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志伟,长沙县北山镇人,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站长,1967年出生,1985年10月入伍,2017年入党,他常年戴着一顶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帽子,头发有些谢顶,也不太善于言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些,但只要一说起学雷锋,他便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两眼开始熠熠生辉,雷锋事故在他的诉说中更加生动而引人入胜。细谈之后,才了解他是一个曾与直肠癌作过斗争的退役老兵,是一个一心只做雷锋事业的雷锋人,崇敬便油然而生。
癌魔吓不倒,立志学雷锋

师志伟有句口头禅:“一生只干一件事,全心全意学雷锋,利他置顶重践行,重生只愿做传人!”
2014年3月,师志伟连续加班加点工作,突然便血,经过湖南省肿瘤医院检查确诊,当医生告诉他晚期直肠癌,估计只有6个月生命时,晴天霹雳,他顿时头昏目眩,万念俱灰,一米七八的硬汉禁不住泪流满面。师志伟用大声的喊叫激励自己:“我曾经是军人,我要站起来,我绝不能就此倒下。”当时,考虑到儿子师邦亚刚入伍一年,怕影响儿子的工作一直隐瞒着病情,儿子多次来电询问,他总说结果还没有出来,目的是动完手术看情况再说。临近手术前,因医院特殊规定需直系家属签字才能进行手术,迫于无奈亲戚才告知了师邦亚实情。当师邦亚出现在病房走道,他即将进入手术室的前几分钟,禁不住热泪满眶,缓缓的抬起手臂抚摸着儿子的头咽哽到“爸没事,你怎么回来了?”师邦亚湿润的双眼凝视着面容苍白的老父亲安慰到“一切会好起来的。”这位具有典型湖湘子弟性格的退役军人安慰起儿子来:“病来了,怕没有用,躲也不是办法,只有坦然面对。”直肠切除手术后,师志伟身上插满了管子,痛苦犹如万剑穿心,每天望着天花板发呆、思索着,我不能就这样等死啊,总要做点什么!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学雷锋事业未尽,为群众服务使命未达,绝不能屈从命运的无情安排。机会终于来了,经北京的战友推荐,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成立,他带着伤痛勇挑《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站长、党支部书记重担,全身心投入到学雷锋的事业当中来。从此,他一边与疾病顽强作斗争,一边奔跑在“学雷锋,见行动,做好人”的阳光大道上!
群众有难时,他就是“雷锋”
师志伟16年来一直坚持帮助“半截人”彭水林,一位目前世界医学史上躯体高位离断术后存活时间最久的人。
2004年3月9日,农民工彭水林在深圳遭遇一场重大车祸,被一辆大货车拦腰斩成两段,肚脐以下的身体被全部截去,原来身高162厘米的彭水林,仅剩下78厘米,经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抢救,将他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成了一名毅力坚定的“半截人”。
2005年,他通过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冯先明警官介绍认识了与命运抗争的彭水林,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扶持和鼓励中结下深厚的友谊。2008年11月,师志伟多方奔走携手爱心人士,协助彭水林开办便利店实现创业的梦想,而后带领支部党员以及学雷锋志愿者东奔西跑,走街串巷,最终在马王堆街道古汉城社区的援助下,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就在沁园小区岔路口开了一家名为“半截人”的便利店,彭水林与他的老婆,儿子彭岳湘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生意红红火火,当每天卷闸门徐徐升起,三世同堂的他抱着孙女,日子简单却也快乐,开始了新的生命征程。
2020年,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彭水林的“半截人”便利店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老彭一家拓展蔬果配送业务资金缺乏的问题,师志伟再一次挺身而出,帮“半截人”便利店融资50万元,解决了疫情后便利店生存、发展的大难题。彭家父子泪流满面紧握着师志伟的双手深情的说:感谢当代“活雷锋”师志伟。在师志伟的感召下,“半截人”彭水林从受助者,走进了学雷锋的行列,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感化了车祸瘫痪失去人生信念的西安小姑娘,成为雷锋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
为帮助湖南西部偏远山区沅陵县脑瘫患者贫困户唐杰实现身体康复和脱贫的愿望,师志伟带领“郭明义爱心团队《雷锋》杂志湖南分队”奔赴怀化市沅陵县五强溪镇摸底调查,积极呼吁,在当地政府鼎力支持下,筹集资金三十多万元,将破损严重的乡村道路修葺一新,解决了唐杰所在村寨出行难和农产品外运难问题。
2020年7月,受中央候补委员郭明义同志委托,师志伟将唐杰接到长沙,请湖南省有关脑科医疗专家会诊,并对其进行了无偿康复治疗,现在唐杰说话与交流的能力明显好转,使用电脑和微信更加熟练,凭自己学到推销特色农产口品本领实现了脱贫。
一心做传人,“犇”跑在路上

这些年来,师志伟一次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曾获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却谦虚的说:“荣誉属于过去,我只想做雷锋传人,不断提高生命的高度和质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始终“犇”跑在新时代学雷锋的路上。
2017年6月,师志伟从电视上看到四川茂县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他连夜带领他的团队,筹集资金,吃着方便面,奔波千里,赶赴四川茂县泥石流灾害现场,连续五天五夜奋战在浑浊的泥水中,给受灾群众送去来自雷锋家乡的温暖和关怀。
2017年,湖南省望城县乌山镇团山湖村遭受特大洪灾。师志伟带领他的团队将“雷锋”的旗帜插在抗洪大堤上,他募集资金,筹措物资,肩扛沙包、封堵决堤,协助地方政府组织群众与洪灾作斗争。待望城县的洪灾缓解后,师志伟得悉宁乡灾害特别严重,又和团队转战宁乡投入到为灾区捐款捐物的行列。
2018年5月,师志伟来到望城县乌山镇团山湖村、金树村、八曲河村等村庄,深入56户贫困户的田间屋头,与乡亲们倾心交谈,摸准乡亲们的真实需求,为《雷锋》杂志社精准确定了15户扶贫对象。当他带人把价值1万多元的帮扶物资送到乡亲们手中时,一些贫困户拉住他的手说:“你们个个都是活雷锋。”
2020年2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携手中国青爱工程湖南基地及爱心人士,及时将价值80多万元的4000多份抗疫物质送到武汉各大医院及长沙各大学校、警营、军营和社区。逢年过节,师志伟的身影就出现在抗美援朝老兵周国钧、解放前老共产党员陈国球、开福区金霞村困群众陈正强等的家中,长沙县馨和园敬老院的老人看到他就举起大拇指,亲切的称他为“好人”,这样感人的事例和场景,不胜枚举…….
“新时代活雷锋”师志伟为人们所熟悉,源于2017年3月“3.5雷锋故乡望城长沙医学院”学雷锋全国大型公益活动。
那年的春天,朝阳旭日,格外明媚,霞光依然普照在三湘大地,渗透着人人助人为乐、利他之心的中华美德,毛主席、雷锋之家乡湖南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大型红色文化颂扬活动!
2017年3月5日,在师志伟的精心策划总统筹下,筹备工作虽然千头万绪,活动参会人员涉及面非常广,从中央到地方,环环相扣,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雷锋》杂志社共同主办,长沙医学院等承办的“湘江两岸湘剧湘情齐唱雷锋歌,芙蓉国里万众连心齐做雷锋人”3.5学雷锋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在长沙医学院隆重而热烈的举行,在学雷锋先进个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王春凯会员,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雷锋式的好战士”黄祖示将军,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庞焕励老师、《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站长师志伟、数百名湘剧艺术家的引导下,长沙医学师院万名师生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外国留学生及万名学雷锋志愿者,用通俗唱法和极富湖湘色彩的湘剧形式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希望通过湘剧这种传统文化创新的方式,全民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引导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开启新时代学雷锋之旅!师志伟一“战”成名,万人敬仰,被表彰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他希望通过这次“万人齐唱雷锋歌,万众争做雷锋人”系列活动,实现学雷锋常态化,让雷锋不要三月来,四月走。
爱心无大小,情缘雷锋人

我是一名偏远山区的基层党员,平时热爱于公益性活动,2017年2月,有幸在活动中认识了《雷锋》杂志社湖南通联站站长师志伟,想不到,他是一位身残志坚,身患晚期癌症的退伍军人,我们沟通的很融洽,后来我在他的带动下,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中,更加走近了他,他执着一如既往学雷锋的情怀让我十分感动,深深触动,我很佩服他,特别是当我知道他曾是一名直肠晚期癌症患者时,更增加了对他的敬重,一路走来,我认为师志伟同志是一个用真心,动真情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当代“活雷锋”,感恩相遇,感动相知、感谢相逢。
探寻师志伟的人生轨迹,给人以诸多的启迪,确立信仰,执着追求

师志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福高村的普通务农家庭,与其他普通家庭不一样的是,师志伟小时候六岁丧母,父亲在他13岁时中风,仅仅靠十七岁的哥哥师金伟,十五岁的姐姐师金美辛苦操劳抚养成人。在我与他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他记事的第一件衣服还是哥哥的旧杉接了一断新衣袖、第一双鞋,鞋底用轮胎,鞋面用旧帆布编织的,每到下雨时,为了多穿几次鞋,他只能打着赤脚,光着脚丫。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迫于生计3岁就早、晚放牛,池塘抓鱼抓虾,其他时间帮舅舅卖卖西瓜,卖卖冰棒来补贴家用,减轻长辈们的经济负担,欢乐的童年都与鱼鱼虾虾、大黄牛一起渡过,成为当地哼着小调阳光自信的放牛娃。由于家庭原因和经济状况导致根本没有时间、机会学习文化知识,渐渐的在他心中萌芽了当兵入伍,在部队改变命运,将来成为大英雄的梦想。
苦水中泡大的孩子,他记住了幼年、童年、少年的孤苦伶仃、食不果腹、悲欢离合、雨打风吹的人生无常,立志当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并在1985年10月光荣入伍北京总参,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一次救灾执行任务危机时刻中,为了保卫驻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义不容辞、奋不顾身的以超乎常人的勇气,挑战生理极限,展开“教科书式”全身心投入战斗当中,争夺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最大程度的挽回老百姓的损失,最终光荣的因公负伤致残了,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首都卫士,荣获三等功,由于身体各方面原因1991年他揣着伤残退伍军人证万般不舍的离开了挚爱的首长和战友。
摄影:师邦亚、师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