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草根诗人》一书正在征稿中,欢迎大家踊跃报名!投稿热线 :czj690430


半截牛绳(小说)
作者:潘朝铎

豫都市位于豫西地区,因曾有古代帝王在此定都而得名。
豫都市北邙乡郭家凹村就坐落在北邙半山腰的沟叉中。
这天将近晌午时分,北邙乡派出所张峰所长正在值班,突然有位老人手拿半截牛绳慌慌张张前来报案。
报案人叫郭丁巳,年近花甲之岁。张峰所长一边给老人倒水,一边安慰老人别慌别着急,您坐下慢慢说咋回事。
老郭急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老郭说几个月前自己四处借钱几千元买下一头小牛,买回来后自己天天下地打理庄稼活时,就将牛绳接上一根长绳拴到青草多的地方让它啃青草吃。自己收工回家时再将牛牵回家。家中老伴待小牛如自己儿子一样,给小牛喂粗玉米面,喂小麦麸皮。每天吃剩下剩饭,刷锅洗碗的水都拿来饮牛了。小牛也长的肥胖嘟嘟。四邻见了都夸老郭养牛养的真好。
张峰所长仔细听老郭叙述着,并不时在报案登记本上记录着。
老郭说本想着两养上几个月,等到春节前将牛卖了能卖个上万元,把买牛借人家钱还了,自己和老伴还能落下点钱。还计划给老伴买件新棉袄过年哩。可今天早饭后老郭和往常一样肩扛锄头手牵牛下地去了。
在老郭的责任田附近山腰处有条铁路,路基两边种有防风绿化树木。在绿化树傍老郭将长长的牛绳拴在树上。老郭让牛啃吃着地上的青草,自己下责任田里锄草去了。
眼看天也快晌午了,老郭扛起锄头收工回来牵牛回家。可原来拴牛的地方不见了自己的牛。拴牛的树上还留下半截牛绳。老郭当时就慌了,四下寻找小牛,连附近沟边窑脑下也瞧看一番,小牛却踪迹不见。

无耐老郭手拿着半截牛绳跑到了派出所来报案。希望派出所赶快破案,是谁偷走了自家的小牛。
张所长一听老郭的牛丢了,非同小可。在农村这可是大案要案呀。
张所长驾上警车带上警官小刘拉上老郭直奔郭家凹村。村治保主任郭孬一听老郭家牛丢了,派出所张所长亲自来破案,郭主任也不敢怠慢急忙和张所长一行随老郭来到当时拴牛的现场。经查看也没发现啥蛛丝马迹和线索。张所长和小刘警官和治保主任郭孬商量后决定,走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张所长和郭主任对破案工作进行了分工。张所长和小刘警官负责排查郭家凹村及附近前营村,吕村,张沟等村内有盗窃前科案底,对平时不务正业,打牌赌博,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王二狗、李豹子等嫌疑人进行排查。郭主任负责回村内利用村内高音大喇叭广播,发动群众寻找破案线索。
张所长和小刘警官把辖区内嫌疑人都过了好几遍筛子,也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郭主任在郭家凹村高音大喇叭上反复广播,让群众提供破案的线索。但是也一无所获。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丢牛案仍然没破,也成了件无头案。

这一天上午,郭家凹的李凤仙扛着锄头来到沟内昔日自家曾经居住过的靠山窑院内。自家自从批了新宅盖了新房这老靠山窑院已经慌废了好几年。院内杂草丛生,李风仙想把地整理一下种上红薯。过去人们生活叫一季红薯半年口粮。每年霜降后开始去地里收红薯。收回的红薯回家后再分类,无破损的下到院内挖的红薯窖内。一家人一冬一春全靠红薯为主食。破损的红薯则切成红薯片晒干后收起来。干红薯片可以磨成红薯面吃红薯面条等。干红薯片等到春谎或夏收来临之时也可以煮着充饥。破损的红薯还可以洗成红薯粉,制成红薯粉条吃。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红薯不再是主食,反而成了吃新鲜。李风仙儿女都在城里工作,孙子最爱吃奶奶给自己做的蒸红薯和烤红薯。为了孙子能吃红薯,李风仙才扛起锄头来到老院内挥锄平整着土地。
当李风仙干过一阵停下休息时忽然隐哟听到有牛的叫声。李风仙四下寻找也没发现牛在哪里。李风仙以为听错了,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管用了。可是干了一会活停下休息时再次听到牛的叫声。李风仙再次四处观望仍没发现牛的影子。莫非有鬼?李风仙虽然胆大也沒见过鬼但也不免心慌起来。
当李风仙再一次听见牛叫声时她操起锄头向着叫声寻去。
李风仙心惊胆战手握锄头当武器寻到靠山窑洞门前的旧红薯窖前,这时李风仙听清楚了,牛叫声是从地下一丈多深的红薯窖中发出来的。红薯窖口直径几十公分粗,里边咋会有牛叫声呢?莫非真的有鬼?李风仙再大的胆子此时也吓坏了。她扔下锄头扭头就跑,一口气跑到了村里。有人见风仙跑的急问风仙跑啥?风仙结结巴巴说,有鬼,有鬼,吓死我了。

村治保主任一听风仙说的遇鬼经过,他就联想到了是不是老郭家牛被人偷后将牛藏到了风仙家老院的红薯窖内。派出所张所长也正为丢牛案快一个月了好无进展而头疼,忽然郭主任又打来电话报告村里又闹鬼。张所长可是部队转业回来的老兵,他一会功夫就赶到了郭家凹。张所长会同郭主任在李风仙带领下后边跟了一群看热闹胆大的村民。
几人来到红薯窖口往下看,下边黑湖湖,虽然看不清楚但确定是有牛叫声并非有鬼。张所长让治保主任回家拿来个矿灯往下一照,这下看清楚了,这不是郭丁巳老汉丢的那头小牛吗?
郭丁巳老汉闻听自己的牛找到了,在李风仙家的红薯窖中藏着。老郭带上工具绳子,将红薯窖口破成长形,老郭的儿子下去用绳子兜住牛,几个小伙子拉着绳子把牛弄了上来。
老郭的牛终于找到了。可犯罪嫌疑人并没有找到。是谁偷了老郭的牛?如何藏到了这废弃的窑院内红薯窖中?一时间李风仙成了郭丁巳心中最大的嫌疑人。老郭一定让派出所把李风仙抓走审问,为何耍偷自己的牛?
张所长当即对老郭说李风仙不是偷牛贼,原因有几点,一是一个老太太没有做案动机,第二如果是李风仙偷了牛,她不会在平整土地时听到牛叫声吓得丢腿往村内跑,还说遇见鬼吧?
老郭和众乡亲一听都说张所长分折的有道理。但老郭家的牛被谁偷了?咋进了这个废弃窑院中的红薯窖中,一时还无法向大家说清楚。
正在这时候,一列火车呜呜呜鸣着笛从窑脑上附近的铁路线上飞驰而过……
张所长当时眼前一亮,站在靠山窑院内红薯窖口处抬头向窑壁上看去,还能看见有一条长长划过印迹。
张所长又再一次来到当时郭丁巳报案时述说的拴牛地点。拴牛的地点就在李风仙家的老窑院上方几十米处。
张所长当即宣布,案件已经破了。众人不解,不知张所长要抓李风仙还是抓谁回去结案。
正当大家不解之时,张所长将小牛被盗案经过告诉了大家。
老郭丢牛的当天是将牛拴在树上,牛啃着青草,老郭下地劳动去了。老郭回来时只发现了半截牛绳并持半截牛绳去报了案。当时我接待的老郭,也观察了老郭手拿的半截牛绳的断面。断面不齐,系拉断迹象。断面可以排除被人用刀割断的嫌疑。再分折一下,如果有人偷牛,一般会从树上解开拴牛的绳子,或用刀将牛绳割断将牛牵走吧……

大伙认为张所长虽然分析的很有道理,但究竟是谁如何将牛偷走藏到了红薯窖中,此案仍然没有抓住偷牛贼,也不算案件破了吧?
正在这时,铁道线上又一列火车呜呜呜鸣叫着飞驰而去。
张所长对大伙说,刚才咱们在窑院下边时侯,一列火车呜呜呜鸣笛飞驰而过,我已经得到了启发。基本判定了案件发生经过。
当老郭将牛拴在离铁道不远的树上啃草时,一列火车驶来,司机远远望见铁路线下不远有牛,司机为了火车行车安全就鸣笛赶牛。牛听到鸣笛声受惊而挣断拴牛的绳子。受惊的小牛一下子摔到了窑院下,巧的是正好又掉进了窑院内的红薯窖中……。
案件终于水落石出,真象大白。
豫都日报社,中原文化报记者获知后也纷纷派出记者,对这起离奇的盗窃案进行了报道。不吃不喝一个月,居然还活着,这头牛命真大。牛从丢失报案到找到整整经历了一个月,且这头牛从近十米高窑脑上掉到窑脑下院中几米深红薯窖中,无水无草一个月竞然还活着。一时之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者简介:潘朝铎、笔名:孟研、正义、天马、潘峰,山野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县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中国乡村作家.1994年开始新闻及文学创作1995年在平乐镇党委通讯组从事宣传报道工作、1996年县委政法委主管全县政法宣传及孟津电视台《政法天地》编审工作。1997年到县法院研究室从事政法宣传及《法院简报》编辑。2000年洛阳电视台新闻部《今日报道》记者、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做记者编辑。后在河南城乡经济报财经周刊做记者。作品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老人春秋,洛阳日报,晚报,经济报,交通报,公安报,法制报,卫生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国散文网、等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创作的《静思》在《中国乡村》杂志刊出、《咏洛阳》、《咏牡丹》等作品在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被评为二等奖、被中国诗文书画家网评为一等奖。作品被收入《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2020卷)。创作的《洛阳来吧》、《赏梅》、《抗瘟疫》在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并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名家,作品载入《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作品《咏春》等收入《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书法作品在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中被评为一等奖。2020年书法作品被中国诗书画家网授予“诗书画风采人物”载入《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一书。《北邙飞歌》系列作品,诗歌集、散文集、姓名藏头诗集正在出版社校对中,不日与读者见面。
电话微信号:1873792625
QQ:349682428
美篇号:173009093
邮箱:天马律师<34968242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