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翱与丁汝夔
石广东
明朝嘉靖年间,山东省长山县的李士翱与沾化县的丁汝夔,年龄虽相差九岁,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老乡,两人同朝为官,同时分别担任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最后同时当了严嵩的替罪羊,成为“庚戌之变”的牺牲品。
李士翱
李士翱(1488—1562),长山人,字如翰,号长白。嘉靖二年进士,拜官潜山知县、婺源知县、山西道监察御史,荆州知府、承天知府、湖广右参政、山西监察使、陕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使,户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后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
李士翱因其勤勉清介、功绩卓著,从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至嘉靖二十九年七月,仅仅八个月的时间,连续被擢升为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其时间之短,进步之快,在整个大明王朝,仅独此一人。
丁汝夔
丁汝夔(1497—1550),沾化人,字大章,号沦源。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礼部主事,山西左部政使,甘肃、保定、应天巡抚,湖广参政,河南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丁汝夔于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升任兵部尚书。这两个老乡交往频繁,关系密切。而且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忠正清廉,对严嵩及恶子严世蕃侍宠专权,贪鄙奸横、欺凌官吏、残害忠良的行为,极为不满,并且敢于抵制,这两个山东人自然成了严氏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视为异己,想尽千方百计对他们排挤、刁难、打击。
在这之前,李士翱由山西监察御史贬调荆州知府;丁汝夔被贬湖广参政,而且还曾因争“大礼”被削职家居,都是严嵩谗言所为。
庚戌年七月,李士翱由刑部尚书改为户部尚书。丁汝夔拜封兵部尚书兼北京守备。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俺答,骁勇善战,兵强马壮,经常进犯我边关;南方沿海各省,倭寇猖獗,百姓横遭涂炭。而世宗皇帝,昏庸至极。戒居西内,迷恋后宫,又广招天下名道炼丹,欲求长生不老。对朝廷大事厌烦,不理朝政,数月不上早朝。只宠信严嵩一人,大权全由严嵩父子窃取。而严嵩父子专横跋扈,网结党羽,贪婪无度,无功于国,专事殃民,北通胡虏,南结倭寇,搅得大明江山国无宁日,直接严重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
李士翱、丁汝夔都是胸怀报国之志、辅佐朝廷三十年的老功臣,纵使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雄才大略,也难扭转目前国防形势之困难大局。
庚戌年(1550年)六月,严嵩的亲信仇鸾,授大同总兵,有接触俺答的机会。约7月后,俺答率兵来大同,仇鸾派人厚贿俺答,使俺答率兵沿长城东进至潮河川南下,达古北口,此时丁汝夔得到消息,迅速调兵遣将,奋力抵抗。那些严嵩的亲信将帅们,不肯出力,不是给丁公送些虚假情报,就是贪生怕死不敢向前,难以与俺答对垒。再加上严嵩怕丁兵部功成,谋陷无隙,遂以权压丁勿战,致使俺答顺利突破古北口防线,俺答另遣轻骑绕黄榆沟,破长城墙而入,直逼就畿并大肆烧杀抢掠。
丁汝夔迅速调动号称35万人马的北京守备部队,这一调露了馅,只有四五万人,还有一半是老弱病残,那一半年轻士兵,都被内外提督大臣们弄回家当了家丁。史书上说:“禁军册籍多系虚系,兵饷尽被统兵大员没入私囊!”又说:“朝无可恃之将帅,营无可用之兵戎!”严嵩监控兵权,把丁兵部架空,逼入陷阱。
大明王朝无气亏欠,军队腐败无能。丁汝夔只好动员在京的应试武举和百姓参战,百姓摩拳擦掌,积极响应。去武器库领武器,管库的宦官库头又按例索贿,强行打开武库,竟没有一件可用之武器!此时,严嵩切断丁汝夔宣调来京的部队给养,户部拿不出钱粮,公文转来转去,转了两三天,士兵们四五天吃不上饭,每人只分到有限的几张薄饼子。士卒饥疲不堪,有的活活饿死了,有的干脆去抢劫老百姓。
俺答兵直逼北京城下,大掠村落居民,焚烧庐舍,大火冲天。各路援兵怯懦不敢出战,只是坐观俺答军烧杀抢掠。仇鸾的大同兵甚至趁火打劫,比俺答兵还凶狠。丁汝夔惶急无策,问计于严嵩。严嵩说:“边塞失败还可瞒住皇上,在京郊失败就难以隐瞒了。俺答兵抢够了就会自己回去,我们惟坚壁是上策。”
丁汝夔听信了严嵩的话,遂下令诸将,不许轻易出战,将士们也都说是兵部尚书不让出战。老百姓饱受俺答兵劫掠之苦,一听说是丁汝夔不抵抗,咒骂声四起。
俺答在北京城郊抢掠几天后,押运者大批男女骡畜金帛财物,志满意得地引兵西去。仇鸾的十几万军队面面相觑,没有一将一卒敢发一矢。只有在俺答兵退远了以后,仇鸾才带着军队尾随其后,佯作追击。回来杀了几十个百姓的头,向世宗冒功请赏。皇上不加核实,反而加封他为太保,赐金币。
此次,俺答兵入侵,大肆杀烧抢掠,损失巨大。触动了皇亲及相关大臣们的利益,纷纷向皇上告状。皇上非常气愤,处分了不少大臣。此时,严嵩又密使亲信向皇上参奏:丁汝夔“不敢主战”、李士翱“粮草未行”;皇上震怒,把兵部尚书丁汝夔、都御使杨守谦二人打入天牢,后斩于市!“革户部尚书李士翱、工部尚书胡松、兵侍谢兰、职方郎中王尚学、十三司郎中周鲁、侍郎骆顒、孙桧等职,俱戴罪冠带管事,侯事宁处治”。这一切,严嵩没露一点声色,而且还安慰丁汝夔说:“有我在,一定不会让你死。”后来,看到世宗发怒,要处丁汝夔死刑,严嵩却噤若寒蝉。临刑时丁汝夔大骂三声:“嵩贼误我!”
面对严嵩的推诿诬陷,李士翱据理力争,又得到张居正的巧妙营救,保住了一条性命。皇帝仍“命革士翱职,停松俸,具戴罪办事,侍郎各停俸五月”,遂于1550年8月被褫官闲住。
丁汝夔去世后,天地灰暗,阴雨燥风半月有余。严嵩又鼓动皇帝将丁氏老夫人流放到三千里的福建,因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劳顿,过度悲伤,泪死异乡。其子礼部观政候铨主事丁懋正夫妇贬戍辽东铁岭,母子三人均气郁致死。遗下一在狱中生下仅二十五天的婴儿,丁氏的老家人孙明靠嘴嚼果饼哺之。老家人天天哭,孩子吃不饱也哭,哭得狱司软了心,放老人抱婴而去。老家人怀抱婴儿,一路走,一路哭,每遇一村哭向村妇求乳之,艰难跋涉,风霜劳顿,步行数千里,走了三个月,回到山东沾化原籍,交给孩子的叔婶抚养。此婴儿取名继志,以拔贡、举人入仕怀柔司训,下有三子,长子鸣琴,礼部儒士国子监教读,次子鸣陛,万历进士,敕封吏部主事,三子鸣珂,拔贡举人诰封奉政夫人仕临清州知州。孙明救丁孤之功令人感怀。
就在丁汝夔入狱后,他的一个老家人冒死骑快马跑出京城,赶赴山东沾化报信,以防满门被灭。老家人到家说完事情的经过就死了。丁汝夔的父亲兄弟五人:文、忠(丁汝夔的父亲)、信、仁、义全家火速把老家人安葬,迅速疏散逃难,没有涉及山东沾化全家,八年后,陆续联络回到沾化。回到沾化的四兄弟首先把管家重新葬于丁氏祖茔内,又把沾化老城东门里丁家庄改名管家庄,以表丁氏对老管家的思念!并教导后人,每年清明祭祖,必先从管家坟祭起。其习沿数百年不变。
李士翱落职家居十载,杜门著书,戒子弟勿扰。他还告戒诸子:“予老幸备位六卿,获完名以归,吾愿汝曹毋挟老身挠官府扰乡曲,为老身累,吾足无憾矣。”从此,居闲吟咏自娱,诗以传情而发。曾作“归田乐歌”以抒怀:
归田乐,归田乐,为圃为农殊不恶。
喜从天上谢朝参,好向山中事耕凿。
欸叚四蹄牛八角,一心坦坦有余闲,
四体舒舒无挚缚。
春早耕,秋晚获,捐却簿书痔钱鎛。
田夫野老时往来,宜种宜耘共斟酌。
任从红日升,莫管银蟾落,
朝鼓鸣时眠正著。
竹叶杯深宽放怀,芦花被暖长伸脚。
也不慕登膺门龙,也不慕骑扬州鹤,
偷眼看他嚼复嚼,日永常看种树书,
囊空莫受买山约。
足不蹑金马门,形不肖麒麟阁。
睡余倚枕试寻思,追昔感今成一噱。
人生最怕老来忙,世事几曾闲里错。
豫为诸季归老图,重把祖基大恢拓。
隐居岁月便从今,仕宦程途休论昨。
一身无恙心无忧,万事无如归田乐。
在这期间,李士翱著有《长白集》传世。
“庚戌之变”结束,满朝文武震怒,不少忠良大臣冒死上折参奏严嵩,前仆后继,直至把严嵩父子参倒。给李士翱、丁汝夔等昭雪,恢复其名誉及其政治地位。
隆庆二年,李士翱被复原官,赠资善大夫、太子少保。皇帝颁诏,“谕葬原任户部尚书、赠资善大夫、太子少保李士翱。曰:惟尔忠谨素闻,风猷夙著,扬厉中外,久惬公评,胡遽长终。倏临归窆,往劳在念,葬祭俱颁,不昧者灵歆兹异渥。”
时李士翱已去世七年,其遗孀、诰封淑人曲氏率儿曹族属,设香案向北稽首称谢,继而谕其子孙:“昔先大人当庚戌之变,料吾属将为四方人,吾昼夜号泣吁天,幸得不死归,讵知有今日国恩优渥,尔辈列有衣冠,其思报效!其思报效!”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