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济南籍毛泽东特型演员刘般伸
——形神兼备演伟人 孜孜以求学伟人
宋俊忠
近距离结识刘般伸饰演的毛泽东形象,是在去年12月6日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济南头条》和济南啤酒花园举办的毛泽东诞辰127周年的纪念活动上。那天纪念活动的高潮是在雄壮的《东方红》乐曲声中,刘般伸扮演的毛泽东稳步缓缓莅临活动现场。
“毛主席来了!”甫一出场,与会嘉宾不由自主全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毛主席”。只见“毛主席“神清气定,站在主席台上,用那亲切的湖南乡音并伴以双手招呼大家坐下。“毛主席”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接着,他用那地道的湖南乡音,即席表演再现了几段毛主席的经典声音片段。大家近距离看着“毛主席”那熟悉的音容笑貌,心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不时发出阵阵热烈掌声。刘般伸扮演的毛泽东,形神兼备,出神入化,让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济南老乡!
活动结束后的第三天,我与刘般伸相约见面采访交流。在刘般伸的寓所,我和他品茗漫谈。他介绍说,四十岁之前,他并没有显现出与伟人毛泽东有多少相似之处,然而过了四十岁之后,却越来越多的朋友说他很像毛泽东。揽镜自照,眉宇之间还真有那么多机缘巧合,并且自己的身高也和主席身高有些接近。2006年,刘般伸去湖南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就被许多游客团团围住,索要签名,并纷纷合影留念。
刘般伸最初是学习油画专业的。他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小就沐浴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下,从骨子里就与毛泽东有一种天然的热爱、亲近和崇拜。毛主席的诗词,毛主席的著作,乃至与毛主席有关的事和物,他都要留心关注和收藏。特别是为了更加了解学习毛主席,他几乎追寻毛主席的足迹,遍游毛主席走过的革命圣地,山山水水。有美术学习的功底,刘般伸又研究学习毛体书法,几乎到了食不甘味的程度。艺术总是相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刘般伸举手投足之间,由形似向神似迈进了。他的毛体书法,也突飞猛进,不用替身也能在影视剧中近距离甚至特写镜头拍摄。今年,他又用毛体书法,将全部毛主席诗词书写出来,完成了毛主席诗词百米长卷。
为了在演出中塑造好毛泽东的领袖形象,凡是能够接触到的有关毛泽东的各种书籍和影像资料,特别是影像资料和电影电视戏剧作品,他都会想尽千方百计找来学习观摩,像开国大典等新闻纪录片等,甚至反复学习观摩十几遍几十遍。有些桥段和场景,刘般伸大都能即席展现,并且做到形神皆备,惟妙惟肖,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让观众大加赞赏,掌声不断。
刘般伸说,作为一位领袖人物的饰演者,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演出中还是生活中,都不能有丁点放松。自从成为毛泽东特型演员,他基本上是深入简出,非必要的饭局不出席,娱乐场所更是躲避三舍绝不涉足。时间长了,大家也习惯和理解了他。凡是特型演出活动,他都权衡再三,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主办对象。对于他觉得不适宜演出的场合,他坚决拒绝。为此,他得罪了一些人,也放弃了一些挣大钱的机会,但是他没有遗憾,他觉得无愧于自己的追求和信仰。
生活细节中刘般伸也自觉地尽量向毛泽东学习。我们换了一壶毛主席喜欢喝的龙井茶。呷了一口香气浓郁的龙井之后,他给我讲了一个毛主席拒吃西瓜的小故事。有一次毛泽东主席下去视察时,当地接待人员在房间放上一盘西瓜。这时主席就告诉他的警卫员说,这盘西瓜谁也不能动。警卫员说主席啊,这块西瓜不吃也是浪费掉了啊?主席说我们不吃这盘西瓜,浪费的是一盘西瓜,如果吃了这盘西瓜,当地政府就会从老百姓那里拉十车西瓜,乃至一百车西瓜。
刘般伸动情地说:“毛主席是一代伟人,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他具有伟大的品格,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气概在艰难困苦中成为领导核心,这是任何人也模仿不了的。我们唯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领会他,感受他,学习他,才能一点点接近他,才能慢慢地靠近他,才能让广大观众接受和认可。”
最近,刘般伸又接受了一个剧组的邀请,在剧中扮演毛泽东。由于疫情耽搁,目前暂时没有开机。我们期待着,这部电视剧开拍的那一天,刘般伸的特型演出之路,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广大观众朋友翘首以待,再次在荧屏上领略刘般伸塑造的伟人毛泽东形象风采。
今年是建党一百年,全国各地红色庆典纪念活动源源不断,许多单位邀请刘般伸出席活动,刘般伸不顾鞍马劳顿,奔波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大江南北。不论活动规模大小,也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他都以炉火纯青的精湛演技、最饱满的热情孜孜以求认真对待,把最佳的状态奉献给舞台。
演出代理: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演出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