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博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中小学师生征文188
家风·节俭
济南市莱芜区汶源学校 郝志华
节俭,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节俭,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题记
节俭——祖辈传下
我的奶奶是一个刚强的人,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我们这个家,靠的就是节俭。
在50年代,没有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是不节俭的。作为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主妇,考验的不仅是手巧,更要有智慧,能让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衣服,能有一件衣服穿就已经很不错了,穿破了就是补丁摞补丁。吃的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玉米粒,一个菜窝窝都恨不能掰成两半吃。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教育下全家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节俭——父辈接过
我的父亲亲眼见到了家里的拮据,上了一所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的师范。在学校里虽有补助,但是作为一个正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这些口粮是满足不了正常的饭量的。一个煎饼掰两半,一半泡着吃,另一半留着打饿,连渣渣掉在地上都舍不得浪费。
为了节省笔墨,都是用树枝代替。夏天天黑得晚,都是在院子里做题,用树枝在地上演算,厚厚的蚊子把整个腿上咬的密密麻麻,但这都是为了节省笔墨,节省油灯啊!
节俭——吾辈继承
从我懂事开始,父亲就给我讲一些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周恩来总理常年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故事讲完了,父亲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是我们国家的伟人,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生过着俭朴生活,艰苦奋斗,我们更应该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当我上学了,学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道要节省一粒米,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也更体会到父亲说的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重要。
从此,我在生活、学习中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节俭,更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未来打算,他在自己处于好运的时候,就一定会为将来可能的不幸做好准备;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根本不会为将来着想,他会大手大脚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难,就会手足无措。由此看来,勤俭节约难道不是一种责任吗?
节俭——小辈发扬
自从有了儿子,自己更是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从小交给他背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每到适宜的环境中就用一首契合的诗来应景。每当吃饭吃不干净时,我就用这首诗来提醒他。没想到让他抓了个现形并把这首诗原封不动的还给我。
那天,我们在饭店吃饭,人不多,本着光盘行动原则,点的菜应对一人一个,结果只顾着聊天,吃东西就少了,每个盘里剩下了一点菜,觉得剩的不多就没有必要再带走了。当我们准备出门的时候,儿子对我说:“妈妈,不是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我们没吃完不能走。”瞬间有被打脸的火辣感,转念一想,孩子都能觉悟的事,我怎么能因为生活水平高了给淡忘了呢?心里倍感欣慰!
勤俭节约——良好的家风,我们从祖辈继承过来,需要继续传承下去,而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能发扬光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 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总书记的指示,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和长远谋划,也是对人民群众辛勤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关爱。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中的粮食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这是人民群众最为深刻的切身感受。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是广大中小学生珍爱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厉行节约,制止餐桌浪费,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带头抵制浪费粮食的陋习。为此,特举办“赞博杯”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中小学师生征文活动。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师生征文活动由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鼎力支持。
主办: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
《济南日报》
《半岛都市报》
《齐鲁少年》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都市头条•青岛头条》
协办:
《山东青年报》
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现将征文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中小学在校学生和教师。
三、征稿要求:
每位作者征文在800字以上,体裁不限,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四、投稿须知: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附带作者所在学校、年级、详细通联方式。
五、参赛要求:
参与活动者可关注 《齐鲁少年》、《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随时跟踪活动进展情况。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24:00。
七、投稿邮箱:
1、zam-bo(或18663719613) (微信)
2、2623354307@qq.com
评奖方式:
征文作品首先择优在《半岛都市报》 、《济南日报》、《齐鲁少年》、《山东青年报》、《山东教育报》刊发,《都市头条》设立征文专栏推介,《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同步链接刊发,请参与活动者关注《齐鲁少年》微信公号。以读者阅读浏览量、留言、打赏、点赞数量计算点数。最后采用点数50%,评委50%的方法评出各类奖项。
《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
八、 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组成。
例:某篇文章浏览量加留言点数加点赞点数加打赏点数,等于总点数。总点数加上评委结合作品质量的点数进行终评。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学生组和教师组均设: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50卷本《张炜文集》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三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册,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组织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
十一、其他事项: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0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颁奖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学师生征文
活动组委会
2020年9月27日
张炜文集(50卷)漓江出版社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