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69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351期
欢迎做客中华诗经阁
作者简介:姓名:汪雯 笔名:蔓菁 网名:念闺轻柔衫
1986年冬,参加中国企业家报涵授学院班学习。
1988年夏,作为江苏省代表出席庐山授奖大会。
2018年4月,拜诗坛元老王连社为师,攻读古典诗词,并破例成为恩师关门弟子。
2019年诗从诗坛元老张兴泰老师,学习现代诗词。
2019年4月,加入龙风诗派,在杨春堂分院学习深造。

谷林风(散文诗)
蔓菁(汪雯扬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杜牧《江南春》,多少古寺在千年风雨或战乱中遭殃,能保留下来的则必名动四方。
扬州的大明寺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寺,文人墨客留下多少锦绣文章,而这座千年古寺,有两座著名堂馆,一座平山堂,一座谷林堂。


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调到东南重镇扬州任知州,在扬城制高点蜀冈上建一座堂,可以眺望江南诸山,故取名“平山堂”。
平山堂确是幽静所在,也是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里面亭台楼阁,画栋雕梁……清代彭玉麟有“放开眼界”之匾,似见当年欧公于平山堂前眼界宽广而神怡心旷。

扬州通政人和,蜀冈乃邗上文明发韧之地,苏轼先后知守扬州,被誉为“文章太守”的苏子为纪念恩师欧阳醉翁,取“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个字为堂名,命堂为谷林堂。
扬州自古诗词之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春江花月夜的波光荡漾,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慕六一之高风,赞东坡之亮节,邗上数志同道合者,有才有德有声望,欣然结社,歌吹古扬,岁在甲午,时值立春,集字谷林,习习谷风洒洒扬扬,悠悠岁月,已然六载时光。
当代谷林,墨客四十单七将,将将有华章,春来绿杨依依,满架蔷薇一院香,怎少谷林人诗潮澎湃,如滔滔长江。

谷林文友信笔如风,风中尝有来燕飞翔,谷林文友下笔如神,笔下尚有知了欢唱,又有湖光粼滟,秋波荡漾,再有冬雪绵绵,日月汤汤。
谷林之神气,春来一笔可呼风向,夏来千首可唤月从,谷林雅集再铸新篇章,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谷林人的雄姿豪放,山回路又转,陌上又是沐露沾霜,真所谓华发好风光,谷林此味长。

写诗结社,结社出诗,诗成出集,集名谷林风,谷中之朝暮,枝上发而幽香,惠而好风,携手同行,社区赞助出书两期,清风徐来,月出皎皎,歌盛世之章,后期诗友自费出集,更思忠节,序赞时康。
当今谷林诗词大量,诗人多贤达,刚柔适宜,善谈笑、性放旷,名贤所慕谷林之风尚,以诗会友,令日月生光。

结社谷林,风一更,雨一程,终究是共泥春风醉一场,谷林人,六年时光,不短不长,有人出,有人进,花开花落人难面,对于离开的人我不说悲伤,我只问别来无恙,如今谷林,早已涅磐而出,一派生机盎盎。
谷林人情义更长,以风骨换得人间情味,以诗言志,让性情与日月山河共春光,与花草树木同醉,让诗词的可贵在风骨里茁壮。

举头望云林,如今谷林强中有强,诗之灵性,如红炉点雪,一经点拨,立即悟解,自出精神,孟子说:“智慧多则生巧妙,圣理熟则有力量”。
写诗如做人,贵在温柔敦厚,大凡诗歌有灵性,才能不同凡响,所谓写景容易,写情难,景从外来,目之所触,情从心出,诗妙在空灵,如空谷来风通畅,生命如诗,岁月如歌,谷林之风,山高水长。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韩博石 毛恒昌
总 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古风部 在水一方(师静斋)
格律部 循规蹈矩(金唐松)
词曲赋 百家争鸣(宋远行)
新诗部 顺其自然(王佑德)
散文部 钟灵毓秀(李江涛)
小说部 源远流长(钟国富)
杂文部 心有灵犀(章自然)
音频部 先声夺人(古月仙)
美编部 桃之夭夭(任静好)
——————————————————————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