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李士翱与北关豆腐巷
石广东
说起李士翱,人们知道的不多;而对长山北关豆腐巷,更是知之甚少。走近长山北关,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马路,昔日的北关村已是旧貌换新颜,近六百年的豆腐巷更是不复存在,不见任何遗迹。
长山李士翱像
长山北关豆腐巷之所以出名,被广泛传颂;是因为明朝时期从这里诞生了一名廉政大臣,官至工部、刑部、户部尚书的李士翱。是五百多年悠悠岁月,湮没了这位历史名臣的英名。
明朝宣德年间,在邹平南部长白山北麓的李家峪村,有李姓兄弟两人,日子过得非常穷苦。弟弟文秀就和妻子来到长山县城北关的一条胡同中,靠出豆腐为生。由于他们子孙三辈都在这里出豆腐,人们便把这条胡同叫做“豆腐巷”。
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二十三日这天,天上有些阴云,长山县令和县丞早起,步行出了县城北门,他们要去北乡微服私访。不想刚到了豆腐巷,天上便淅淅沥沥地落下雨来,他们快步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去避雨,门是“小角门”,宽不过两米,麦草遮顶,二人一边一个站在那里。忽然,院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不长时间,大门开了,出来一位老太婆,端着一个簸箕,里面放了一些神食,还有香、纸,看样子是要去祭祀什么。那县丞便迎面问道:“老人家,敢问你这是去祭仙么?”老太婆满脸喜色的说:“俺儿媳妇刚生了孩子,俺要去土地庙中供祀土地爷爷,感谢他保佑母子平安。”“啥时生的?”“就刚才,你没听见哭声?”“是个啥孩子?”“男孩!”老太婆说着忍不住笑起来,那县丞便对县令说:“这孩子恐怕将来有个前程,他下生咱俩就给他把门!”县令说:“你我七品八品,今日当了门房,恐怕将来他还能当个四品五品呢!”那老太婆才走出四五步,转回身来说:“二位客官不要取笑俺了,俺这三辈子挑豆腐担子的人家,出个一品二品就不错了,哪敢指望这么好?”这一席话惹得两位官人都笑了。
那个院里出生的孩子就是李士翱,以后还真成了个二品大官。
李士翱虽出身农家,他勤奋苦读,进士及第,历任安徽潜山知县、江西婺源知县、山西监察御史、荆州知府、承天知府、湖广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宁夏巡抚等;从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至嘉靖二十九年七月,仅仅八个月的时间,连续被擢升为工部、刑部、户部尚书,成为管理全国工业、农业、建设、水利、交通、政法、税赋、财政、军需等事务的最高长官。其时间之短,晋升之快,权力之大,在整个大明王朝,独此一人。
李士翱为官27载,勤勉为民,一钱不私,一事不苟,忠贞清介,刚正不阿,是个“受百姓赞誉、得皇上恩宠、令敌匪丧胆”的风云人物。民众赞他是“贤太守,真父母”;嘉靖帝称其“勤慎素著,才识卓著,政绩有闻”;并屡颁奖赐。 万历首辅张居正高度评价自己的恩师李士翱:“历中外,咸著嘉声;清德令名,终身无玷”。年轻作家尚启元在《长山赋》写道:“一代宗师李士翱,写尽诗词留墨韵。” 其丰功伟绩名扬朝野、高风亮节流芳后世。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李士翱遭奸相严嵩陷害,是张居正救他一命;回到长山北关豆腐巷“闲住”。这里“居处无台榭之饰,服御无侍妾之奉,淡然犹寒士风也”。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正月二十三,李士翱病逝于家中。长山县令、山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向皇帝奏疏请旨,称“原任户部尚书李士翱,才识高明,操履廉洁,爱民体国,而中外有声,清德令名而始终无玷,居官有裨朝政,归田克重乡评,应得祭葬典恤。”张居正更是努力为自己的恩师请命;争取机会亲自领导了嘉靖朝冤假错案的纠正。李士翱终获平反昭雪,赠资善大夫、太子少保,赐谕葬。
在长山,李士翱重修范公祠、重修天仙宫,移建北极庙等;作“重修范公祠记”“重修庙学记”“重修城垣河道记”“建置谯楼鼓楼钟记”等;载于《长山县志》与《长白集》。
当时,长山县城曾建有纪念李士翱的四座牌坊,分别是:进士坊、绣衣坊、三执法坊和三尚书坊,还有河西阁与长白李先生祠。在一座县级小城,为一个人建四座牌坊与两处祠堂,实属罕见。
自李士翱崛起,其后裔科第蝉联、代有闻人。出了18名进士、百名举人、入仕为官者50人;成为显赫数百年的官宦世家,也是邹平乃至滨州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后裔达万余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李士翱家族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杰出人才:他们文可作诗著卷,武可保家卫国,不乏积善行德、恤贫救灾之举;对祖国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振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论文治武功,李士翱镇守宁夏,金戈铁马,保国安民,黎庶称颂;李本榆剿匪安境,赈灾抚民,办学施教,泽被一方。李炌秉公执法,士民拥戴;李鲁航忧国忧民,一身正气。讲文学,《长白集》经世致用;《衢游草》荡气回肠;《闲放诗》感人至深。讲人才,李士翱及子孙三进士;李倬一家四代7个进士;李瑸父子双进士......
讲事业,李敬义白手起家,数十年间执山东缫丝工业牛耳。
李甫田创办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先后担任中国民建中央委员、山东省民建常委、山东省政协委员,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共同主席团主席、美国华商联合会主席等。曾出席习 近 平主席访问洛杉矶欢迎晚宴,受到美国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三位总统的接见,应温家宝总理邀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国庆62周年招待会,光荣出席中国侨商代表大会,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拓荒人”“中美友好使者”“传奇华商”。
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子久,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温州地委副书记李式秀,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第一书记李治文,国家广电总局高级工程师李式忠,周村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国经、美国华商控股集团CEO李钢等都是李士翱后裔。
邹平作家卢兴国老师参编的《孝妇河畔明清名人传》和他著作的《邹平史海絮语》、《邹平名门望族》、《邹平进士录》《邹平乡贤录》;李士翱第十四世孙、周村作家李国经先生著作的《於陵故事》《散木集》和《旱码头》《周村历史名人》中对李士翱极其家族都多有宣传;著名华人侨领李甫田回忆录《冰火春秋》更是将他七世祖李士翱的故事带到了美国。民国《山东通志》、道光《济南府志》、嘉庆《长山县志》以及近年出版的《邹平历史人物》《滨州通史》《邹平县志》及《邹平地名故事》都有对李士翱丰功伟绩的介绍。湖北作家候书云在2018年新作《大明承天府》中也对长山“豆腐巷”和李士翱的事迹多有介绍。凡是有关万历首辅张居正的作品,都有对“李士翱是张居正第一恩师”的详细记载。
李士翱初任潜山知县,便雅重文学,恪修祀典,广储备荒,公正断案,捕盗除害,民载思于石。婺源大旱,李士翱亲率千人徒步赴龙潭寺作法祈雨,“雨立应”;婺源县博物馆现有被李士翱改制斗秤收茶的雕塑。在荆州,长江屡屡决堤,李士翱举全府之力,修建大堤百余里,解救公安、监利、江陵等县民众于水患之苦。
李士翱为张居正改名图(石广东 摄)
在张居正故居纪念馆,李士翱为荆州神童张居正改名画板列于首位。在承天,嘉靖皇帝南巡,数万人马随行,供应浩繁,李士翱区划有方,民不以为扰。时遇灾疫,他多方赈恤,多所存活,还捐奉茔地安葬病死难民。他执政时兴建了47年、占地近2747亩的世界遗产明显陵,气势恢宏,仍雄伟矗立。当宁夏遭外敌侵犯,李士翱亲率三万兵马汇集压境,精密部署,出战告捷,边疆太平,从无烽火之警。
从知县、知府到御史、尚书,李士翱每次擢升搬家,都是两袖清风、“行李萧然”,民众无不敬仰他的为官清廉。在其家乡长山,既没留下高官标志的深宫大院,亦无任何纪念痕迹。
李士翱以范仲淹为榜样,是忠诚践行“先忧后乐”精神的典范和楷模;是一面辉煌的旗帜,是长山人的骄傲与光荣。
在当今廉政之风强劲,大力反腐倡廉形势下,传承和弘扬李士翱勤政为民、一文不私的廉洁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与长远的历史意义。李士翱是勤勉清廉、反腐倡廉的好教材,应加强重视、打造与推介。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