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点公益 撒一片阳光。李兵,今年42岁,是一名中共党员。采访李兵时李兵介绍:从哪里开始说些什么呢?我想从我的公益梦想开始说起……大家可能都知道,我是和汽车打交道的,但是,不管是作为汽车修理小学徒,还是作为一家汽修店的经营者,我始终怀揣着乐于助人的善念与梦想,并通过发起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付诸于实践。

7年来,我和我的121名伙伴一起陆续开展了
“阳光小屋”、
“阳光厨房”、
“阳光泉”、
“阳光少年”等帮扶项目;
帮贫济困1000余人、累计捐赠善款60余万元;参与志愿服务12000余人次、文明劝导4200余人次,社区服务超过 11200小时;我的汽车维修保养公司,率先在全市发放“好人免费洗车爱心卡”350余张,为“好人关爱好人”做出了表率。
这些年来,通过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我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我获评“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也多次对我和公益伙伴们所做的公益善举进行宣传报道。资助有力、扶智有效2019年10月17日,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高梗村自尊自强自立的13岁少年宫井豪,获评“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走上央视舞台,而我作为一直支持帮助他的人,也因“资助有力、扶智有效”,应邀担任颁奖晚会颁奖嘉宾,受到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的盛赞。

时光回溯至2018年,那时是我初见宫井豪,当时那一幕现在想起来,还是令我心酸:那年年底,小井豪的父亲突然病逝,母亲身患尿毒症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重担落在了12岁的小井豪和14岁的姐姐宫井悦身上,而且,姐弟俩还有个刚三岁的弟弟。一家四口挤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收入菲薄,每天吃的不是清水挂面,就是米饭咸菜。困境中,小井豪姐弟俩还要伺候妈妈、照看弟弟,无奈之下,小井豪只能背着弟弟去上学,小井悦甚至瞒着家人去小饭店打零工赚钱养家。心痛心酸,促使我迅速召集爱心公益伙伴成立帮扶小组,制定帮扶方案,力争以最快速度、最实行动帮助小井豪家摆脱困境。我率领帮扶小组主动作为,帮助小井豪家办理了大病救助、特困救助等,以解燃眉之急。

随后,我又“自掏腰包促公益协会内部援助”、“公益宣传引社会团体外部支援”,为小井豪一家争取到每月1000元的固定爱心资助款,顺利解决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小井豪一家衣食无忧了,又一个难题横在了我的面前:一家四口,难道就这样长期挤住在十几平方米的破房里?

深思熟虑后,我和我的公益伙伴们制定了“冬日暖阳”援助计划,准备募集善款,为小井豪家新建“阳光小屋”。在我的爱心引领下,20余万元建房善款筹措到位,外墙涂料、砂石水泥等建材募集到位,107天的施工后,2019年6月底,“阳光小屋”正式建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足有150多平方米,小井豪一家四口搬进“阳光小屋”时,衣柜、饭桌、床铺、写字台、热水器、彩电、洗衣机、燃气灶具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看着他们一家人脸上的笑容,我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如果帮扶到此结束,也许我就不会获得央视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资助有力、扶智有效”的盛赞:小井豪家硬件条件改善后,为帮助三姐弟健康成长,我又在软件扶智上下起了功夫:招募教师、心理辅导师、医生等,组成“5+1”志愿帮扶小组,周六前往宫家,开展针对性帮扶活动。每次来到小井豪家,我都会买些鸡鱼肉蛋、时令蔬菜、干鲜果品,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的饭菜,和小井豪一家聚餐拉家常。

围坐桌边,我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小井悦学业上出了问题:小井悦以前为贴补家用,曾瞒着家人打零工,后来竟然滋生出厌学情绪,偷偷逃学旷课,去饭店打工。我意识到必须智志双扶后,努力把小井悦劝回校园,又带她一起去听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建国70周年成果展等,终于让她又有了积极求学之心。
7年来,我倡议设立爱心驿站,定期看望慰问留守儿童;组织实施失独家庭牵手孤儿成长计划;开展主题活动,前往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像小井豪、小井悦这样获得过我和公益伙伴们无私帮助的困境青少年儿童还有很多……陪伴暖心,保障有力年近七旬的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失独老人付从越,早年丧妻,唯一的儿子也在年仅15岁时不幸去世,老人独自生活,生活起居、生火做饭都在一间十几平方米小屋里,因年事渐高、体弱多病甚至有过轻生念头。2017年冬天,我得知了付老汉的困难,立刻制定帮扶计划,给予扶助。

在捐款2000余元为老人维修房屋、更换老化线路,排除住房安全隐患后,我最想做的是为老人新建“阳光厨房”。万余元善款到位后,“阳光厨房”应运而生,里面冰箱、电饭锅、灶具、厨柜等一应俱全。厨房有了,我又发现付老汉吃水不便,要自己到土井挑水吃,水质不好,往返费力。
我再次募集善款3000余元,在付老汉家旁打了一口深36米的机井,取名“阳光泉”,彻底解决了老人用水难问题。后来,我又带领公益伙伴为老人建鹅栏、买小鹅,让老人喂养,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年底还登门求购,让老人开心养鹅、乐呵赚钱。付从越、常德贵……这些年,我和我的公益伙伴们帮助过的老人不胜枚举。不管是贫病交加的,还是“失独”后生活无着的,我都拿他们当爹妈看待,不仅在物质上伸出援手,更在精神上给予呵护,定期帮着晒被褥、搞卫生,时常陪老人逛公园、拉家常,令失独、孤寡、独居老人备感温暖。无畏逆行,守护阳光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时,我和我的公益伙伴站了出来。疫情肆虐时,我自愿报名,成为一名蚌埠高铁南站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冒着随时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坚守在高铁站里,穿梭在旅客中间。面对家人的询问,我理解他们为我担忧的心情,只能故作轻松的说,自己很厉害,“五大员”随时变换身份,既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又是下载使用安康码的“教导员”,还是高铁站里的“战斗员”,更是下车旅客的“服务员”,最后又是扫码通行的“监督员”,能在城市危急时刻做出应有贡献,我冒些风险也值了。疫情防控期间,我每日往返于社区、街道、疫控中心和隔离点,坚守72天,完成配送防疫物资、生活物品采购1000余次,转移隔离人员4人次,捐助抗疫用品 300件(套)。
战“疫”中,我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十六字印象:青年先锋,不怕吃苦,面对疫情,迎难而上。2020年7月,淮河干流沿线区域进入紧急防汛期后,刚脱下防疫服的我,又戴上了防汛红袖章,参与到淮河堤坝巡堤查险工作中,坚守15天,巡防堤坝达到840多公里,慰问防汛干群230人次,捐赠防汛物品价值2万余元。阳光少年,再次启航2020年,我发现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黄巷村有这样一户困境家庭,养父王如水和养子王天赐相依为命,王天赐先天残疾,两腿长短不一,出生第二天就被遗弃,如今已经10岁。天赐虽做过一次手术,但两腿术后长短仍相差8厘米,由于身有残疾、家庭贫困,天赐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甚至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决定对王家父子进行帮扶后,我召集公益伙伴们反复研讨,最终确定并开始实施崭新的“阳光少年”特长帮扶计划:积极协调,将王天赐转入体校附近小学读书,便于在体校进行专业训练,文体教育同步培养;与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联系对接,帮助天赐完成面试,将其作为田径竞赛选手免费培养;从心理层面,对天赐日常生活学习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疏导帮助;每周给天赐送去鸡蛋、牛奶等营养品,免费购买赠予运动鞋服等训练装备。目前,“阳光少年”特长帮扶计划正在实施完善中,未来又将是我和我的公益伙伴们,在助人为乐慈善公益路上的又一枚荣耀勋章。
七年助人为乐的公益慈善路上,我获得了诸多荣誉,众多媒体更是多次对我进行宣传报道,盛赞有加。与所获得的诸多荣誉和称赞相比,我更骄傲的是,小井豪懂得感恩了;小天赐小身板强硬了;付从越老人对晚年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放眼未来,我更在意的是,未来“做一点公益,撒一片阳光”的公益慈善理念能否更加深入人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珠城这座“好人之城”更加温暖。
(记者:赵峰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