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尽管目前对“好孩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界定与标准,但做家长的都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参照周围成功人士的模式,勾画出自己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
有调查显示:爱学习、诚实守信以及勤快和听话是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而身体素质、独立意识、孝敬父母、创新能力、合作交流、爱国思想等方面并没有被家长们所广泛认同,甚至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所以有些家长看自己孩子成绩好,不仅自己开心,还会逢人就夸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还要摆升学宴,以昭告自己有个好孩子。也有家长会这样评价:“看某某学习多好,真是个好孩子。”至于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由此看出,“好孩子”的标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而作为“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及时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上得以确立和体现。
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一是与遗传基因有关。据科学分析,孩子的父母或者直系亲属智商很高,孩子在学习方面只要稍加引导,学习成绩就会很好。二是与孩子的学习环境有关,家长爱读书,爱学习,不断进取,以身作则,家庭的学习氛围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孩子学习成绩也会很好。三是家长适当的监督、引导,孩子努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好。
但也有孩子学习一直很用功,但学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去各种课外辅导班都没有效果,就是参加高考也考不上大学。对这类孩子,建议去学门技术特长,用其所长,也能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家长只是顾及自己的面子,反复让孩子复读、考大学,甚至不惜代价让孩子去国外读大学,由于对国外大学并不十分了解,不少孩子读的大学层次很低,其中不乏有些冒牌大学,在国内是不承认学历的。孩子在国外失去了管束,混了几年,不但专业知识没有学到,连最基础的外语也没有学会。回国后,找工作还是很难,“海归”变“海待”。家长悔之晚矣!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看看我写的心理咨询畅销书《半熟家庭》,里面这样的个案很多,对这类问题有详细的阐述。

孩子的健康包括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也就是没有任何生理疾病。心理健康体现在孩子是否阳光,是否时常郁闷,是否情绪、行为异常等方面。身体是否健康很容易被发现,感冒、发烧、身体哪里不舒服,去医院检查,通过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起来。但心理疾病就需要家长通过观察孩子情绪和行为是否出现异常才能发现,所以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来我工作室治疗的孩子,他们都有很多共性:聪明、追求完美、心理承受力低、感情脆弱、父母以他为中心、过度关注学习忽视孩子内心变化、童年负面情绪记忆深刻。
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注重培养积极情绪,把最基本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尊重长辈,爱护小朋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再逐渐告诉他做人应该诚实、守信用,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奋斗。父母不应该以孩子为中心,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私,做事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融入社会,很难与别人相处,自私的人谁又会和他相处呢!
要培养孩子从小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在生活中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洗衣、做饭、做家务等。引导孩子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他就会很独立、很阳光、很明事理、善解人意。
也要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文化五千年,作为华夏子孙应该有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多读些历史名著,以及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多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而创造的丰功伟绩。他们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的革命精神、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思想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建设强大祖国的力量源泉,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先辈们坚定革命信仰,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是激励孩子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个身体健康、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作者简介:
金义,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心理学畅销书籍《半熟家庭》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