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刻下中国人民闯关夺隘、战胜灾难的不平凡时刻。回首2020年,回望一连串闪光的时间刻度和感人的无数瞬间,标注着这个不平凡的年份。对很多人来说,若干年后回想起2020年,最难以忘怀的可能就是疫情,更让人永远铭记的是全国人民在疫情抗击战中表现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刻下中国人民闯关夺隘、战胜灾难的不平凡时刻。回首2020年,回望一连串闪光的时间刻度和感人的无数瞬间,标注着这个不平凡的年份。对很多人来说,若干年后回想起2020年,最难以忘怀的可能就是疫情,更让人永远铭记的是全国人民在疫情抗击战中表现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这个道理没有谁不知道。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对于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无一不抱着“和谐、和睦”的美好憧憬和愿望。尤其是我们每个家庭里的孩子。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会体验成长的挫折和磨难,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欢欣。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才能引导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在成长中遇见一个和谐、和睦、能给以他爱和包容的家,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今天第四十四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阅读分享会,恰逢元旦,新年伊始,我们有幸邀请到普洱二中的刘永林老师在云上乡愁书院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在读书中学做家长》。
暖场小嘉宾---来自思茅二小的张博同学,现场表演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为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拉开序幕。
主持人张苹华老师致开场词: 一场疫情改变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无谓冒险的白衣天使;日夜守护社区的干部;不顾一切的人民警察;普通小人物的壮举……他们用爱温暖着别人,让爱无限的扩大,让爱无限汇聚,聚成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是国的最小单位,国是由千万家组成的,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有了和谐、幸福、温暖的家,才能凝成民主、富强、和谐的国。
一、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傅雷说:“我们正经历的这个时代,很多方面自相矛盾:我们拥有更高大的建筑,脾气却越来越急噪;我们拥有更宽阔的高速公路,观点却越来越狭隘;我们购买得越多,享受得越来越少。我们的房子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便利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药物越来越多,健康越来越少。我们常常夸夸其谈,却很少付出爱心,甚至常常充满怨恨;我们学会了如何谋生,却不知如何生活。我们登上月球,却不愿穿过街道去拜访新邻居;我们制造了更多的计算机来存储更多的信息,却减少了人们彼此间的交流;我们变得更加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启示: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夫妻双方要建立家庭教育统一战线,一起创建有“爱”的、雅致的家庭文化,一起给孩子有规则而又坚定不移的爱。
推荐书目: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樊登《陪孩子终生成长》、黄全愈《家庭教育在美国》。
二、父母的有效期是多长?
龙应台在《父母是有有效期的》的这篇文章里写到:“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
《意林》2009年第9期中提到一个观点: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启示:父母是有有效期的(14岁以前),要注意孩子教育的关键期、父母身份的有效期。
推荐书目:李玫瑾《犯罪心理学》、龙应台《目送》。
三、父母在有效期内做些什么?
蔡笑晚在《我的事业是“父亲”》这篇文章中写到:“在介绍我自己之前,我要先介绍我的六个子女,因为对于一个未能亲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父亲”就是我的终身事业和人生理想,子女就是我的最大荣耀。” “人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决定成才的,是经常为人们所忽略的非智力,诸如意志、道德、健康、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
1、把培养孩子成才看成是自己的人生事业,把它摆在日常事务中的第一位,必要时不惜牺牲其他一切。
2、用爱去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才氛围,用爱去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3、要孩子做到的事必须自己先做到。用斗志去激发斗志,用气概去培养气概,用道德去感化道德,用对伟大的追求去引导孩子走向伟大。
4、用苦难去磨炼意志,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渗透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深处,培养其执著的追求精神。
5、用科学方法指导早学、巧学,争取时间;培养自学能力,进行超前学习;发展优势,培养兴趣;掌握整体,解决局部;抓住要点,放弃细节,保证百分之八十五。
启示:你不是永远都能做孩子教育学层面的父母,且行且珍惜。
推荐书目: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
四、如何构建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阅读?
当父母不以为仅仅儿童需要文化,不以为文化习惯的培养仅仅是父母的教育责任的时候,这种文化教育才会是正确的。儿童的文化教育应当很早就开始,应当早在儿童识字以前就开始,应当在儿童刚学会看、听和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开始。《马卡连柯教育文选》(下册)
启示: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而教养不是钱能堆出来的,要靠文化的熏陶出来的。
推荐书目:朱永新《中国人阅读书目7·父母基础阅读书目》。
五、如何把握孩子的成长关键期?
0-3岁最重要时期(意大利·蒙台梭利)
3-6岁敏感时期(李静、孙瑞雪)
7--9岁叛逆时期(李静)
10-15岁青春期
16-19岁高中时期
启示:孩子的教育没有回头路,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把握了也就将成为永远的美好记忆。
推荐书目: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李静《陪孩子度过3-6岁敏感期》《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乔希·西普《解码青春期》。
六、教育男孩女孩最重要的是什么?
女孩:情感教育、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男孩:家国情怀、教孩子责任感使命感
刘老师认为,家庭教育中,价值观教育太重要了。《射雕英雄传》中李萍对郭靖的教育很强调价值观教育,这个孩子虽然是单亲家庭,但三观始终没有走偏,成长得很好。包惜弱对杨康的教育,基本是毫无意义的、廉价的、值得思考的“爱”的教育,所以杨康这个人价值观是有问题的,他后面所有的错,都源自于他的价值方向错了。
启示:男女有别不只是个性别概念,也是教育学概念。女孩子的安全感,男孩子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比黄金还宝贵。
推荐书目:史蒂夫·比尔达夫《养育女孩》《养育男孩》、艾默生·艾格里奇《养育男孩》。
七、父母和孩子说话要注意些什么?
父母说话时该做的(美·玛莎·史翠斯)
1、青少年的生理时钟比成年人延后,所以孩子们比较爱在晚上说话,晚上是家庭交流的最好时候。
2、用并肩坐或者直角坐取代对面坐,当他觉得你没有在盯着他时,他更容易打开心扉。
父母说话时不该做的(美·玛莎·史翠斯)
1、不要在早上、或者是孩子想睡觉时进行谈话。
2、不要死死盯着孩子,会产生误解。
3、青春期时,不要琐碎地问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启示:孩子首先模仿的就是父母的说话,父母说话不可不慎重,不可无方法。
推荐书目:阿黛尔·法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说》、张文质《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
八、我们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启示:留下一起成长的记忆,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慢慢变老,不同方向,一样的成长,一样的浪漫无限;留下一个好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我们修身律己,孩子养习惯,我们守住心,都在雕刻生命;留下一个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孩子为国为家走向社会,我们成为表率、航灯,坦荡走好我们各自的一生。
推荐书目:皇甫军伟《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路遥《平凡的世界》、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九、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一辈子,或者一辈子的多数时间,都被家长安排了,等于是一辈子都是家长替他们活了。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幸福,但实际上很不幸。
张文质八大戒律:
1、你不能想起来才教育;
2、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3、更为重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当众教育;
4、我们不能把和孩子的交谈,都变成了对孩子的教育;
5、我们要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6、要尽量避免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睡觉;
7、一定要避免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并进行教育;
8、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启示:家庭教育不只是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自己,自己和孩子都要成长,要做学习型、成长型家长。
十、如何理解社会转型期的新价值?
基础教育所要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所奠定的基础,就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2、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
3、让学生形成独立而有尊严地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
4、让学生知晓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
5、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
启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当下社会需要的孩子,我们给她的价值取向也不是现在流行的价值取向,孩子属于未来。
推荐书目:蒋勋《生活十讲》、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未来学校》。
中国古代社会,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觉得只有当官,人生才有价值,这种价值追求影响了一千多年。改革开放后,穷怕了的中国人意识到一个问题,钱真是个好东西,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尊严,于是,有一部分人不一定去追求做官了,而选择去追求发财。有权和有钱成了大多数人默认的人生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自信,中产阶级群体增大,社会结构更合理,势必会影响人们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取向。我想,未来的社会,一个人的价值不会只停留在“权”和“钱”上,而是百花齐放,更加追求“我想要活成什么样”。我想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会觉得“在别人的需求上,看到自己的责任,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应该成为更多人人生价值的追求。
——刘永林
书友们精彩讨论瞬间:
总之,我们把教子成才当做自己的人生事业去追求,做了一些人们没有想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牺牲了一些人们不愿牺牲或者不敢牺牲的东西。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所谓“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作者:张苹华、李柯颖、杜建华
责编:罗苴子
责编简介:原名:罗守松,资深媒体人,青年作家,诗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三期培训班学员,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云南师范大学校外导师库成员。中国网丝路频道西南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