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谷雨(特约撰稿人)
2020年1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国实现了消灭绝对贫困,所有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也为世界减贫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脱贫攻坚多措并举,为全国交出脱贫攻坚满意答卷,与此同时,商丘脱贫攻坚也取得显著成效,民权、虞城等6个贫困县提前实现脱贫摘帽,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脱贫攻坚注定被载入史册,接下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十四五”我们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最关键、最广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全面进入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因此,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将是“十四五”“三农”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需要长期重点关注的方向。
豫东商丘属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淮平原腹地,农业根基深厚,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商丘迎来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一、乡村振兴的挑战和机遇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施行以来,中国的乡村振兴全面开花,这几年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任务密不可分,或者说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过程,按照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时间节点,至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战略目标基本达成;至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基本横跨了三个五年规划期间,而十四五应该为乡村振兴的第二阶段目标开好局、筑根基;至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同样建立在第二个目标达成基础之上,又是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区间,乡村全面振兴,“三农”问题全面解决。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是渐进式的,是长周期的,是不可能速成的,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挑战和机遇。
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GDP首次突破100万亿,中国经济以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对抗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汛情,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为其他各项事业的推进提供强大支撑,乡村振兴也进入到了第二个发展目标阶段,将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既是发展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举措,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尚任重道远,尤其是发展落后相对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升级,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为适应国际政经变局而进行的重大决策,逆全球化发展思潮让我们坚定了新发展理念,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要确保不触碰可耕地红线,把握从加强供给侧改革到注重需求侧管理的变化趋势,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分行业、产业进行差异化决策适应新发展格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提出“硬要求”。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围绕粮食安全做足文章仍然是乡村振兴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这是自古以来,要回答而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路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三农”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农业是立国之本,工业为强国之路,先固本安邦,再科创图强。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必选题,也是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的路径探索。

二、商丘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和潜力
商丘市除永城有小面积孤山残丘外,均为平原,地势平坦,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加之自然人为等因素,地貌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区。商丘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尤其是夏季水热配合较好,周期长,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壤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明星改善。2019年,商丘市粮食种植面积1632.3万亩,比上年下降1.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9.9万亩,下降0.6%;玉米种植面积640.2万亩,下降1.5%。商丘市粮食产量730.9万吨,比上年增长1.0%。这个数据应归功于亩产量的提升,平稳舒缓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商丘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维持了商丘农业连续多年稳产增收,食品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这无疑是商丘乡村振兴的优势。
近期,商丘市出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案》,这一政策方案开启了高起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纪元,确保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力支撑商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张慎举教授领衔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选育和应用》于201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商丘大面积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为提高我国大宗面制食品提供了新的品种类型,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主导新品种,育种改良的不断迭代为农业增收提质提供了保障,作为全国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职院校,近日又逢喜事,商丘乡村振兴学院在该校揭牌,这对于培养“立足商丘,服务商丘”的乡村振兴基层创新人才,实现商丘乡村振兴与高校智力资源有效衔接搭建了平台。

2019年商丘城镇化率为44.83%,不足50%,低于河南省和全国城镇化率水平,这说明乡村人口规模高于城市人口规模,加之乡村留守人群多为老人和孩童,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商丘的城市化还有进一步的空间,某种程度上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短板。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安家从业,提高幸福指数、促进城乡有机融合是乡村振兴有效解决农民富裕的举措之一。
商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这也是乡村振兴要面临的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就是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商丘乡村振兴应聚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重要指标,也是未来商丘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
我们多次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反应了一个区域的经济总体实力和民营经济活力。诸如中国经济的南北差异,以及同一省域内的差异,都可以用此来诠释,河南省内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看,郑州、洛阳、南阳、许昌的上市公司数量比较靠前,其GDP总量也相对靠前,以南阳为例,辖内有一市值总值3000亿体量的上市公司--牧原股份,集约化规模养猪的全国龙头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牧原已经形成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抗风险能力非常强。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品牌化、产业化是提升农业品质的根本,一个区域内的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质量同样可以更直观体现出农业现代化品牌化产业化水平,区域龙头对于农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建构和优化以及打造孵化潜在上市公司矩阵具有重要价值。商丘与省内同为农业方阵城市比较,在农业现代化、品牌化、产业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用科技赋能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弥补乡村振兴的不足,是商丘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振兴的商丘样板乡村典型已经很多,文艺创作基地、民俗、乡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康养、特色乡村、传统村落、非遗传统技艺等不同主题的乡村振兴在商丘都能找到相应的代表,睢县土楼、民权赵洪坡村、宁陵孙迁、虞城郭土楼、永城时庄、夏邑火店等,接下来,这些典型的乡村如何在提升乡村振兴的品质上下功夫以及如何带动周边更多的乡村全面振兴是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谓的乡村振兴的品质化,是在既有业态基础上,提升软实力,比如依托文化创意的力量,让乡村的产品设计可以更高级、更有消费力。“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的乡村旅游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让人比较震撼的是乡村振兴中做到了化零为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营销、统一运营,可以看出安吉及周边的乡村发展大方向都是基于比较好的顶层设计,而乡村自身的特色资源禀赋又能够很好地嵌入到具体的乡村发展当中。我想这也是商丘乡村振兴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
三、全面推进商丘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要清楚“振兴谁,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的问题,这也是关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问题。
“三农”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和奋斗目标。基于“三农”,全面推进商丘乡村振兴的路径有:
其一,农业方面,应该在保持粮食主产区优势前提下,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推进粮食产业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商标保护工作,加快区域农产品地标产品的申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多元业态,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农业合作社、农业庄园、农场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倡导有机健康农业的安全监管,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二,农村方面,继续推动基层乡村治理,建设平安美丽乡村。完善乡村水、电、网络等基建和文娱公共设施,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引导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淳朴新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乡贤、能人、致富领路人的模范带动作用,致力于全面乡村振兴。
其三,农民方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把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目标,做强村集体经济,用产业兴旺驱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以县域经济的活力作为农民转移就业的强大支撑,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幸福感,实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工农结合”的农民财富增长之路。
其四,科技创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更美好,与智慧农业、新型农业综合体、立体农业、创新农业龙头品牌合作,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科技应用农业水平,鼓励自主创新发展农业产业,推出切实可行的金融政策支持创新型农业发展,孵化培育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竞争力。
其五,重视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创新型人才。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培养出热爱“三农”工作的人才,只有完善的人才系统,才有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商丘乡村振兴学院的揭牌,有望为商丘提供更多产学研结合的高素质“新农人”。

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审视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应该与时代共舞,争当弄潮儿,把商丘的乡村振兴事业全面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贡献商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