些非主流的、一些令人遗憾甚至揪心的那部分社会生活,他写作的动机不是客观地反映什么历史,新中国的历史,绝不是他玷污的那个样子——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生不如死,那段历史不是丑陋的而是光辉的、伟大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是绝大多数人从饥寒交迫的悲惨命运中解放出来欢天喜地的历史,是人民力量被释放出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历史,当然也就成了剥削阶级对财产回归劳动人民手中之后的心疼史、成了坏分子被绳之以法之后的郁闷史。
新中国的新主张、新举措,让习惯旧思维、旧生活方式、旧生产关系的人在与新社会磨合期间有了一些不适,让曾经是剥削阶级的一些家庭及其成员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财产受了一点损失、肉体受了一点伤痛、精神受了一点刺激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它不应该被完全忽略和遗忘,但它和一个新生国家在短短27年里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和给后世子孙创造的巨大经济财富与精神财富相比,是不值一提的。这个成就是在毛主席这位伟人号召、领导下,在集中全国人民力量和全国人民都付出巨大辛苦、作出巨大牺牲的前提下取得的!凭心而论,这些成就我们今天仍在享用,从农业、工业、水利、林业、交通到国防,在毛主席“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指引下,勤劳、善良、知廉耻懂感恩、甘于奉献的中国人民搞成了很多体系完善、技术领先、利在当时功在千秋的基础设施,我们今天的任何人都应该感谢毛主席、感谢新中国、感谢那个时代里为了国家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有人在毛主席坚持走社会主义路线的过程中、在毛主席同走资派的斗争中离世,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伟人领导无产阶级在前进道路上踩倒几颗鲜花和野草也是正常的。
2、毛主席的心胸是宽广无私的
要说心系苍生、说慈善仁爱,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因为毛泽东的心胸是宽广的,他提出 “打土豪、分田地”和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有些人说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都是为了实现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形态——有活大家干、有饭大家吃、大家同甘共苦;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光荣的社会劳动者;不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极度分化现象。他不忍劳动人民给剥削阶级做牛马,他尊重劳动人民的生命、维护劳动人民的尊严,他不歧视穷人,他不会冷漠地认为穷人的穷和穷人的死是活该,他提倡革命队伍中的同志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他始终强调在工作中“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他提出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和佛家以慈悲为怀、一视同仁、普度众生以及道家所谓的“施恩不求报”剔除功利之心这些最高的大爱境界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毛主席推行无产阶级专政,并非是厚此薄彼地只倾向穷人,他是想用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用制度来长久地制止和消除剥削现象,用意不是号召翻过身的穷人去欺压原来的富人,他是一视同仁地想用这种施政工具把极端自私的人、变态的人挽救过来,然后把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对国家对人民没有贪念和歹意的好人,他针对的是一个阶级而非某个个体,这是解决阶级矛盾和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十分英明的举措。
与此比较而言,某人设计的所有改革,就是以“人民的名义”在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地巧取豪夺毛主席为人民掌权撑腰那个时代的建设成果,换句话说,他们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千方百计地、疯狂地带领少数人侵吞毛主席领导下的由全国人民创造的国有资产、集体财产。某人上台之后,基本没有出于公心再搞什么利国利民的基础建设,他们带头制造了社会分配的极大不公,制造了贫富的极大差距,培植了许许多多、伤天害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贪官污吏和汉奸,40年来,某人和某人的徒子徒孙千真万确地带领权贵和资本家走进了祸国殃民的新时代,他们的生活正如某歌唱演员所唱的那样“越来越好”,但也使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社会的风气差点跌入万丈深渊!毛主席的时代,爱国、奉献、劳动是社会主旋律,也有坏人、有恶魔,但属于少数,而且杀一能儆百,现在呢?杀千都不能儆一,无官不贪,揪出一个皆为硕鼠,还一个比一个大,前仆后继……
这些丑陋、龌龊的现实,莫言那么“正直”、那么敢“为民鸣不平”怎么就不写了?当多数人利益受到贪腐集团侵犯的时候,他怎么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了?他是不是很满意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现状?
3、毛主席的理想和历史功绩不容抹杀和抹黑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毛主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尽最大努力实现全民利益的均衡,绝不会允许极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人应该享有的资源,绝不允许少数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因为那是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关键因素,他不会指挥人民去做反正义、反人类的坏事,即使是文革时期,社会也没有出现抢劫、盗窃、强奸、嫖娼、贩毒吸毒、贪污受贿等恶性和丑陋事件发生,所谓打砸抢,除了少数人伺机公报私仇和因为没有教养不掌握尺度外,绝大多数是属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派别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的行动,那时候连民兵手里都有真枪,却没有谁拿出来随便杀人,可现在呢?普通人手里有枪多么可怕!毛主席执政的时代,虽然经济困难,但毛主席能用他的智慧、思想、魄力、魅力教育人们别用欺骗、偷盗、强抢等无耻的手段侵占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他能相信群众、说服群众、带领群众、吸引海归人才、团结爱国人士去克服困难为国家办大事、办好事——因地制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比如修南方的梯田;兴修水利,比如全国修建了那么多用于灌溉排涝的水库;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大炼钢铁、建设油田、核弹爆炸、卫星上天、汽车投产、运十(纯自主产权的大飞机)试飞成功……这些都是出自于毛主席想让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康幸福的良好愿望,而不是他贪腐享乐、不是某人嫁祸于他的搞个人崇拜。那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发动群众所创造的伟业,放在今天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做了,质量什么样,就很难说了!因此,我们对待毛主席的态度,绝不该咬牙切齿;绝不该只记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贡献,还应该领会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还应该体会到他始终坚持要让中国走社会主义路线的英明!
虽然“千秋功罪任凭说”,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社会风气和自然环境的现状已经证明,除了改革开放中少数既得利益集团以及那些和反华势力利站在一起的人还在丑化毛、攻击毛、恐惧毛,绝大多数有历史经验、有良知、有正义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能力的人已经越来越理解毛、尊重毛、怀念毛,越来越期盼毛主席的思想和治国方略回归中国!人民根据桩桩事实加以比较,也就早已原谅了毛主席当年带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的“错误”和他在“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历史使命感、工作紧迫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完美!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谁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效都要受到历史环境的制约。人民不是傻子,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也明白一个道理:哪个人能做到制定方针政策会让所有人都满意呢?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政体和国体以及各种政策制度既能让剥削阶级大加点赞,又能让被剥削的人欢欣鼓舞;也没有哪部法律既能让守法公民安心,又能让流氓无赖开心。
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毛主席和新中国的名声遭受了千古奇冤
毛主席在世的时代是贫穷的。但那个贫穷不是毛主席造成的,也不是毛主席思想僵化不懂得改革、不懂得如何发展经济,那时的贫穷是历史积累出的贫穷——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旧中国不断向列强赔款;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掠夺数十年;蒋家王朝致力于疯狂敛财盘剥百姓、致力于剿共而不去提高国力和改善民生,这个反动的政权彻底垮台逃到台湾之前,又从大陆偷偷地裹走了巨额黄金,还丧尽天良地炸毁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工业设施,之后又不断地反攻大陆毁坏了无数的民用工业设施;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国家又始终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一百多年,中国几乎没有进步,始终积贫积弱,这些因素使新中国不可能不穷,毛主席接手过来的就是一个破烂摊子,毛主席带领中国人不得不白手起家,不得不努力促进经济上大的跃进,毛主席从一九四九年开始接手中国到他逝世共27年,在这27年的时间里,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全体党员干部以及身边工作人员要艰苦朴素地为国为民辛勤工作,不许他们搞特权和以权谋私,他为了中国和人民,日理万机、兢兢业业(绝不会像某人那样都成为领导核心了还每日消闲地只工作2小时),可仅仅27年的时间,既要让中国迅速崛起——在国防、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快速发展,又要打击邪恶、清除黄赌毒,净化社会风气,时刻防范国内国际反共势力相互勾结推翻人民政权,还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沆瀣一气的经济、科技的封锁和可能的武装进攻,可以说,建设新中国的工作千头万绪、无比艰难!国家那么大、事务那么多,时间那么紧,经济基础的底子又那么薄,受资金、人才、物资、经验等因素制约,建设上,不会在各个领域全面铺开和深入进行,肯定会分批次、有侧重地、稳步扎实地促生产、上项目,因此会相对在较多领域里比较落后,此时的国家不管由谁来领导,都得分个轻重缓急、都得挑最主要和最紧急的事来做,这肯定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已经是我们心头上的一块伤疤,但这不该成为人们的笑柄;我们也不该因暂时的落后而缺乏民族自信心、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智商低下没有创造力。不要说建设一个新生的国家很困难、会使一部分人牺牲利益,就是一个家庭、一个人在创业之初,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也会让有的家人作出利益上的牺牲,比如:人口众多又经济困难的家庭,没有条件让所有的孩子上学、都吃好的穿好的,家长们往往对让哪个孩子上学、哪个孩子辍学忍痛作出取舍——这样肯定就有人能读书,有人不能上学而在家务农,但家长期望的是所有孩子都能读书、都有文化、都能用知识改变命运……那能说家长是故意偏向哪个孩子、加害哪个孩子吗?再打个比方: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但事实上,我们教一个班级数十名学生,能保证什么事都顾及到每个学生都吗?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和颜悦色吗?肯定得有照顾不到的学生,肯定得有胎里坏的学生需要惩戒,结果,这些没被我们照顾到的和因为做坏事挨批评的学生就会误解我们,就会抱怨我们、对我们怀恨在心,就会对他们身边的人有鼻子有眼地说我们的坏话、无中生有地给我们造谣——说我们体罚学生、上课不讲题留着补课用,就会有梗添叶地夸大我们工作上存在的不足。由此推理,治理和建设一个有几亿人口、极其贫困、百废待兴的新国家谈何容易!毛主席要站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整体利益高度,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要优先考虑国家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替人民说话,要改造部分人腐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平衡社会关系,他从主观上想多快好省地建设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好让中国人早日过上富裕的和不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宰割的日子。鉴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加上他良好的愿望,他号召人民坚韧不拔、紧勒裤带为我们的国家和子孙后代多多积攒家底没有什么错,没有什么可让人们去横加指责,毛主席的做法总比那些隐性或显性地鼓吹和诱导人民堕落腐化、贪图享乐要强得多。他号召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公而忘私、争分夺秒地搞社会主义建设,多多少少有些急功近利,各方面建设也略显得粗糙一些,所作出的决策也可能没有完全符合规律,自然就会让百姓承担了一些难以想象的思想压力和生活负担,这就给一些缺少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一个印象: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太穷了、毛主席不顾民生、好大喜功;毛主席的时代就是严冬、毛主席时代的人们生活水深火热……那些因为反动而受到过批判的人还说毛主席很残酷、很没有人性,似乎只有某人篡取了到南海画圈的名声之后才让中国人民有幸聆听到春天的故事、过上春天般温暖的生活……
新中国的诞生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无产阶级的斗争史,它是由无数投身革命的人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如果任由坑害人民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复辟、反扑和从中作梗,毛主席领导的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的伟大事业岂不前功尽弃?那些革命先烈的血岂不白流、命岂不白丢?所以,建国后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对那些还对旧政权模式心存幻想、不够安分之人搞无产阶级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是非常必要的,这当然就要对顽固分子和黑恶势力进行打压,而那些被专政、被改造但没有被彻底改造过来的人及其子孙对毛主席有特殊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些在建国前后经历政治运动、经济运动而受到打击和损失财产的人,同样会对毛主席怀恨在心,自然就对毛主席和新中国恶意丑化;新中国的那段历史,自然就成了许许多多不了解历史真相的人和别有用心的人对新中国、对毛主席说三道四冷嘲热讽的口实;少数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人,其利益在建国前后受到点损失,就会像莫言之流的小丑们一样跳将出来颠倒是非胡说八道。
毛主席时代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主流事件、题材,莫言不去挖掘整理,偏偏盯上他所谓“丑陋”的角度和角落,然后浓墨重彩地去描述、去夸张,是何用意?毛主席时代,美是主流(人们精神是美的,人们的贪欲色欲等魔性被收缚,人性的光辉普照万物)丑不是主流,今天社会的丑不知比那时的“丑”要丑多少倍,而且已经成为了主流,人们(尤其官场中的)没有羞耻心,没有责任心,只有贪心,他怎么不去大书特书了?他不是想用作来品标榜自己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吗?他不是为苦难的人鸣不平吗?这回他心中怎么就没有不平事了?他的所作所为只说明一个问题:他是一个善于欺骗的小人!
六、请再次擦亮眼睛,从外到里彻底地认识莫言的写作动机
综上所诉,莫言并不正直,也不善良,他居心叵测,他没有良知,他是投机分子,他的思想成长史、他所谓的文学创作史甚至家教史才是丑陋和龌蹉的,比如,他的妈妈曾偷拾过集体的麦穗,莫言曾经偷过工厂的铜……他的可怕之处,就是能蒙蔽和误导不知真相的人,而被蒙蔽和误导的人很容易对他编造的话信以为真——以为像莫言之流的那些思想不健康、行为不检点的人很是值得同情;以为莫言之流的苦难经历就是新中国的缩影从而对新中国创造辉煌的历史、对新中国领袖的人格产生怀疑和憎恶。
莫言的作品使人压抑,会让人以为他是在替弱势群体说话、是在揭露什么不平。凡是中国人,从莫言的作品中几乎获取不到一点能够鼓舞中国人士气、激励中国人斗志、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正能量,相反,他所写的东西倒很合乎反华势力的胃口,他的作品,让那些挖空心思诋毁中国人民领袖、英雄、劳动模范、普通群众形象的人像淘到宝贝一样眉飞色舞;他让那些绞尽脑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华优秀文化、打击中国人自信心的人像中了大奖一样欣喜若狂,但他也让许多不知真情的中国人失落、愤懑、颓废,使他们抱怨、憎恶毛主席和新中国。其实莫言故意回避了毛主席主政期间绝大多数人乐于奉献的一面,回避了绝大多数人对新社会充满感激、充满建设热情的、光彩伟大的一面,他没有颂扬伟大的劳动人民热火朝天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同德建设国家的壮举,他的“创作”,就像为报私仇而热衷于窥探、传播他人隐私、喜好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一样卑鄙,所以凡是对中国近代史有深度了解、有深刻理解、有正确态度的人,都不会赞同莫言的信口雌黄,都会抵制莫言的妖言惑众,都会反对莫言用文字毒害他人和社会,都会鄙视、痛恨、想教训莫言,都会义愤难平地想要抽这个忘恩负义之人两个耳光。
请大家不要再相信莫言的胡诌八咧了…… 201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