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家刀

打铁声声传百年,高氏红炉代代传。从清朝高氏祖先到如今高氏家族增字辈后人,泰安高氏红炉锻造技艺已传承百年有余,期间历经几代人传承,工艺精益求精。如今在高氏后人的努力下,高氏红炉锻造技艺被泰安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逐步彰显。

据高氏红炉传人高先生介绍,高氏红炉锻造技艺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代人一生打铁,铁匠手艺代代相传,在泰安地区颇有名气。其为家中长子,60年代出生的他家境贫寒,为照顾弟弟妹妹,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没上几年学的他便跟随爷爷和父亲走街串巷,历经风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先生在十四五岁时,便已承担起赚钱养家糊口的重担,不到二十岁便已学会所有家传手艺外出打拼,吃苦耐劳,风雨无阻,如今年过半百在同行一个个放弃之时,其依然坚守着这一家传手艺,精益求精,而且能在自己50多岁时看到自家手艺能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非常高兴,这也算是对祖先们的告慰。

打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锻造工艺,虽然看着简单,但并不易学。选料、烧料、锻打、定型、淬火。。。。。。制作一件成型的铁器,往往需要八九道工序。铁匠们将一块块铁料,经过几十次的煅烧,几百次的锤炼,打造成各种锋利的菜刀、斧子和各种农具,往往一把精制菜刀需要耗费半天时间,才能最终成型。

打造一把精制菜刀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期间,铁匠们还要在炼炉旁忍受高温炼炉炽烤,奋力抡锤,汗水和辛劳非一般行业能比,而往往这样人工打造的刀具、斧子等往往比机器锻造的更锋利,更耐用。

据高先生透漏,普通菜刀使用起来不够锋利,用一段时间就变得越来越钝,是因为没有经过“加钢处理”,淬火火候也不够。只有在不锈钢基础上加钢,再经过煅烧,掌握合理的淬火火候,不锈钢菜刀才会更锋利,更耐用,一般称这种刀为“不锈钢加钢刀”。同时,一把好刀,选料必须要考究,不锈钢本身是铁、镍、铬三种金属的合金,好的不锈钢镍含量较高,耐腐蚀性更强,这类不锈钢不能被磁铁吸住,高家刀中的“不锈钢加钢刀”正是选用这种原料,因此精致、耐用、更快、更锋利。买家可以用吸铁石吸一吸来辨别高家刀不锈钢加钢刀的真伪。

这种不锈钢加钢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人力打造,价格自然而然更高,但卖的也最多,很多人买了之后用的很顺手,往往介绍给同事和亲戚,有时候一天卖几十把这种加钢刀。

人工打造的菜刀价格虽然高一点,但性价比高。除了锋利、耐用外,有售后保障,凡是从高家刀店铺买的刀具,都可以保修,往往一把精制不锈钢加钢菜刀可以使用二三十年,而且仍然非常锋利,这比市面上普通的菜刀划算很多,而且用起来更方便。。。。。。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传统手艺要想传承,除了有精湛技艺外,良好的口碑、服务和售后保障必不可少。我想高家刀能传承至今并广受好评,靠的正是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