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警35年来,他始终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为最高要求。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孺子牛,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拓荒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作为行动准则。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5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警校刚毕业,他被分配到边远的湖区源潭派出所,辖区经济较落后、治安环境较差、警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基础设施奇缺,没有自来水、没有食堂、没有交通工具。面对这一切,年青的蒋文彬同志没有任何怨言,迎难而上。天晴一部单车,下雨一把雨伞、一双胶鞋,走村窜户,宣讲法律、调解纠纷、查处案件。走到哪,就把家安去哪,把服务送到哪。通过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带领源潭派出所走出困境,成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先进派出所,基础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湖区派出所,除了日常维护治安工作之外,还有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工作。每年入夏之后,汛期来临,河水猛涨、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抢险,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特别是1996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黄盖湖内垸告急,数千亩农田随时面临被淹没的危险。险情就是命令,蒋文彬同志立即带领干警,组成“敢死队”,奔赴前线。吃在大堤,睡在大堤,坚守四十多个日日夜夜。协助政府、组织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堤坝,保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并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赏和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为此,荣立集体和个人三等功。
而立之年,组织调蒋文彬同志到侦查部门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一边虚心向老侦察请教,钻研业务:一边带领队伍,从头开始,攻坚克难,创新侦破技能。为获得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不惜深入“敌后”;为追捕一名逃犯,十天半月回不了家。舍小家为大家,也要撑起公安的门面。
2002年,全市实发重大刑事案件十三起,作为农村中队的带头人,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专业技能,硬是将案件一一侦破,犯罪分子一个也没能逃脱,均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处。特别是儒溪码头水箱陈尸案的成功告破,被岳阳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
2015年,李晓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众多、涉案资金特别巨大(人民币5.6亿元)、社会影响极坏。蒋文彬同志受理此案后,带领专案组成员,足迹踏遍湘、鄂、皖、江、浙五省,历时一年,调查取证400余人次、查询涉案账户6000多个、行程数万公里,收集的证据足可装满一卡车,最终将李晓东非法集资的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查得清清楚楚,给受害人一个满意的交待,从而平息了一场群体性上访事件。
年过不惑,组织调蒋文彬同志重返法制工作。当鲜花和掌声已不再属于他,当人们在记忆中已慢慢将他遗忘的时候,他仍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无私地献给了我们的公安事业。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一颗奋斗之心永不停息。抱着“功成不必在我”之心,甘当年青人的铺路石。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一代。在案件的审核上,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办案民警把好最后一道法律关。在功劳面前,不贪功、不抢功。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既为群众排忧解难,又为后来人做铺垫,打基础、行长远,让公平、正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