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里的年轻人(9)
根植家乡 勤耕三尺讲台
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中心小学 马书香

本人马书香,中共党员,2010年6月大学毕业,同年9月通过招考,成为曹范学区中心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从此扎根我的家乡,奉献我的一腔热血。
时光如梭,至今我已踏上工作岗位十年了,本是音乐专业的我除了担任音乐教学,因为工作需要教过语文、英语。我知道不管教什么学科,我都是老师,要对得起学生,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虚心学习、听课,并认真备课、上课。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学生们的成绩非常不错,算是过得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但同时有些迷茫,我的专业是音乐学,我的初心是全心全意研究音乐课堂教学,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岔路口,到底朝哪个方向使劲呢?我感觉方向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常流水,尽可能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语文老师的气息给学生以熏陶。一年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又开始音乐教学,从此更加踏踏实实地研究我的专业。用十年的时间来沉淀,用十年的时间来积累。迈上一步新台阶,踏上新征程,我依然会激情满怀。
我潜心钻研音乐课堂教学,研究音乐课程标准,虚心学习,不断探索。通过观摩优秀课例,总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本领,用在自己的课堂上。2020年寒假期间,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没能如期上课,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空中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课堂资源,看到这么优秀课例,我如获至宝,认真学习观摩,积极反思总结。韩晓路老师执教的《西风的话》,整节课让我感到的是“美”,歌词的意境美,旋律的起伏美,教师的引导美。词作者通过感情真挚朴实无华的四句歌词以西风为主人公饱含深情地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孩子们深深的祝福,作曲家黄自准确把握歌词意境为歌曲量身定做的四个乐句旋律,使这真挚的情感流淌于上下起伏的优美旋律之中,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具有画面感,我不禁感叹这歌词与旋律似天作之合,唯美动人,让我忍不住想跟着音乐朗读歌词,我想如果我上这节课可能会让学生试试,在音乐的浸润中品读歌词感受意境,为演唱在情绪上做铺垫。这样一首唯美的歌曲如何引导学生也能感同身受,用心唱好呢?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我看到韩老师在努力用他的琴声、歌声饱含深情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我发现一堂好课都是学生在做主角,一个好老师都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就这样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我通过模仿别人好的做法,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举一反三,悟出更多的东西。我认真对待每一节音乐课,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快乐更有所收获。
此外,得益于我的古筝专业,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主动成立古筝社团,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区孩子一样学一门特长。成立古筝社团并非易事,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家练琴,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尤其是练习乐器,不下功夫练是无济于事的。社团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古筝,了解古筝的发展构造,从戴义甲到学习指法勾、托、抹,唱谱子···手把手,面对面,整节课喋喋不休,不知不觉就两节课。课下给社团的孩子们布置练琴任务,孩子们练好发视频,我来检查,弹的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就这样由起初的三四个人到去年的二十几人,社团队伍不断长大,练琴也小有成就。社团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牵扯很多精力,有时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社团的孩子们已经能演奏5级水平的曲目,掌握了大部分演奏技巧,在区举行的艺术比赛中获佳绩。7个孩子全部通过考级,在章丘区2020年组织的单项艺术比赛中,获器乐组三等奖。同时得到学校、家长的一致认可。通过学习古筝,孩子们懂得了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热爱音乐,渴望投身其中,研究课堂教学、练习专业技能、陪孩子感受音乐的魅力、用音乐区感化他们,是我最大的心愿和目标。有付出就有回报,2016年获得章丘市优质课一等奖;2016年获得济南市“优课”;2019年获得章丘区教学能手;2019年,加入小学音乐中心教研组;2020年获得济南市“优课”。近几年连续获得曹范镇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乡的孩子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