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讲记 31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
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因中。
世间上无数的人不断追求福报,想获得名声、地位、财富,但没有一定因缘是得不到的。因为福德的善妙之树,永远扎根于高尚行为的泥土中,这是它生存的唯一环境。
有些人现在拥有福报,也是他前世行善得来的,假如行善的因不存在,福报的果绝不可能产生。知道这个道理后,求福报、求平安的人,应经常处于高尚的心行中,若能如此,福分也会不求自来。否则,若为了名声财富不择手段,也许依靠前世未消尽的福分,暂时会得到一点点安乐,但这个享完之后,生生世世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行为高尚非常重要,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个公案:清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期间,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散。有一姓袁之人在逃难时,与儿子失散,后想娶一妾续香火。刚买回一个女子,进房便见她伤心地哭,袁公问她何故,女子说:“家中穷得没饭吃,丈夫饿极要自杀,所以卖身想救活丈夫。回想起来,我俩平日感情甚好,现在却活生生分离,怎不教人伤心?”袁公听了很感伤,天亮后送其回家,又赠银一百两,叫夫妻做小生意度日。
夫妻俩非常感激,打算买一好女人,给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见一相貌端正的孩子要出卖,他们想:未得女子,先买一个童子服侍袁公吧。买定后送到袁家,袁公细看再三,原来竟是失散的儿子。行善的报应竟有这么快、这么巧!
当然,是否人人都会这样,也不一定。但只要自己行为道德,福报定会以各种方式出现。麦彭仁波切在此告诫我们:若欲福德久远,首先必须端正心态,行持高尚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