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里的“的士雷锋”
●李复国

2009 年重阳节之际,百善镇党委、政府对她进行了表彰与奖励,她因此成为十里八村众人皆知的“孝老模范”。不仅是令人羡慕的“孝老模范”,王文华还是位了不起的“的士雷锋”。1999年6月,她迈进北京四合汽车服务公司的门槛,成为“首都的士”队伍中的一员。2007年12月,她光荣地成为“首都的士——雷锋车队”的普通一兵。
自成为“首都的士”至今,王文华创造了13年无事故、连续9年无违章、安全行驶110万公里的记录。因此,她赢得“首都的士之星”5颗“五角红星”,还荣获“五项红花●标兵司机”称号。
在北京四合汽车服务公司,谁都知道王文华为人热情坦荡,做事落落大方。为身患癌症者捐款,她慷慨解囊,从不吝惜;她还参加公司组织的“星光和谐车队”到南邵敬老院慰问,为那里的老人送去苹果、梳子、镜子等生活用品;她坚持常年为星光特殊学校的智障孩子提供车辆帮助;广泛在乘客中传递爱心,征集连环画等各种图书,将一本本图书送到残疾儿童手中;她甘愿做新司机的“指路明灯”,将手机号码告诉每一位“新同事”,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队里的“新同事”就不会迷失方向。一批又一批的新司机,都会记得这位“热心大姐”,都会记得王文华的点点滴滴。

记得那是2009年4月的一天,一名23岁的小伙子因身体严重缺钾,瘫软在车上而被西客站服务员推出了站台。是“雷锋车队”的牌子让这辆车子穿过排队运营的人流,而径直走到王文华面前。此时此刻,王文华容不得考虑,迅速将患者抱到自己车上。要知道,这样的“活儿”很多出租车司机是不愿接的,躲都躲不及,谁愿干那些“着急上火”还赔钱的买卖。然而,王文华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的痛苦,她要带患者去看病。为了寻找一种叫“氯化钾注射液”——救急之药,王文华驾驶出租车,行驶15公里,整整折腾了3个小时,走进两家药店之后,终于在一家社区医院找到了“救星”。她借来了一辆平板车,细心地铺上了报纸、软布,将65公斤重的病人抱到车上,轻轻将患者推进了医院。她象亲人一样,为病人挂号、交费、取药,将两支药液帮助病人服进口中;之后,她又遵照医嘱,待患者服药一小时,没有出现副作用,才将第三支“氯化钾注射液”服进病人口中。病人解除痛苦之后,她又将病人送到北京站,帮助“身体康复者”坐上了火车。看到病人离开后发回的短信“祝好人一生平安”,王文华顿觉有一丝温暖和快慰。
“雷锋车队队员”听起来十分荣耀,做起来却要付出一番辛苦。因为,“挡风玻璃”前标牌上赫然写着“首都的士—雷锋车队”,还有那熟悉而又亲切的“雷锋叔叔”头像时刻敦促和鞭策着自己,让你容不得有半点的退缩和胆怯。路上遇到“酒醉者”,有些司机担心其闹事或呕吐会赶快绕开,而王文华却从没有出现过拒载。不论对什么样的乘客,只要一招手,她便停下来,打开车门,让乘客上车。在她的车上随时准备一些塑料袋,以便“酒醉者”呕吐方便。王文华说:如果不给酒醉者打车提供方便,酒醉乘客就有可能躺在马路旁边,轻则钱物丢失,重则还会出现交通事故。
在王文华汽车的“后备箱”里,每时每刻都要放着钳子、扳子、拖车杠、搭铁线等“救急”工具。记得有一次,王文华正眯着眼睛,在公路旁稍事休息。一位中年男人不住地敲着王文华的汽车玻璃。“中年男人”要打车去阜成门办事。王文华盘算着:这“活儿”还不错,又能挣五十块钱了。“中年男人”坐上车之后,对王文华说:其实我有车,电瓶没电了,只好打车去办事。王文华立即将车停了下来:我车上有“搭铁线”,可以帮你把车发动起来。说着,就开车返回,来到其汽车“趴窝”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就将“中年男人”的汽车发动起来。也许有人会说:王文华真傻,快到手的钱不挣,非要帮助人家发动汽车,这不是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么?王文华却微微笑着说:少挣几个钱是小事儿,我怎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为雷锋车队抹黑呢?
农家女王文华就是这样,诚实守信,为人淳朴厚道。回龙观65岁齐素秋老人遇到难事打车,不找别人,只找王文华。因为老人信得过这样的人。丢钱包而哭泣女孩,她提供帮助;迷路找不到亲人的乘客,她也会伸出温暖之手;驾着拐杖的乘客,她会热情上前,搀扶上车。王文华不是不需要钱,但她追求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面对乘客的夸奖及获得的荣誉,王文华总会谦和地笑着说:这么多年公司的教育和帮助,才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其实大伙做得比我好,我会一直向比我好的“同事”学习下去,更要向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播】
胡子玉:85后,爱好文学,喜欢声音艺术,现居住在北京昌平区。

【作者及主播】
李复国:笔名苗雨,1959年7月出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创作 ,拥有一颗难得的童心;业余时间,喜爱摄影、朗诵、唱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