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崔连保带领这支志愿者队伍入驻到槐荫区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济南106医院。
放下简单的行装,他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马上组织现场培训,和大家一起完成消毒工作。随后他又制定了一个工作流程架构图,以便让消毒进入有序状态。
万事开头难。1月29日到30日,整整36个小时,崔连保休说睡觉,就是躺下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有了工作流程架构图,但是还要因时因人进行调整。他的手机响个不停。即便如此,崔连保依然忙而不乱,把每项工作都做得既高效又完美。在他的协调下,医护人员做到人尽其职、各在其位,他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
自若以及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他和志愿者们穿上防护服,走进留观人员入住的楼内,对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和培训,如留观人员的饮食起居、生活用品、每天如何进行体温测量,都要一一边讲边做。崔连保还要指导医护人员有效安抚留观人员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情绪会传染,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没安抚好,就会引起更多人的不安。”崔连保告诉医护人员,不但要给予他们心理的抚慰,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病人,采相应的心理疗法。
与此同时,新的志愿者陆续而来,他们的防护工作都要从头开始。不断培训他们的任务,又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崔连保的身上。每天都有新人上班,也就必须天天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此,崔连保在培训过的人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人员,分担培训新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能彻底放手,在某些细节上,还要及时予以交代和指导。
尽管尽心尽力,但要想完全满足留观人员各种各样的要求,也并不是易事。可崔连保和他的团队不但做到了,而且还积极协助医院里的一些后勤保障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留观人员提出的要求。
由于医护人员多是新手,即使培训过,还是会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留观人员提出要吃当下买不到的食物、很小的孩子只能吃流质食物、老年人和孕妇的餐饮问题……每当新来的志愿者面对这些问题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时,他们便通过对讲机呼叫六楼(指挥部)。崔连保一方面马上接听,一方面立即安排。
工作琐碎繁多,涉及到每个留观人员的饮食、生活、起居等问题,小到牙刷牙膏,大到被套和取暖设备等,样样都要管,样样都要做好。
“不亲临现场很难想象如何工作”
从1月底到2月初,是崔连保一行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留观点休息区条件有限,在工作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想躺在床上安然睡几个小时,那绝对是“痴心妄想”。只有当累得无法支撑的时候,他才在椅子上随便一躺,一天也很难休息三个小时以上。
“不亲临现场者,是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崔连保说,“在留观点连续工作八小时,不只是紧张,而且不能上厕所,不能吃饭,连水都不能喝。因为喝水就要上厕所,而一上厕所,防护服就废掉了。在物资异常紧缺的情况下,谁也不会为此而浪费一套防护服。”
好在后来调整了时间,由连续工作八个小时缩减到六小时,才稍微缓解了一些医护人员工作的压力。
天天如此工作,苦不苦,累不累?说不苦不累是假的,可是,他们却能从这种既苦又累中品尝到甜美和快乐。因为正是他们的服务,让留观人员感受到了不是亲人又胜似亲人的温暖。从他们为疫情所累的表情中,往往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感激和安适感。看到这种情况,崔连保说:“那绝对是馈赠给他们的世上最美好和最有价值的礼物。而且,这种礼物会永远在你的身上,走到你的心里,终生散发出宜人的芳香,让你的精神也有了某种温馨美妙的感觉。”
“国家危难之时,必须割舍下亲情,冲到第一线”
崔连保说,连续工作了20天之后,他们偶尔在工作时很小的间隙,才谈起自己的家人。
顷刻间,每个人的眼里都贮满了泪水。
是啊,崔连保20多天没有见过家里的老人、妻子和孩子了。“尽管和他们同在一座城市,可是,他们究竟怎样,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况且,他们不可能不为我担惊受怕啊!”崔连保说。
起初,由于工作太过紧张,没有时间与家人视频和打电话,有时也会心怀愧疚。可是,一看到留观人员在微信群里为他们的防护工作表达感激时,崔连保便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之后的时间里,工作虽然紧张,可比起之前,总算有了少许和家人联系的时间。”他和其他志愿者才有了与家人电话和视频的机会,而每逢此时,思念亲人的情感又开始浓郁起来。
崔连保在留观点工作了近30天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时问及他是不是想念家人,这立刻触动了他心底那根敏感的神经,他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想现在就脱下身上的隔离服,去热烈地拥抱我所有的家人!”此时此地,记者与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泪眼模糊了。
是啊!离开家人将近一个月了,孩子的网课上得怎么样?老人身体怎么样?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夜不能寐地想着自己?全家的生活怎样啊?他们是不是还在担心自己……
尽管跟家人视频或电话的时候,崔连保总是强忍着泪水,尽量笑着对他们说,这里很安全,请他们尽管放心。可是,视频和电话一结束,泪水就会立刻在脸上流淌。后来,崔连保的妻子和孩子为他录制了一个小视频,并发到了抖音上。看了那个视频,休说崔连保本人哭成了泪人,就连同来的其他志愿者、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也无不深受感动。
崔连保说起此事,还是无法控制住感情,不断地用手绢擦拭着泪水。
可是,当问及他是不是因为让家人如此挂心有些遗憾时,他立刻变得庄重起来。
他说,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亲情,可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就必须冲到疫情第一线。当看到那么多人为他的壮举而点赞的时候,他,以及他的家人,都感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关键时期,看到人格的光芒,感受到精神的伟岸”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狙击战中,崔连保尽可能的散发着他的大爱。在全国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崔连保分别向济南市槐荫慈善总会与济南市槐荫区红十字会捐赠先进的虹膜测温设备,用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事业。
“这次志愿者行动,将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一个坐标、一个亮点,乃至终生引以为豪的事情。”崔连保说。
在留观点工作的过程中,与崔连保一起工作的志愿者以及以前并不相识的志愿者,无一不听从他的指挥。“每个人不管被安排到几点上班,即使深更半夜,也是随叫随到,宛如战场上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奋不顾身地冲向战场。”他说。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让我看到了人格的光芒。”崔连保感慨不已,“如果有人说是我带领这个团队走向崇高的话,那么正是这个团队,让我的精神生命又一次升华。”
而现在,虽然隔离点由济南106医院更换为硬件较好的快捷酒店,但是疫情没有过去,崔连保的工作也并没有结束。自始至今近10个月的时间,崔连保依然需要去密切接触者隔离点值班。崔连保说:“虽然隔离人员减少,但危险依然存在,这份工作是不容一点马虎的。尽管个人单位已经复工,只要需要,我会一直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