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春城昆明阳光明媚。
2月7日一大早,云南省昆明警备区司令员任兴格、政委张海泉一行,带着“关怀大礼包”来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87岁的英雄母亲王昌群家里慰问。

王昌群,一位巾帼英雄。15岁参加革命队伍,20岁跟随部队挺进西南边疆,转业到地方,在语言不通、道路不通的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垦荒造田、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的新云南,一干就是一辈子。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祖国南疆却烽烟骤起。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作为军人家庭,王昌群一家人几乎先后都上了阵。大儿子刘光牺牲,二儿子刘明牺牲,二女儿刘丰和女婿参加前线救护队,时任文山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丈夫——刘斌还担任了前线局部战场指挥员,王昌群自己也参加了支前服务队……
“阿姨,我们来看您了!”刚一进门,任兴格、张海泉就紧紧地握着王昌群的手动情地说,您一心向党、满门忠烈,是我们身边的模范榜样。“如果刘光、刘明还在,估摸着今年我们又能过个团圆年了!”说这话时,满头白发的王昌群眼圈红了。
“刘光很有才华,爱运动,还是个文艺爱好者,会弹吉他,唱歌也好,第一次出国作战,不但荣获三等功,还入了党。”摩挲着一枚枚军功章,王昌群慢慢地说起了两个儿子的故事。
1978年,王昌群的大儿子刘光第一次出国作战,因作战英勇顽强,立了战功,被推送到南京一军事院校深造。他的学习成绩很好,毕业时取得了5科100分、9科99分的好成绩。学校希望他留校,云南省军区让他留在军区机关,但均被他谢绝。
“经过参战,我更明确了生与死的意义。一个人与其老来平平庸庸地死去,不如现在为了祖国的尊严,血染疆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尚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我们岂能负于前辈!”这是1981年5月3日,刘光写给妈妈的信。
随后,他毅然回到前线,继续参加战斗。作为侦察连副连长,老山作战前夕,58天中,刘光执行了45次侦察任务。1981年12月5日,刘光带领一个小分队执行任务,返程时,被敌人埋的地雷挡住了去路。“分队里有工兵,但刘光既是干部又是党员,还懂排雷知识,为了战士安全,他选择独自排雷。”
王昌群哽咽了起来。一开始排雷很顺利,但是一个战士不慎触雷,爆炸距刘光仅1米。就这样,22岁的刘光倒在了血泊中,由于伤势太重,在送往救护所途中牺牲。牺牲后,刘光先后被授予二级英模奖章,追记一等功。“
他当了三年干部,但是牺牲后,工资卡上只有1元钱。后来才知道,他都偷偷寄给了家庭贫困的士兵家里,连士兵自己都不知道。”王昌群说。
此时,小儿子刘明也已参军,并逐渐成长为尖刀班班长。1983年,刘明服役期满3年即将复员,恰恰这时,听说要打老山战役,他毅然决然地申请留下来,奔赴前线。时任保山军分区司令员的父亲刘斌很支持儿子,他对王昌群说,部队作战前就需要这种嗷嗷叫的士兵鼓舞士气,最怕家属拉后腿,儿子要上前线,我们就让他去吧。
“那一仗打了83天,他荣立了两次二等功,本来通知15日要统一换防的,但13日……”王昌群哽咽得说不出话。
相关战史中是这样记载的:1984年7月13日,在防御作战中,代理排长刘明指挥战士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在敌人炮击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不满22岁。一家人还未从巨大悲痛中缓过神来,身为医生的二女儿和女婿又要申请上前线…… “他们是我的儿女,也是党培养的革命战士,能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作为母亲,我为他们骄傲。”王昌群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两个儿子牺牲后,军地领导多次登门解决家庭生活困难,并及时落实烈士抚恤金,安排干部休养所的同志定期上门提供服务。

临近春节,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队启动“为烈士父母送去关怀大礼包”,给烈士父母送上一份关怀,替为国家献身的英雄烈士们向他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英雄母亲满门忠烈,为国家、民族作出过重大贡献,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关爱英雄的家人,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是全社会的职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心照顾好她们,让她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昆明警备区政委张海泉告诉记者。
作者:赵元涛 张 军
责编:罗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