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正确理解父母对我们的批评?
答:父母对我们的批评就是要帮助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1 )自古以来,父母管教孩子,老师教育学生,天经地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与严加管教,是对我们的另一种关爱,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如同一棵小树,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就是无用之材。父母的批评就是指出我们的缺点和坏毛病,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知错改过,通过不断地改正,完善自我,避免以后犯错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 2 )父母的批评是为了你们更好的成长,他们指出的都是你们常犯的错误,他们不希望你们的缺点让别人看到,让别人说,让别人指指点点,他们希望你们是最优秀的,所以父母看见你们错才说你们,你们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做错了事,家长和老师不管,长此以往就会任性,我行我素,专横跋扈,将来到社会上,就会变本加厉,目中无人。社会不同于家庭,谁也不会轻易原谅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因为犯了错误,是要受到惩罚的,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2 、面对父母 、老师的批评我们该怎样做?
答:( 1 )我们要生感恩心。“严师出高徒”,老师的批评和管教 ,是对你负责任,希望你更好,面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时,我们不能抵触、不能狡辩、不能抱怨,不能委屈,更不能烦恼。首先要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同学们年龄小,可能犯了错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要学会多问问自己,我哪里做错了?如果我们不做错事,他们怎么会批评?找到自己错在哪里,跟父母和老师真诚认错,并且保证这样的错误下次一定不要再犯。
( 2 )对于父母、老师的管教,我们要感谢他们的逆耳忠言。他们都是关心我们,为了能让我们健康成长,他们劳心费神。父母每天要上班挣钱养家,还要做家务,为我们洗衣做饭,已经很辛苦了,千万不要再让 父母为我们操心了。当我们明白了道理,下次不再做错,父母也就不再批评了。
3 、有的同学非常努力学习了,为什么考大学、考公务员就差几分没考上?
答: 同学们不懂得知识与道德是并行的道理。尽管他们努力学习了,但他们忤逆父母、不敬老师、不团结同学、不诚实守信、不遵守学校纪律等等原因丢失了德土,没有厚德去承载,导致考大学、考公务员就差几分没考上,导致许多同学人生的不顺和失败。同学们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因为任性,自己给自己的人生设置障碍。
4 、为什么说跟老师过不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答: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尊重老师 如同尊敬父母。老师教我们知识,陪伴我们成长,没有老师的教育,我们的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所以尊师重教天经地义,尊敬师长,也是对自身德土的积累。老师做的对错是他个人问题,我们不管,我们无论到哪个学校,历经多少个老师,我们都要感恩。如果你和老师能有个良好的沟通,老师就有个良好的心态,可能会讲出更多的知识给你。学习成绩是你自己的,前途、命运还是你自己的,你没有一个好的成绩,就考不上好的大学,就会影响你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同学们必须学会尊重感恩老师。
如果你不尊重老师,老师就不会有好的心情,影响老师的正常发挥,该传授的知 识可能就减少,同学们该学的知识没学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所以说跟老师过不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5 、你做过哪些自己犯错、连带同学共同犯错丢失德土的事?该如何改正?
(互动,自我反思)
比如:对父母没有感恩心、跟父母没有良好的沟通、嫌父母唠叨、烦父母、讨厌父母、抱怨父母、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给父母脸色看、我行我素、不在意父母的感受、不好好学习、不完成作业、让父母烦恼、挑吃挑穿、早恋、上网、玩游戏、传阅垃圾文化、放学不及时回家让父母担心、烦批评自己的眷属、不管家庭条件好坏互相攀比、抱怨学校和老师管的严、留的作业多、烦老师、不尊重老师、给老师起外号、叫外号或者是不愿上某个老师的课、不团结同学、把烦恼带给家庭、带给同学和老师等等。
连带同学共同犯错:带领同学反对老师,逃课、抄作业、抽烟、玩游戏、毁坏学校公物、校园欺凌、传播垃圾文化等等。
如何改正:你要和父母、老师道歉认错,还要知错改过,后不再做,然后用感恩心孝敬父母和感恩老师。
在咱们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讲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孔夫子讲:“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你只满足了父母的物质上的需要,并不是孝的全部,那是小孝,还要敬。所以曾子讲:“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最低才是养活父母。那么至于在儒家文化中如何孝敬父母,和我们今天是一样的,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一种模式。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情感上、心灵上、人格上对父母的一种关爱、慰藉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更为看重的。所以总书记才会深情地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伟人把对母亲深深的孝和爱升华为了对社会所有老人的大孝和大爱。
我们学习的创新道德教育是有教育意义的。同学们要从中学到什么,不是看过就过了的,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一篇观后感。
这节课的学习到此结束,让我们以至诚的心来歌诵《感恩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