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博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中小学师生征文162
从童年往事所想到的……
——粮食紧紧连接着生命
张庆林
有一天,我们全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晚饭。在晚饭即将结束的时侯,我的可爱的小孙女,吃饱后的饭碗里,还剩下了没有吃完的两口饭。于是,小孙女眯着微微笑的大眼晴,将围在饭桌旁,还没吃饱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桌人,看了一遍。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似乎在乞求着我们什么。我立刻看懂了小孙女的心情,也看明白了大家的心思。于是,我就果断的接过小孙女的饭碗,大口的吃下了小孙女剩下的饭菜。小孙女如释重负,大家也都开心的笑了。
我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觉得沉沉的。这件事虽小,但始终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因为我知道,这不是几口饭的问題,而是关系到节约粮食的大事,有无勤俭节约作风美德的大事,能否培养勤俭持家、理财、建国的大事。同时也使我想到,我们那代人,之所以能勤俭持家、厉行节约一辈子,无不和过去艰苦年代,吃不饱肚子有关系。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我才十二岁,上小学六年级,由于生产队里分的粮票不够吃的,早午两顿饭的窝窝头,我一顿饭就吃完了,因此,中午在校吃饭的时侯,我只好离开在教室里吃饭的同学们,走到校外的大街上去逛逛,待到同学们吃完饭,我再回到教室里。就这样,我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过午钣。
说真的,那一阵子,我看着吃饭的同学们,听着咕咕叫的肚子,真难受,真馋得慌。可是,在那个连年大旱的灾荒年,我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上学读书,我只能强忍着。后来,这件事,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学校里的徐校长知道了。徐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既严厉又亲切的对我说:“你小小年纪,经常不吃中午饭,怎么行!这样,会把身体饿坏的……”。说着,便把自己从嘴里省出来的二十斤饭票塞到我手里。我接过徐校长给我的饭票,想到今后有午饭吃的情况,眼泪立刻流了出来。
这件事,让我终生不忘。这件事,粮食、饭票,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
还有一件事,也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使我终生难忘。那是一九六一年,我在夏津一中读初中,有一天,我的班主任张老师把我叫到了他屋里。张老师笑着对我说:“庆林呵,我一个人的饭票,和家属两个人吃,不够吃呵,你给我买几斤地爪干吧。”说着,给了我三十元钱。那时候,一个中学老师的月工资四十多元,仅能买八斤地瓜干,他们又怎么能够吃的呢?在那个年月里,在人们都吃不饱肚子的灾荒年代里,粮食,对于大家是多么重要呵!是紧紧联系着生命的大事呵!
我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毕业,到高中毕业之后的一九七八年,在这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吃饭的粮食,一直不够用,完全依靠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调拨的统销粮、救济粮维持生活。粮食,这紧紧连接着我们的生命啊。
在那个年代里,为了糊口,放学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我领着我的弟弟、妹妹,去村北的碱地里挖野菜,盐蓬棵、扎手菜、荟菜、苋菜、以及能吃的菜叶子、树叶子,我们都要。由于长年累月的采树叶、挖野菜,到现在我都清楚的记着,地里所有野菜的名字,以及能吃的树叶的树名。为了吃饭,麦后,我和弟弟妹妹去地里捡麦穗、麦粒。秋后,我和弟弟妹妹去玉米地里捡玉米穗、玉米粒。队里的黄豆割了收了,我和弟弟妹妹去地里捡黄豆粒,一粒一粒的捡,直到捡的没有了豆粒为止。生产队里的地瓜刨过后,我们拿看铁铣,去地里抱剩在地里的地瓜。有时侯,地瓜地己被别人刨过两三遍,我们还要不死心的挖啊刨啊,总是期待着刨出一块大地瓜,一旦刨出了地瓜,我们简直就象刨出了金子那样高兴。
有一次,弟弟在黄豆地里,找到了一个搬仓鼠洞,可把我们喜坏了。我和弟弟,挖啊挖,一直弯弯曲曲的向地下挖了三米多,才找到了搬仓鼠的仓洞。我和弟弟趴在地上,向洞里一看,就象找到了“聚宝盆”那样高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豆子。虽然有的豆粒发了酶,但是,还是好豆粒多。我们在一个洞里掏出了十多斤黄豆。在吃不饱肚子的那个年代里,许多人都因为缺少黄豆,而得了水肿病的年代里,我们从鼠洞里,挖出了十多斤黄豆,这在那个年代里,是多大的喜讯啊!为这,父亲母亲在吃晚饭的的时候,大大的奖励了我们小哥俩,说我们聪明,有才分,有福气,还奖励了我们每人一个野菜窝窝头呢。
由于我们兄妹几个从小就过惯了“瓜菜”代的艰苦生活。就学会了挖野菜、拨柴草的本領。就吃惯了野菜干粮野菜粥。就捡慣了小麦粒、黄豆粒,所以,我们对吃的粮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就是一粒粮食,也舍不得丢掉。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对粮食很爱惜。平时,吃飯的时候,我们总是把碗里的粥喝的干干净净,把拈在手上的饭粒、窝窝头㖭的干干净净。由于我们从小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父母长辈,为着一家人的吃饭穿衣,东借西借,长愁作难,所以,我们从小就知道、粮食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粮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因此,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就成了我们的左右铭。节约粮食,反对浪費,也就成为了我们的美德。
反观改开后的几十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富裕,再不为吃喝发愁,再不为日常生活所困,再不为儿女上学作难,再不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东跑西颠,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老的小的都享尽了清福,享受到了优越的待遇。尤其是少年儿童,简直是活在天堂里,生活在密罐里。他们从初生到上大学,都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没有经历过灾荒年景,没有吃过苦遭过罪,没有遭遇过贫穷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他们哪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节约粮食,要反对浪費。粮食是个宝,家家户户户离不了,粮食就是每一个家庭、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脉,要十分爱惜粮食。多多生产粮食,反对浪費粮食,十分重要!!!
因此,在共和国的旗帜下,踏着“一穷二白”之路,走过来的一代老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不能忘记灾荒年吃饭穿衣的困难,一定不要忘记厉行节约、勤俭持家,一定要拥护反对浪費粮食的伟大号召,一定要关心爱护好下一代,从自己做起,从饭桌做起,从嘴巴做起,教育好自己的孙男娣女,把他们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費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成长为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一代新人,成长为开启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有志之士、有为之才,在自己暮年里,再为可爱的祖国,发光发热,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张庆林毕业于山师中文系,曾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后任教夏津一中,后从事基层党政工作,退休于夏津县委老干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 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总书记的指示,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和长远谋划,也是对人民群众辛勤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关爱。敬天惜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中的粮食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这是人民群众最为深刻的切身感受。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是广大中小学生珍爱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厉行节约,制止餐桌浪费,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带头抵制浪费粮食的陋习。为此,特举办“赞博杯”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中小学师生征文活动。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师生征文活动由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鼎力支持。
主办: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
《济南日报》
《半岛都市报》
《齐鲁少年》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都市头条•青岛头条》
协办:
《山东青年报》
山东赞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现将征文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中小学在校学生和教师。
三、征稿要求:
每位作者征文在800字以上,体裁不限,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四、投稿须知: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附带作者所在学校、年级、详细通联方式。
五、参赛要求:
参与活动者可关注 《齐鲁少年》、《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随时跟踪活动进展情况。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24:00。
七、投稿邮箱:
1、zam-bo(或18663719613) (微信)
2、2623354307@qq.com
评奖方式:
征文作品首先择优在《半岛都市报》 、《济南日报》、《齐鲁少年》、《山东青年报》、《山东教育报》刊发,《都市头条》设立征文专栏推介,《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同步链接刊发,请参与活动者关注《齐鲁少年》微信公号。以读者阅读浏览量、留言、打赏、点赞数量计算点数。最后采用点数50%,评委50%的方法评出各类奖项。
《齐鲁少年》微信公众号
八、 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和优秀中小学教师组成。
例:某篇文章浏览量加留言点数加点赞点数加打赏点数,等于总点数。总点数加上评委结合作品质量的点数进行终评。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学生组和教师组均设: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50卷本《张炜文集》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三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册,学生获奖者奖励2021年全年《齐鲁少年》。
优秀组织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奖励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亲笔签名图书一套。
十一、其他事项: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2020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颁奖活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赞博杯”节约粮食中小学师生征文
活动组委会
2020年9月27日
张炜文集(50卷)漓江出版社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