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厚土---记黄土画派画家李玉田和他的山水画
文/刘文西
2001年6月西安美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本院展览馆开幕,在观展人稀之时我步入了展厅,我审视品味着众多学子们的作品,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欣慰,也为其中有些作品的不足而惋惜不安,而当我的目光游移到展出的多幅山水写生和巨幅山水创作时,我的眼睛不由一亮,使我产生了一种观着诸多画展未曾有过的激动,扑面而来的具有深厚生活气息的《黄土系列》《巴山系列》等作品,我感到了许久未遇的亲切,使我浮想联翩。能为看到这样的作品深深地感到高兴。正在我凝神观瞻兴浓之时,一个壮实纯朴的人走到我的面前,请我给他提一些意见,见他朴实无华的举止和谦谦求知的欲望,使我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好感,于是我们便攀谈起来。知道了他叫李玉田,也了解到了他的一些过去。
李玉田在攻读西安美院山水专业研究生之前,在美术专业的深造和研修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不断有作品获奖。由于他对艺术的追求虔诚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终于如愿以偿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成为山水画家戴希斌先生的研究生,200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说来也巧,由于我懈逅他在研究生画展中,加之其给我较深印象,我曾建议院里能把该生留下,事与愿随,他留下当了一名教师,又住在我家后面楼上,我们交往越来越多,自然感情越来越深。深为其每年雷打不动地下乡,深入巴山、秦岭,黄土高原每日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写生而感动,反复的深入生活,不断的临摹传统,使他的作品长进很大。由为创作了不少的巨幅作品,像《家山万象里梦依稀》这幅作品构图上吸收了西方风景画之构图方式,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并用,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富时代气息,我总觉得他的画以密集的米点皴和钉头皴塑造黄土高原很是切且,黄土是山水画里较难表现的,因为它不象石头,有棱有角,结构分明,变化十分微妙,直接和画石头的办法,以线表现,会失去黄土高原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土质结构松软的质感,我觉得他画的黄土高原所用的皴法,是找对了路子。
他的画在密集之中利用白云的穿插更显画面,密可通风,疏可走马。扎实的画风丝毫没有影响画面的灵动,加上画面前景的人物点景,更显生动,很有生活气息。这幅画把黄土高原的那种雄浑,静穆,苍凉庄重和盘恒不衰,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壮美感表现了出来。宥于此这幅作品后来得了"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新秀中国画展铜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优秀品展铜奖。《秋染巴山》又获五·二三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陕西展区三等奖。更欣喜的是2003年他带的毕业创作,我看整个学生的创作有生活、有传统、更有新意。还有1名学生的创作获得我的奖学金,有4同学分别获得我院毕业生创作一、二、三等奖,多这些学生的毕业创作中不难看出,他为之所负出的一切,我认为青年人作学问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搞笔墨游戏。应该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要有感而发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歌颂劳动人民的作品,真正做到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最后我希望玉田能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继续深入生活,把自己的艺术在生活中加以锤炼和完善,在艺术这条朝圣路上,不畏艰辛,必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