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老首长习仲勋的一段往事
袁 联 光
六十多年前,鸭绿江大桥上,一列满载军列由东向西,朝着祖国方向疾驰而行。战斗英雄一一父亲袁永福营长领带着1军1师坦克团装甲火炮营,从抗美援朝一线阵地最后一批撤离朝鲜返回祖国,圆满完成了祖国赋予他们驻军朝鲜、监督停战的光荣任务。
回国不久,《河南日报》刊登了一篇“安阳县水冶公社阜城大队高产试验田亩产五十万斤粮"的新闻报道,说来也巧,父亲所在的部队就驻扎于此。
全营指战员看到这篇报道,议论纷纷,一头雾水。
第二天晨曦微露,父亲就组织全营指战员到所谓高产试验田附近出早操,实地考察这块报纸上宣传过的高产试验田。随后几个月,父亲和一些干部、战士经常到这里,细细观察高产试验田里的麦子,生长、成熟、收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后收割时,这块所谓亩产50万斤粮的土地上,只收回了400多斤种子粮。
面对这种虚假浮夸风,身为与日子鬼子拼过刺刀,炸过敌碉堡,血染淮海碾庄圩,零下四十度鏖战长津湖,活捉过美国兵的父亲生气了。站在全营大会上慷慨陈词:“战友们,亩产五十万斤粮,从播种到收割我们都亲眼看见了,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大话、假话,一派胡言。”停顿片刻,用手指向前方接着说:“如果打起仗来,我们玩虚的、玩假的,哪是要吃大亏的。敌人的子弹是要命的,不是叫你听响得。没有真本领,战场白送死。平时训练脱层皮,战场我们少流血,只有真正练好看家本领,保家卫国这才是真得。战友们,你们说,我讲得对不对!”全营指战员齐声回到:“对!对!对!"洪亮地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训练场。
直言惹祸。不久,父亲被扣上反对大跃进的帽子,停职检查挨批判。批判会现场,父亲的老战友们忿忿不平,公开给团政治处主任说理,要求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参谋长吴德明高声呼吁:“袁营长左腿还有日本鬼子的弹片,站久了伤口受不了,今天我替他站!”冯福海教导员气愤地说:“袁营长战争年代七次负伤,留下口渴后遗症,不能这样对待他!”父亲眼含热泪,劝说着战友们,以免受到牵连,批判会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半月。
父亲的转机来自一军一师副政委董连奎到北京开会。董副政委回来说,开会期间,一野老首长习仲勋向董连奎询问了解1师的情况,并请他回去后向全师指战员同志们问好。当老首长听到1师在这场政治运动中有7人受到影响,并占用了大量的军事训练时间时。
习仲勋老首长眉头紧锁,深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连奎同志,你回到1师后,请向徐文礼师长转达我的几点意见:一要组织部队多学习毛泽东主席的军事理论;二是军事训练一时一刻也不能停止;三是战斗英雄是我军的宝贵财富、是军队的骨干,要爱护好,保护好。把战斗英雄打一成右派,谁还敢为国家为军队流血牺牲,历史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当时,习仲勋老首长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逆境中,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顶着压力实事求是,仍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以军队建设事业为重,尽最大的力量去保护我军干部。
董连奎副政委回到安阳,立即向师党委传达了习仲勋老首长的重要指示,徐文礼师长当即要求师政治部撤销错误决定,恢复袁永福的营长职务。当日,父亲坐着徐文礼师长的专车,在全营指战员的夹道欢迎中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部队。
团长郭守都从军事学院学习回来,根据师党委的意见,在坦克团党委会上对政治处个别领导的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说袁永福同志自从调入我团工作以来,为我团入朝勘测地形、安排入朝路线、坦克训练、参加全军坦克大比武做出了突出贡献,团党委给他布置的工作,他都完成的非常出色,有的训练项目和指标在全军名列前茅。他作为华东野我军二级人民英雄,没有吃老本,没有摆功劳,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事事身先士卒,这次对袁永福同志的批判做法是不妥的。
在全师干部大会上,徐文礼师长代表师党委向父亲致歉,又亲自指示师政治部收集整理父亲的战斗英雄事迹资料,在师部大礼堂和各团巡回展览,用战斗英雄坚强的革命信念和不怕流血牺牲、粉身碎骨的革命精神,教育全师指战员,振奋士气,提升军威。从此,1军1师掀起了狠抓军事训练的练兵大热潮,并涌现出了享誉全军、全国的《硬骨头六连》英雄连队。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