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0.12.09 08:54
□冯清利

很喜欢“凝香”这个词,散发着一种古诗词的味道。生活中见到“凝香”一词,是在宜阳赵老屯民俗文化村的几条小街:凝香一街、凝香二街、凝香老街。
我曾三次到过这个只有30余户的小村庄。村里正在改造建设时,我曾随县政协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年轻的书记、镇长满怀憧憬地为我们描绘了改造后的美好蓝图。采风活动回来后,我给爱人描述了一番,说那里地方不大,容量不小。自汉唐乃至明清,一直是屯兵要塞或军户屯垦之地。现在,家家住的是统一的豫西传统民居,门前花香草绿,院内整洁有序,遍野的迷迭香,香气浓郁。爱人一听,说实际情况如何,得去看看。无奈因为疫情,使这个“短途乡村游”一推再推。
一个周末,我和爱人终于成行了。刚下车,一股香气便融入清风、侵入肌体。村头硕大的“中国梦”三个字,首先闯入眼帘。蓝天丽日下的村庄,生机盎然。爱人新奇极了,不停用手机东拍西照。小屯子亮点多多,我也有了新的发现。新塑了两尊雕像,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中的曹丕与曹植,想不到他们兄弟俩写有同题文章:《迷迭香赋》。石刻上的文字,熠熠生辉,千年凝香。“薄西夷之秽俗兮,越万里而来征”,风骨飒然;“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细腻婉转。据说魏文帝时,迷迭香自西域移植洛阳皇家,曹丕极其喜欢迷迭芳香,不仅随身佩戴,他的宫苑里还种满了迷迭香。
村头两亭,来了必先登临。醉香亭与望香亭,错落呼应。登亭放眼,可见农家饭店、窑洞宾馆,盛情待客;初心苑里,感受家国情怀,党建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临近中午,农家“老屯故事”飘出的香味吸引了我们。一位宁家大嫂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飘着轻快乐曲的院子。大嫂用普通话询问我们吃什么,我们颇感诧异。报上手擀红薯面后,闲聊中问她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标准,大嫂一笑,说一家人原来在外工作,自己在幼儿园上班。听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美了,环境好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便决定返乡创业,在自家院内开办起了这个农家小酒馆,因生意红火,还请了几个亲戚来帮忙。又问土地谁来种,说都流转给村里种迷迭香了。
离开村子时,站在街头,我再次凝视“凝香”两个字,感叹:是谁为街道起这么别致的名字!

延伸阅读
迷迭香
唇形科植物
迷迭香,拉丁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灌木。
性喜温暖气候,原产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
远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园林中偶有应用。
从迷迭香的花和叶子中能提取具有优良抗氧化性的抗氧化剂和迷迭香精油。迷迭香抗氧化剂。广泛用于医药、油炸食品、富油食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保质;而迷迭香香精则用于香料、空气清新剂、驱蚁剂以及杀菌、杀虫等日用化工业。
中文名迷迭香
别名海洋之露,艾菊
拉丁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植物文化 植物花语
回忆:迷迭香被定义为爱情、忠贞和友谊的象征,而它的花语则是回忆,拭去回忆的忧伤——
「你给我的承诺我不会忘记,请你永远留住对我的爱,思念我、回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