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若出现任何问题,最心疼的是家长。
现如今,孩子们都置身于社会迅猛发展并充满着变革、竞争的时代, 他们经受更多的是与学习、校园生活及社会变革相关的心理矛盾与精神挫折。尤其是中学时期,也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却又未能真正成熟,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早恋等。
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家长一定要在理解孩子心理特点和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对待他们所释放出的求助信号,主动作为,守护孩子阳光成长,在我写的心理学畅销书《半熟家庭》里面,有这方面的详细论述。
我回国后,发现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有一次,一位家长(妈妈)带着孩子来做咨询,咨询对象是男孩,17 岁,体重约 200 斤, 高一学生。
家长叙述:孩子早恋分手后,失眠、烦躁,我和孩子的爸爸一直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几个月后,孩子不想上学了,在家里砸东西,不与我们交流。感觉孩子的问题严重了,才带到您这里做心理咨询,请老师帮助孩子打开心结。
孩子自诉:以前自己学习成绩很好,也很聪明,现在每天昏昏沉沉,头脑麻木,学习成绩急剧下滑,也不想上学了,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我问孩子家长:“为什么孩子刚出现情绪波动时,不找心理老师,这么严重了才想起找心理老师呢?”
家长回答:“自己一直劝说孩子,给孩子做心理疏导,但也没有效果,现在反而不愿意上学了,才带孩子找老师寻求帮助。”
客观地讲,这个孩子当初只是心情不好,有些抑郁倾向,找一位好的心理老师做一下心理调节,一两次孩子就会好的。可事实是等到孩子严重失眠,不上学了,家长才感觉自己的疏导没有效果。这样的家长有很多很多,总认为自己能打开孩子心结,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这就是我回国后发现的奇怪现象,有心理问题不找心理老师,自己解决,等严重到一定程度了,再找心理老师。就像孩子得病了,不去医院看病,自己给孩子治疗。家长又不是医生,凭什么给孩子盲目治疗?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很强,心里有纠结就去找心理老师,绝不会等严重了才重视。孩子有情绪波动,家长绝不会自己疏导,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打不开孩子的心结,自己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孩子有些话也不会对父母说,只有找专业的心理老师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得心理疾病,来我工作室的孩子很多都是在青春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的还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良莠不齐,也是很正常的事。心理咨询行业才发展十几年,从业者只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就开始工作。就像医大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去医院接受两年正规培训,立马给患者看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心理咨询师也是这样,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应该找有经验的心理老师观摩学习两年后,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很多缺少专业知识的家长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和孩子聊天、进行劝导。其实不是这样的,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国外有上百年的历史,心理学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实习期,怎么也得学习十多年。
心理咨询师在和求助者聊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心理咨询技术使求助者发生了改变,进而解决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厌学、逃学、沉迷游戏、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找有经验的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干预,不然,一般心理问题会拖延成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也会拖延成心 理疾病,甚至转变成精神问题。

作者简介:
金义,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心理学畅销书《半熟家庭》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