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作者/金义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孩子买一部智能手机”。
孩子常常废寝忘食地陷入游戏之中,进而一步步升级,以至于不能自拔。游戏所带来的刺激、快乐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就像吸食鸦片一样让人成瘾。当家长发现这一情况,已经晚了,到心理工作室这里寻求帮助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厌学、暴虐、黑白颠倒、每天都沉浸在游戏里,乐此不疲,与现实严重脱离,个别的孩子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症状。这些孩子与人交往都很困难,退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屋子里,披头散发,脸也不洗,头发打绺,衣服不洗,澡也不洗,严重的连吃饭都不出屋,谁的话也不听,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日复一日,耽误了学业,耽误了前途,活脱脱一个烟鬼似的生活。

智能手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要用在有益的地方,有适用对象,像青春期自制力差,亲子关系又不好的学生就不可以用或者限制使用。现在大部分的中学都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就怕孩子上课期间玩手机,影响学习,但很多家长等孩子放学了就把手机交给孩子,也不限制玩手机时间,孩子本来自制力就差,作业对付,玩游戏上瘾,不按时睡觉,白天上课困倦,学习成绩就会下降,甚至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在家玩游戏,孩子出现网瘾问题就是家长的责任,把孩子都惯坏了。
家庭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重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夫妻和睦,充满笑语、阳光,家长以身作责,积极向上。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努力学习,心态阳光,如果家长每天回家都是各自翻看自己的手机,互不交流,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翻看自己的手机。久而久之,就会成瘾,一家三口各自翻看自己的手机,和旧社会那些烟鬼有什么区别?
如果已经给孩子买智能手机了,就应该事先约定,每天看手机到几点,之后交给家长,不能影响孩子睡觉,休息不好必然影响孩子第二天上课学习。
已经出现网瘾的孩子,家长就应该和孩子商量好,孩子同意后,一起在当地找专业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疏导期间孩子应该放下手机,家长给收起来。一个成瘾的习惯只要连续二十天不再做就能戒除,但也需要孩子主动配合才行,孩子任性不配合,再好的心理老师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国外也有这样的机构,为戒除孩子网瘾、不独立、不自立、意志力差,会把这样的孩子封闭起来,训练他们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做运动、按时学习、按时睡觉,并有教官授课、指导,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就像军队受训一样,经过一年或半年的训练,很多孩子都有极大的改变,国内也应该成立这样的机构。比如军事夏令营等,建议家长也要把有网瘾的孩子送到那里去改变孩子,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把有网瘾、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交给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和助手们二十四小时陪同,各地旅游,边旅游边做心理疏导,这样下来效果会更好,孩子也愿意配合,这样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比较好,效果明显,缺点是孩子家里经济情况要好。

作者简介:
金义,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