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豪学习分享: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孝父母不是用嘴说的,是用心和实际行动去做的。同学们对照今天的讲座,看看你在父母面前到底尽了多少孝道?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讲座。
播放《生命的缔造者和孝亲养德》
1、父母对我们有哪十种恩德?
2、有的同学把父母的教育当成唠叨,父母为什么要唠叨你呢?
3、如果父母让孩子做他不该做的事该怎么办?
4、人生的首位大事是什么?
5、做人如何能立得住,站得稳?
6、结合今天的讲座,看一看你的哪些行为丢失了德土?你在父母面前尽了多少孝道?
三、播放讲座《 生命的缔造者和孝亲养德 》17分钟
四、互动
1、父母对我们有哪十种恩德?
答:(1)母亲怀胎百般顾爱之恩德。
(2)母亲分娩受大苦楚之恩德。
(3)虽然为子受尽折磨,产得爱子,却忘记为子所受的一切忧苦之恩德。
(4)为哺食爱子尽以美味喂儿之恩德。
(5)为使幼儿安睡,宁可自己受潮受冻的深恩。
(6)以乳哺儿,儿肥而母瘦的深恩。
(7)为儿洗涤不净,不惜双手污染,不怕皮肉冻裂的深恩。
(8)儿有远行,母依闾遥望,流泪想念的深恩。
(9)代儿受苦无限体恤爱怜的深恩。
(10)慈母爱儿、怜儿之心,永无休止的深恩。
父母对我们付出这么多,同学们要好好思考,我们如何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呢?
2、有的同学把父母的教育当成唠叨,父母为什么要唠叨你呢?
答:因为某件事父母告诉你了,你不听话还不去做,父母告诉你一遍没做,两遍不做,三遍、四遍、五遍、甚至告诉你十遍了,你还不去做,或者同样的错误你反复地犯,所以父母不得不反复地督促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学会反思自己。如果父母让我们做的事,我们马上去做,父母就不会唠叨你了。父母让你做的事,你一定去做,父母不会害你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有的父母让孩子做不该做的事,要碰到那样的父母该怎么办呢?
3、如果父母让孩子做他不该做的事该怎么办?
答:你要有正确的知见。父母让你做的事不对,你就不能去做,还要跟父母解释一下不做的原因,不能让父母起烦恼。创新道德教育会告诉我们哪些事是对的,能做,哪些事是错的,不能做,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教育推荐给父母,让父母和我们共同学习。大多数的时候,父母让做的事都是对的,父母让孩子去犯罪的太少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他的孩子能成才成器。
4、人生的首位大事是什么?
答:爱父母。
5、做人如何能立得住,站得稳?
答:人字的一撇一捺,就是道德和良知。人的一生要想立得住站得稳就必须要靠道德和良知来支撑,以道德为主线,来行持人生。
6、结合今天的讲座,看一看你的哪些行为丢失了德土?你在父母面前尽了多少孝道?(互动,自我反思)
例如:对父母没有感恩心,抱怨、嗔恨、忤逆、顶撞父母、挑吃、挑穿、懒床不起、嫌父母唠叨、烦人、惹父母生气、不听父母的正确教导等等。
希望做错的同学给父母道歉,今后要知错改过。
五、播放讲座《平语近人--孝道(一)》8分钟
关于孝老爱亲,领导人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领导人大力倡导、激励人们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一个“孝”字写尽了天下儿女对父母孝养、孝敬的真挚感情,写出了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爱与帮助,一个“爱”字道出了千万父母对儿女的真挚感情,也道尽了千万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心回报。
我们学习创新道德教育和“平语近人”的讲座,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教给同学们的都是做人、做事、行走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同学们要从中学到什么,不是看过就过了的,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今天的家庭作业,写一篇观后感,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样做。
六、这节课的学习到此结束,让我们以至诚的心来感恩《感恩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