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教育整顿活动深入开展,认真贯彻落实洛阳市公安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积极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氛围,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推出“建党百年讲好警察故事”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的英模,学习英模。

(通讯员 范进通)李凯 男,汉族,1987年9月出生,2016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现任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局特警巡警大队民警。
2020年6月,在执行一次抓捕涉毒嫌疑人过程中,他命悬一线,死里逃生,后住院多次,左肋留下长长的伤疤令人触目惊心,但他说那是“男人的勋章”……他入警5年已然是同事口中的“凯哥”、领导眼中的“拼命三郎”,他就是孟津县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李凯。

李凯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妻子魏荣荣是孟津县局城关派出所户籍民警。双警之家本就是聚少离多,李凯在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中受伤,才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团聚。
去年6月29日,孟津县局根据线索,前往汝州某宾馆内抓捕3名涉毒犯罪嫌疑人。李凯主动申请参与行动。抓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反抗激烈,持刀拒捕。期间,嫌疑人刺伤一名辅警,李凯见状上前死死抱着犯罪嫌疑人,制服过程中,李凯胸腹部被刺中一刀浑然不知,带伤跑上去和其他民警将外逃的嫌疑人抱住,待参战民警将全部犯罪嫌疑人控制、带离后,一阵眩晕,倒了下来。
6月30日凌晨1时许,李凯妻子魏荣荣突然接到丈夫单位领导的电话,“荣荣,李凯受了点伤,需要你来医院签字……”
魏荣荣立即抱起6个月大的孩子并叫醒婆婆,连夜赶往汝州某医院。路上,她每隔半个小时会给李凯发一条信息,“老公,你好好的,不管以后你会不会残了、能不能干活了,我都会管你”,但所有的信息都没有得到回复。
直到10个小时后,魏荣荣终于收到了丈夫的微信“哈哈”。虽然只有两个字,她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事后魏荣荣才得知,丈夫手术做了5个多小时,伤口距离心脏仅1厘米。

李凯入警前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少时的英雄梦让李凯怀揣着对警察职业的执着热爱,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公安队伍。初入警队的李凯被分配到特警巡警大队工作,主要从事社会面巡逻防控、接处警等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乏味的机械动作:巡逻,盘查,接处警。每天和群众面对面接触的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大的案件,更没有轰轰烈烈,也让李凯同志有一种满腔热血无处释放的憋屈感。直到有一次接110指令,遇到一名走失的老人。处警现场正值酷暑七月,烈日当头。老人满头大汗,泣不成声。因为老人语言障碍,无法和民警沟通交流,一时导致手足无措。最终,李凯在带队老民警的指导下,为老人买来了矿泉水,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引导着老人写点什么,当老人颤颤巍巍地在民警出警薄写下了两个很难分辨的数字“83”时,李凯同志凭猜测应该和83路公交车站有关。当他和同事们将老人带到距离县城十几公里外的83路公交车邙山站时,老人迅速在站牌上指出了家庭具体地址。最终将老人安全送上车时,老人一直挥手致谢。这件事也让李凯同志明白了帮助和服务群众没有“小”事。
日常工作中,李凯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警务技能素质,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市局聘请为警务实战技能“兼职教官”。主动担负起特警巡警大队队员的训练任务,从体能到队列训练,从警务技能技战术到日常巡逻防控工作要点,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帮助其他队员,时间长了,看似年纪不大的“李凯”成为了队员们口中的“凯哥”。

在危难时刻,李凯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一次,李凯接群众报警称辖区一年轻男子在家打开天然气管道,持刀自残。接到警情后,李凯和同事们快速赶到现场,及时设置警戒线、隔离安全区、疏散楼内群众。由于该男子将自己反锁家中,情绪躁动,在与其沟通无效的情况下,现场实施强行破门控制。在突破防盗门控制并尝试夺取菜刀的过程中,李凯被男子手持菜刀将其右手拇指肌腱划伤,鲜血直流,但他不顾身体伤痛和其他处警民警成功将嫌疑人控制,及时关闭天然气管道,避免了天然气管道爆炸造成更大的损失,受到了现场群众给予的高度评价。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