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山庄 一见如故 卢宗仁
老爷子一早在客厅与阳台之间来回走步,拖鞋蹭擦地板发出的声音,像儿时听到木匠师傅刨木的怪叫,是春天绵绵不绝的雨让他憋闷了。老爷子晃来晃去的身影晃得我的心顿时柔软起来。我对老爷子说:“带您去个好地方。我们卢家的园子。”
正好是周六,吃完早饭马上开车出发,约摸十公里的路程,不足二十分钟到达。在七公里处拐上许广高速匝道,缓行五十米的样子,右转,卢家山庄很快就呈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入门,右为卢氏祖屋,青砖柴瓦,堂屋居中,巨梁高悬。阔大的地坪与宽敞的堂屋里,摆满农具炊具器具工具,具具古意,件件沧桑。老爷子像小孩子进入了充气城堡,这车摸摸,那桶敲敲,或伫立凝望,或蹲身手揩。看到犁耙与打谷机(禾桶),他浑浊的眼开始放光,好似放起了黑白电影,二十四节气变幻,日月星光交替,急促的哨音,沉重的牛鞭,咸涩的汗水,缺氧的山歌,喘息的炊烟,纷至沓来,风起云涌。
坪前一塘,姑且称之卢家塘。三百年前,卢氏一脉自江西迁湘,逢塘落业,临溪聚居,总是少不了水。比如卢塅,又如金湖,还如周公塘。长廊绕塘,亭阁入塘,廊亭跨塘。我正指点时,宗亲卢奔赶来,与老爷子紧紧握手,竟像是忘年老交情,他乡遇故知。卢奔激动地盘点介绍,卢爹兴奋地盘问溯源。原来这塘还真叫卢家塘,卢奔先祖正是明朝洪武年间在此扎根。说起来,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与我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亲兄弟。卢奔不无骄傲地讲述着,这塘中的亭阁,坐得下三十来人,稍迟一点,六十盆来自大云山的杜鹃花怒放,于亭中品茶,在阁下把酒,那是怎样的心旷神怡。脚下的亭廊,长约五十米,不久前有某单位三百多人在此比赛包饺子吃饺子,人人争当佼佼者,那个盛况呀,热气腾腾,喜气洋洋。
移步塘东,围墙下有菜地,塘岸边灶台铁轨枕木一样排列。柴火野炊,荤烧素烤,荤菜庄园有套餐,素菜就地可取材,任意搭配,自理自助。可以是一家老小露天作业,也可以是七八好友率性抒怀,还可以是一校师生一厂师徒一营兄弟一连姐妹倾情野战。来个千儿八百,全都接纳,热火朝天,人声鼎沸,集体分享,此乐何极!

塘有上下多丘,塘塘连贯。两轮水中大风车妆成镜头里最抢手的远景,巨轮旋转,冰珠垂帘,若是阳光斜射,那便是荧屏熠熠,男人变成长颈鹿,女士开出孔雀花,恰有两尾鲤鲫相向跃出水面,整个山庄便飚出水灵灵的抖音。
走近车水台,我跃跃欲试。卢奔帮我调试,传授动作要领。老爷子见了,顿时抖擞,要不是年岁不饶已经八十有七,老将一定飞身上架,与儿比试高低。车水,曾是老爷子的专业。他说,那时车水没日没夜,比这个陡多了。车水不分男女,有女汉子并肩匹配,干活不累。有时瞌睡袭来,闭着眼睛也能惯性挪脚,梦游一般梦车(指车水),一脚踏空就会吓醒,那水便要回流尖叫,星星就会在头顶掩嘴诡笑。这种脚踏的水车适合成年人,而手摇的水车,中小学生爱玩。车水,是一种力量的柔道,是与水拔河的太极。水往高处走,汗往脚底流,劲往一起使。

上拱桥,假山写意,飞瀑秀发,繁体“盧”字纹身的茶壶边,我和老爷子挽手并肩,心照不宣演绎家谱密码。
衣襟被拉了一下,回头无人。是风在提醒,雨来了。“烤火去吧!”卢奔细心。宴会大厅里,一盆炭火正旺。卢奔拿来糍粑与铁丝烤架,亲自烧烤。这个我很里手,有童子功,从他手里要来铁钳,把烤架升高,依次翻烤。看着糍粑由白渐黄,由硬变软,由瘪到膨,热气滋滋,香味扑鼻,我和老爷子的回忆闪回半个世纪,像两块粘连的糍粑,糯糯地胶在一起了。

趁老爷子双手翻转交替哈气吹那糍粑的空隙,卢奔又带我参观了豆腐坊,舂米臼。城里的孩子没见过,在这里当一回小学徒,呼叫劳动号子,拉练手艺节拍,学到打豆腐的诀窍,尝到汗水浇灌的甜蜜。我们常常强调疲劳与劳累的辛苦,却往往忽略了劳有所获的快乐。城里孩子缺少的正是双手的创造劳动的磨练。三年前,卢奔的儿子去市外参加研学活动,坐车时间占去多半时间,现场仅有观摩没有互动,回来垂头丧气。卢奔顿悟,何不自己动手,扩大老家庄园,收集民间藏品,开发寓教于乐的研学模式,挖掘亲子内涵,植入国学元素,花钱不多而收获良多。有想法就想办法,有创意就直奔主题。三年的努力与付出,三年的摸索和完善,卢家山庄终于开园。
来到后山,卢奔指着一条地洞告诉我,那里正在筹备航空航天展,宣传国防知识,强化安全教育。“下次你再来,这里将别有洞天”,我相信也期待。
见到刚下基脚的一片空地,卢奔露出特别笃诚的神情。他满脸欣喜地描述,这里将建成一排孝亲室,配备专用的设备,聘请专业的技师,指导中小学生掌握侍奉孝敬父母的技能,培养孩子们敬老孝老的美好品行。给爷爷剪指甲,为妈妈按摩肩腿,帮奶奶洗脚,给爸爸捶背,让亲情在细节中交融,让温暖在互动时释放,让爱的DNA在感恩情境中升华。

我拉住卢奔的手,以十分的虔诚与庄重请求:“让我来洗第一盆水吧,为我的老父亲!我还要带上孙儿孙女。”卢奔握紧了我,双手使劲地往上掀再使劲地向下崩,差点把我崩散了架。这个小我一轮的兔崽子!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既是家门宗亲,卢奔留我们吃饭,又正好有几个文友也是他的客人,添客不添菜,顺水就推舟。满桌的菜,全冠以卢家二字,卢家秘制鸡,卢家药膳鸭,生态鱼,有机菜,柴火饭……味道好极了!
卢家山庄,一见如故,相见不恨晚,温故而知新。
下午回家时,回头一望,繁体的“盧”字像一幅画:苍穹之下,七贤八友,种田桑麻,品茶喝酒。真个网红打卡地,卢家山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