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头条讯:何蕊蕊\报道
爱要有“试”才更完美,新药研究医患同心。
5月20日上午,我院首届“国际临床试验日主题科普宣传及义诊活动”在门诊楼大厅举行。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副院长罗素霞带领临床研究管理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I期临床研究中心等相关部室人员参加活动。
现身说法·重燃希望
科普现场·向下滑动
我院临床研究管理部主任刘艳艳在现场呼吁大家勇敢尝试,积极加入医院开展的各类临床试验并努力获益。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药学部副主任贺宝霞进行题为《特殊的5·20 带您了解药物临床试验》科普讲座。
I期临床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医生安山进行题为《如果想参加药物临床试验,该怎么加入?》科普讲座。
义诊现场·左右滑动
重点来了!
如何加入临床试验?
什么是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
I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II期:摸索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III期:进一步验证药物对预期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IV期:新药上市后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治疗和不良反应。
关于临床试验
听听专家怎么说
临床试验是新药问世的必经之路,但公众对于临床试验的认知还很片面。
对此,我院药学部副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贺宝霞说,目前,我们开展的所有临床试验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包括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药物前期都已经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疗效和安全性。此外,所有的临床试验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规范和准则。
“所以,临床试验将会大大地推动疾病治疗的发展,给我们的患者创造福祉。”贺宝霞说。
参加临床试验
这些条件要具备
我院I期临床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医生安山说,每项试验都有详细的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只有完全符合标准的人群,才可以参加。因此,临床试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只有满足试验设计的患者才可以。
1
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
2
ECOG(体力状况评分)0至1级;
3
至少有3个月的预期寿命,可以对安全有效性资料进行随访;
4
无严重的造血功能异常(不适用于血液病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5
若近期用过其它抗肿瘤药物,则至少间隔4周以上;
6
年龄一般18-75岁;
7
生育年龄的受试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8
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9
病人有条件来复查或能随访。
参加临床试验
只获益无风险?
参加临床试验有哪些获益?
临床试验提供的药物大多数都是国内没有上市的新药,受试者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治疗机会,提前用到适合自己的新药。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能够免费使用试验药物,相关的检查费用、交通费用也都将由临床试验报销。另外,临床试验一般都会选择在比较权威的大医院中开展,受试者能够得到密切的临床随访、健康状况的检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加临床试验有没有风险呢?
如何联系我们?
我院开设临床试验门诊和临床试验病房,配备专职研究医生和研究护士,以高度的专业水平、精心的护理诊疗和深度的人为关怀服务于全院临床试验患者。
01
I期临床研究中心咨询门诊
地址:医院5号楼1楼
电话:17537139882
02
药物及药物临床试验咨询门诊
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地址:门诊二楼46诊室
03
药物临床试验线上咨询
关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医平台”
“就诊助手”—”在线咨询“—搜索医生
(点击放大更清晰)
专家介绍
刘艳艳
临床研究管理部主任
内科副主任
淋巴综合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研究院淋巴瘤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卡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郑州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等职。长期从事淋巴瘤耐药机制和新型治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内和自主发起临床研究1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SCI累及影响因子100余分。荣获河南省卫生系统优秀归国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
贺宝霞
药学部副主任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
中山大学药理学博士,副主任药师。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省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院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院科技拔尖人才。2014年获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优秀临床药师”奖, 以第一完成人获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级及省厅级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个国家及省级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
安 山
I期临床研究中心
专职研究医生
中山大学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留美访问学者,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教师,省药学会临床试验专委会青年委员,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委员,省抗癌协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曾从事重症医学专业10余年,擅长内外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作为研究者参与70余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包括健康人及肿瘤病人的BE/I期试验,肿瘤Ⅱ、Ⅲ期试验,CAR-T细胞治疗等临床试验。参研项目曾接受多次国家局核查及第三方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