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博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中小学师生征文164
从王安石待客说开去
何乃华
提起王安石,这位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凡是知晓中国历史的人,想必都不陌生。特别是他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人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和身为北宋名相推行熙宁变法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更是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而对于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人臣大家,想必大家也会“想当然”地认为王安石的生活很富足,甚至很“奢侈”,并猜测他定然是锦衣玉食,他的待客也必定是讲捧场、上档次、很豪华的。实际呢,却恰恰相反,他在待客上,实在是相当节俭。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见《王安石待客》)
试想一下,身为宰相的王安石要招待客人,即使上的饭菜丰盛一些也实在是不为过的。毕竟,他有这个能力、条件,也有这个权力。然而,王安石没有这样做,他是本着极其节俭的原则,坚守着自己一贯的厉行节约之风,仅仅用极简朴的饭菜招待自己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也兼招待自己,这绝不是“小气”,更不是有意“怠慢”亲戚,而恰恰是他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高尚品德的真实写照。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王安石竟然把客人萧氏子吃剩下的胡饼的“沿儿”拿起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这是何等的节俭,又是具有何等的胸襟啊!难怪,奢侈惯了的萧氏子羞愧而去。这是身为一国之相的王安石,用实际行动为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珍爱粮食、反对浪费”课啊。
王安石“节俭”待客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给予我们的思考、教育和启迪却是深刻而深远的,它告诉了人们,无论是百姓、还是高官,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做到“敬天惜粮、勤俭节约”,都应该牢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道理,都应该体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稼穑的艰辛,都应该养成和时刻保持“尊重劳动者、珍爱劳动成果”的高尚品德。尤其是在当时,面对北宋以来的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具有大德大智的王安石又怎么会想不到以己的节俭行为,来刹住铺张浪费之歪风、而开勤俭节约之风气呢?!
从王安石待客,笔者自然就联想到了我们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习 近 平同志。他不但多次强调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而且还亲力亲为,带头践行,做好表率。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在视察工作期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常去的庆丰包子铺里,自己买包子、端盘子,自己买单,并同老百姓一起吃包子。他可是我们伟大中国的领袖啊,其亲民、爱民之心,和带头倡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高贵品质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敬佩和爱戴。
是的,正如朱柏声在《朱子家训》中所说的那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是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场合,所有浪费粮食的行为都既是可耻的、可憎的。浪费粮食、暴殄天物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尽管,在我们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更是成果丰硕,粮食也是连年获得丰产丰收,然而,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践踏和浪费粮食的理由和借口。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地对照一下王安石先生的待客之道,经常地想一想习 近 平总书记严厉要求,并时刻保持和厉行勤俭节约之风。这既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和品德操守。
作者:何乃华 单位:五莲县教体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 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总书记的指示,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和长远谋划,也是对人民群众辛勤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关爱。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中的粮食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这是人民群众最为深刻的切身感受。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是广大中小学生珍爱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厉行节约,制止餐桌浪费,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带头抵制浪费粮食的陋习。为此,特举办“赞博杯”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中小学师生征文活动。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师生征文活动由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鼎力支持。
主办: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
《济南日报》
《半岛都市报》
《齐鲁少年》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都市头条•青岛头条》
协办:
《山东青年报》
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现将征文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中小学在校学生和教师。
三、征稿要求:
每位作者征文在800字以上,体裁不限,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四、投稿须知: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附带作者所在学校、年级、详细通联方式。
五、参赛要求:
参与活动者可关注 《齐鲁少年》、《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随时跟踪活动进展情况。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24:00。
七、投稿邮箱:
1、zam-bo(或18663719613) (微信)
2、2623354307@qq.com
评奖方式:
征文作品首先择优在《半岛都市报》 、《济南日报》、《齐鲁少年》、《山东青年报》、《山东教育报》刊发,《都市头条》设立征文专栏推介,《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同步链接刊发,请参与活动者关注《齐鲁少年》微信公号。以读者阅读浏览量、留言、打赏、点赞数量计算点数。最后采用点数50%,评委50%的方法评出各类奖项。
《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
八、 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组成。
例:某篇文章浏览量加留言点数加点赞点数加打赏点数,等于总点数。总点数加上评委结合作品质量的点数进行终评。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学生组和教师组均设: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50卷本《张炜文集》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三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册,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组织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
十一、其他事项: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0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颁奖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学师生征文
活动组委会
2020年9月27日
张炜文集(50卷)漓江出版社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