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活在我们心里
杨延斌
二0二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七周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影响过一个世纪的中国人甚至地球人的精神世界。尽管老人家逝世四十多年了,但只要一看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纪念堂入口处等待拜谒的国内外民众排起的长龙,就明白躺在水晶棺里的伟人思想还在影响着世界,也证明毛主席依然活在我和我们的心里。
我不讳言,不管何时何地何场合,只要一提起毛泽东,一种崇敬和敬畏便涌上心头。我认为毛主席的许多话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且放之四海而皆准。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论断,一直被党和政府奉为执政理念和工作的座右铭;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到日渐富强并屹立成东方的巨人;他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卫国战略思想,一直震慑得敌对势力胆寒且只敢动口不敢动手;他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才是保存自己最有效的手段”“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等等光辉的哲学论断,牢牢铭记我心里,更是留给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巨大精神财富。一个威望举世无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人民又怎能不永远爱戴他?
毛主席是人民心中的世纪伟人,记得在他逝世的第一个十二月二十六日,我所在的黑龙江省浩良河化肥厂热电车间,举行了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三周年座谈会。当时极左思潮仍然盛行,照惯例与会者的发言,都会认认真真说一套大话假话空话自欺欺人的话。但那天的座谈会却意外地开出了奇迹:人人含着眼泪甚至泣不成声,说的都是实实在在怀念毛主席的心里话。当然也包括我。能够开成没人说假话的座谈会,得益于主持会议的张兆礼抛砖引玉。他是党总支部书记,因为在兵团时期担任过营级教导员,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张教。
张教开口就像唠家常一样:“同志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就像自己老人去世一样,我心里很揪心难过。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的座谈会,着重谈谈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利我们今后教育后代。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他最后补充的一句“不要记录”,是在极左形势下的双关语。
第一个发言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主任王长贵:“说实话,我看到毛主席一双拖鞋穿了几十年,一床毛巾被和一件睡衣补了那么多补丁,我真的很心疼........毛主席永远活在我心里。”最后一句,老主任是强忍着哽咽说出来的。
在那个原本会政治意味很浓的座谈会上,却没人兜售“假大空”,也没人不悲痛地流泪甚至呜呜地哭出声,那种气氛中包含着人们之间久违的亲切感,大家像在追思自家逝去的老人,可见老人家的威望是多么的深入人心。那是个让我一辈子都刻骨铭心的座谈会。
此后的四十多年里,我一直遵循毛主席在生活方面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毛主席的许多英明论断就像他的人一样,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杨延斌,笔名水务。1956年2月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水务街。1990年加入北大荒作家协会。现为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作品曾获《黑龙江日报》征文优秀奖(1987),黑龙江省征文一等奖(1989),山东省杂文奖(1995),《工人日报》优秀文学作品奖(1988 1989), 报告文学《魂归》获北大荒文学特别奖(1991)。散文《老黄》2015年荣获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钓鱼台授奖)。《让人心碎的笑声》同年获全国散文大赛银奖(钓鱼台授奖)。《二月春雨细无声》入选2020《中国当代散文精选》2020卷。《美哉三亚湾》入选《中国最美游记》2020卷,著有长篇小说《无癌城市》。常态发稿《都市头条》,《齐鲁壹点》网络平台,省市国家级报刊杂志。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