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该怎么办?——我儿子竟然砍起了画板!”一位面容憔悴的孩子母亲,一见到我便迫不急待地问。
《京楠哲思》一系列文章被新华网、人民日报网、凤凰网、新浪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各大新闻客户端发表和转发后,找我咨询、帮助的越来越多。上面这位学生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位学生母亲介绍说:去年,她见朋友给女儿报名学画画,她也让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学画画。儿子虽然不想学,但开始时,表现的还可以。可不知怎么回事,近来他却越来越厌烦,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批评批评,他竟突然拿起菜刀砍起了画板。
听了这位学生母亲的介绍,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折笔、断弦、剁指三个小故事。
因为不乐意学习书法, 一位参加书法培训班的小学生竟然折断了自己所有的笔。
因为不乐意学习古筝,一位孩子竟然将古筝弦全部扯断。
一位学弹钢琴的孩子,因为不乐意继续学习,而与母亲发生冲突。一怒之下,竟用刀剁下自己一颗手指头。
上面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培训班时,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内心及其变化情况,并采用科学办法,不断激发、强化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只有这样,才能将“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才能实现我们让孩子们学习某些知识的愿望。
王京楠写于2021年3月23日晨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参加中央党校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函授班学习。曾先后在农村、乡镇、城市的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单位工作。现任某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好读书、思考、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