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妈妈的那些事
文/吴仰生
一、她可比我大二十多岁
我已七十了,但我的老妈妈还健在。于是,我就芜湖、当涂两边跑。很累,但也还能挺住。
那天,过端午节,我终于赶上了去当涂的车,心急如焚,就差点摔倒在车道上。
攸地,我被一只有力的手搀扶住,还被其抱在怀里,紧紧的,差点让我窒息。
帮我的人竟比我还大,一头霜白的头发,一臉的皱纹在多多的老年斑中重叠着。
我感激之余问她多大年纪。她轻描淡写地说,姑娘,你猜猜。
我说,比我大一点罢,我快七十了。
她得意地直向我微笑,说道:快一百了吧?我也记不清爽了。
我很吃惊她的高寿,就说,怎么没有看到你下人陪你呀?
她老人家竟咯咯地笑道:我还下地干活哩,哪就要人陪啦!
她告诉我,她是去看七十二岁的小儿子。“他病啦,我得去照顾。这小傢伙,唉!”
这么说着,就心疼地低下了霜白的头。
我懵了。我去照顾比我大二十四岁且卧床难起的老娘;她老人家呢,却去照顾七十二岁的小儿子。她的小儿子比我还大二岁之多哩!
落日的余辉洒在老人的脸上,将她衬托得无比辉煌而健康。
我虽已古稀,但眼下就觉得自已特别的健康,什么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都远远地离我而去了。
我真不好意思说自己老了,在她面前。
2020.12.29于芜湖

我的儿媳叫李奇,象男孩子的名子,其实她的粗心比没有心数的男孩还男孩。
我老伴多次笑道,她呀,粗心得离奇,叫离奇更有魅力。
你别说,除了粗心,她哪儿都好。她美丽可爱,还为我们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她喜欢我这个婆婆,给她自已的妈妈买衣服鞋袜,从来都是双份,绝无可能少了我的;平常喊我,亲热嗲气,从内心里透出亲情之乐。
婆媳之间的和谐亲热实在好,十年了,没红过一次脸,没呛过一句话。
她粗心,我说她,她也不生气,"哦哦”地,抿了抿嘴儿;笑笑地,有时还做个小孩子的"鬼脸"子,但就是改不了。
她去上班。我老伴见了就去查看她的书桌与床头。十有八九能找着她的手机。
他就拿着等在门口。
果不其然,一阵“咚咚咚咚″,她气喘咻咻地奔回来,拿着了手机又是“咚咚咚咚”地急急离去。
有时候,我舍不得她,就逼儿子骑摩托送她赶𠂆车。
儿子嘟嘴说,要改呀!就被他老子打了一巴掌。
大家都笑了,唉,粗心得"可爱″。这类事儿,时有发生,忘了拿包,忘了换鞋......有一次她竟穿着拖鞋去上班,自己还不晓得,这一离奇的笑话可上吉尼斯。
更有甚者,有一次出差德国,到南京机场才发现忘了带“护照",就上不了飞机,只好赶着回来讨取。
第二天,自己打票啰,多化了几千元,算买次敎训。
我就担心,如此粗心怎么工作呀。
嘿,又离奇了。老总喜欢她,说她任劳任怨,工作很有创意;同事们也喜欢她,说她为人诚挚,从不斤斤计较,比大男子汉还大度。
我和爱人退休工资已上万,她竟比我们多一倍还拐弯。在这个小城市里也算得上白领阶层、事业女性了。
我这几年带小孙子上小区公园"活动",总听到那些带孙子的婆婆们,叽叽喳喳说媳妇的不好。
什么不工作还霸道;什么虐待自己;什么除了逛街就是睡觉,吃好穿好不学好......
哈,这些“丑”媳妇们的致命缺点,我的儿媳一样也不沾边;她的粗心,那些大大小小的媳妇们也许也不沾边。大凡善于计较,工于心计的女人都是很少粗心的,我以为。
我的儿媳算得上少有的宅女,十年内我未看到她一个人去逛街和上娛乐场所唱唱跳跳。
她呀,能在电脑上与外国老板用英语会议几个小时,也能因为看到有趣的电视节目笑上几个小时。
这时候,她的老公公、我的老伴就会笑着说,我们的小女儿真是个知足长乐、笑口常开的人。
2020.12.29于芜湖

那天,我和爱人买了很多菜。
大包小包五、六个,尤其是一个装玉米棒子的包,足有十斤重。
年轻时不当回事,现在不行了,七哼八喘的,走几十步就歇一回。
老伴比我还大八岁,一天到晚敲电脑写作,锻炼少,体力就更不如以前了。
他呀,还有点护老婆,还当自己是年轻人,自不量力。
他说,这些包越重越能称出自己有几斤几两,一举两得。
这么捱着,歇着,挣着,真是望山累死马,回家拼活人。
后面有个人追上来,接过那包最重的大塑料袋。一看,竟是"舞太后"。
这个舞太后,前几年名望小区,深得人心。她快七十了,跟我差不多大,还领舞广场上的群女。
有时,我们老夫妻散步,老公常常看她都看呆了。
我就故意笑话他,说他的眼珠子都快飞到领舞人的身上了。
他就回道,谁叫她跳得象赵飞燕呢。
还真叫老公说中了,她就是姓赵,叫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
有一天,老公跟我"坦白”了一段往事。
老公说:其实,我对她是有印象的,也很有好感。
我大学刚毕业时,发了几篇小说,就被市民盟青睐了,常被邀去参加茶话会。
在座的大多为大学教授和市里的名人。我就很乐意去,以为可以长见识。
这其中的名人,就有她和她的爱人。他俩是地区文工团的主舞。
很多次会后,就请他们来个双人舞,有时还让她独舞。
我对文艺团体很熟,我姐姐就是跳舞的。在我的眼里,她跳得最好了。
她很美丽,线条也苗条,基本功扎实,灵动活泼,婀娜多姿,令我不好意思太多的注视。这大概也是心里有"鬼"的缘故。
前几年,看到她老年跳舞,又是多番感慨。
现在,我就将她过去的情况如实告诉你。
我笑着取笑老公,看来她已记不得你了。于是,就笑得很开心。
老公并不在意我的"风凉话″。接着说:
后来,听人说,他和爱人因“走穴",早就离开了文工团。其实,离不离开一回事,随着改革开放,县、市级文工团体大多被解散了,人员都进了工厂,工厂又倒闭,便下了岗。
老了,就领一份工人退休的社保养老金。
我听了很是为其难过,便和老公为她的一切唏嘘不已。
我们毕竟是认识她了,况且老公以前还暗暗地佩服过她哩……
小区里的跳舞的老妈大嬸、小姐大妹,都喊她舞女或者舞女老师。
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就趁着带小孙子活动时,劝她们改个口,叫她“舞后"或者"舞太后”。舞太后就这么叫开了。
这两年,老公常回当涂的老屋子爬格子写文章,几乎离开了小区。
这次见她这么热心帮忙我们,我俩很是感动。
其实,她经常帮小区里的人忙。我家就受惠过多次。
有一回,小孙子发高烧,儿子媳妇不在家,我就用宽带子将三岁的孙子捆在背上,往市三院奔。
舞太后见了,立马陪我上医院,忙前忙后,比我还紧张。
当时,我十分感动,也十分吃惊。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的女儿小时候发高烧,而自己要赶场子跳舞,耽误了,就成了痴呆。
现在,老公和她不熟,我却熟她如友了。
回家后,我对老公说:我有重大的事告诉你。
老公笑道,当前最重大的事就是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防范新冠病毒!
我说,不是!
老公说,看你认真的!
认真得如同说要从农村上调进工厂;如同说自已当上了小学教师;如同决定随我去大学工作……
我说,不比那些逊色的。
这也是一件惊人的事。
"舞太后”,现在成了“垃圾婆”。
老公说,不信,打死我也不信。
不由他不信。
第二天凌晨,我领他到南面的凉台上,让他亲眼看到舞太后真的在捡垃圾。
她一反往日跳舞时的穿着艳丽,身着一套旧衣裤,带着草帽,将帽沿压得很低很低。
她缓缓地掀开垃圾桶盖,把里面的垃圾袋一一打开,分检着需要的易拉罐、饮料瓶、酒瓶、废纸盒……
老公终于相信了,相信了这不应该存在的事实。
于是,我心痛地告诉了他,这其中的变故和缘由。
前两年,舞大后痴呆的女儿得了场大病,几乎化光了她家所有的积蓄。
她不能不为女儿的以后着想。自己已年近七十古稀了,要想挣钱,只能捡垃圾。
她不跳广场舞了,一场也不跳了,丢下所谓的尊严和面子,为了女儿去捡垃圾,就在这个小区里。
女儿也四十多了,整天痴笑着;不高兴了,就使劲拍打自己的脑袋、捶着自己的胸口,惹得"舞太后"抱头蹲在地上痛哭。
母爱,伟大的母爱!我激动地说。
母爱,心酸的母爱!老公喃喃地说。
于是,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著名的电影演员秦怡,想到她对痴呆了的小儿子的拳拳慈母之爱。
她们情况很相拟。只不过,秦怡是大演员,她曾是小演员;秦怡是人人仰视的大明星,她是个个俯瞰的垃圾婆。
人不同,情相通,人情合一才是真,可怜天下父母心!
秦怡已近百岁了,但愿舞太后一一"垃圾婆婆",也能健康地活到百岁。
我忽然想到,如今是新冠病毒泛滥时期,她没有戴口罩。
我就告诉了老公。
这次我俩不谋而合,我飞快地将家里存放的近百数的口罩交到老公手上,还塞给了他几百元钱。催他,快去,快去。
他说,你不怕我眼珠儿飞去啦?
我说,去你的,你敢?!
2020.12.30于芜湖


【作者简介】
吴仰生,笔名仰生,一九四七年生。作家,中、大学教师。笔耕不辍,已有近200万字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与出版。曾获"小天使”全国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点评精选】
拜读吴老师短篇小说《婆婆妈妈的那些事》,小说源于生活,源于老百姓熟悉的那些事,因此很能触动心弦,引起共鸣。
第一篇,主人公七十岁,经常去照顾远方的九十多岁的老娘,在一次差点摔倒的瞬间,被另一位九十多的老太太扶住,惊奇的发现老太太却是去照顾她七十二岁的小儿子。事情的逆向有点另主人公始料不及,老太太身体很健康,行动也利索。通过这事告诉我们,人活的不是年龄,而是心态。
第二篇,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幸福和谐的生活点滴,儿媳妇很粗心,经常丢三落四,但心地善良,孝顺有加,从不与家人红脸,工作积极,为人诚恳,深得领导和同事敬重,也让公公婆婆喜爱,这是给那些挑三拣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上了一课。
第三篇,讲述的是母爱的故事,一个曾经很优雅的舞者,年轻时在舞台上跳舞,年老时在广场上跳舞,婀娜多姿,身轻如燕,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舞太后”。可是,有一天却沦为了垃圾婆,为了给痴呆的女儿治病,放下尊严和面子,天天在垃圾桶里翻找能值小钱的瓶瓶罐罐,全都是一个母亲的大爱使然。
三篇小说短小精干,文笔流畅,起源生活,高于生活,感动中不凡深思,拜读佳作!(点评:李晓云)
拜读吴仰生老师精美短篇小说三题《婆婆妈妈的那些事》,一股浓郁的现代化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新型鲜话的故事在老师文釆飞扬的字里行间精彩呈现。
小说标题朴素,开门见山地道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事,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与婆婆妈妈打交道的吗?我们的现实生活离得开婆婆妈妈吗?
从这个标题看就吸引了读者眼眸了,我情不自禁地欣赏起来,并被文中一个个小故事感动着。
第一个故事:“她比我大二十多岁”,记叙了一位高龄“一头霜白的头发,一脸皱纹重叠着”,近一百岁的老人还能下地干活,还有一副健康体魄,还有一腔热情去帮助他人的老人形象。这是多人令人振奋啊!作者以灵动而富有幽默的文字把这个动人的故事描述出来,旨在歌颂当今社会的美好,即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老人普遍长寿的美好现实。
第二个故事:“我的儿媳太粗心”,这个小故事从标题上看就知道作者在题目上就打下伏笔,“太粗心”,从字面上分析是“贬”与“抑",其实作者就釆用先抑后扬手法来赞扬他儿媳在生活中不注意琐碎、细节,但对待工作却非常认真负责,工作完成出色,常受到同事与领导的一致好评。儿媳在家里对公婆孝顺,性格温婉,对儿子关爱,唯有对自己粗心。
作者釆用反差对比手法,把主人公描写得栩栩如生。赞扬了当代青年女性(以儿媳为代表)的优秀思想品质,主旨鲜明、深刻,貝有时代闪光点。
第三个故事“舞皇后、垃圾婆",记叙了一个热心肠的爱美、爱跳舞且风韵犹存的社区老大姐的形象。作者生动的文笔描述了她年轻时的美丽与风彩,而到老年却成为“垃圾婆"的经历。这样一个美丽却爱美的妇女为了医治痴呆女儿,不惜放弃自己高贵的外表,而拣起了垃圾换取微薄的收入。她的母爱的光辉,她的人格魅力在作者笔下得到绽放!
这篇短小说充满着友爱、亲情!无疑是折射出满满正能量的光辉之作。
纵观全文,作者对社会生活细心地观察,独具慧眼看事物、看人,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将这种美好美丽美德发扬光大!由此可见作者也是一个颇具爱心的人,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并把这美好用美妙的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歌颂了社会的美好!这是作者胸怀大爱的表现。正能量,推荐共赏!(点评:吕晓蓉)
吴老师的《短篇小说三题》读第一遍,觉得有味;忍不住读第二遍,觉得深刻。三个短篇撷取生活中的浪花,反映了当代女性的真实生活。在人物塑造上,三个短篇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长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儿媳太粗心》。这篇最具特色,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现就这篇谈谈我的感受吧,如有不当请吴老师和文友们批评指正。首先作者用大量的事实来写儿媳粗心的性格特点,没有一句无病呻吟。比如儿媳上班不带手机,出门后又匆匆赶回来拿;又如忘了拿包, 忘了换鞋;再如出国坐飞机忘了拿护照……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突出了儿媳粗心的性格特点,写得真实可信。儿媳虽然粗心,但是孝敬父母,不偏心,随时管束自己,从不出去瞎混。这样丰富了儿媳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次在写法上也值得称道。先扬后抑写法的运用,先写儿媳美丽可爱,孝敬父母,对两边的老人不偏心,然后这写媳的粗心。不止先扬后抑,抑后再扬,最后写儿媳是少有的“宅女”,坐在电脑前同外商开会。这样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另外,对比手法的运用也相当成功。比如“我”这几年带孙子在公园里活动,总听见那些婆婆说自己儿媳的不好,什么霸道、叽叽喳喳、睡懒觉、吃好穿好就好。使儿媳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明突出。读完小说,儿媳的形象出现在眼前,栩栩如生。她常常粗心大意,孝敬父母,不偏不倚,勤俭持家,工作勤奋。吴老师的小说经典耐读,其写法值得借鉴。(点评:杨山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