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语文教学
——我任语文课的一点体会
张庆林
我在夏津一中任教的那段时间里,有幸担任了高中一年级,两个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班级的教师。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的事了。当时,我刚来一中工作,分课时,我认为我的课分得不错:从一年级教起,可以逐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丰富自己,在三年的时间里,熟悉高中语文的全部课程,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为着实現这一愿望,我在教学中,从备课、写教案、讲课、组织学生写作、批改学生作业等等,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紧张而有条理。我在教学上确实下了功夫,花費了很大力气。可是,我教了两个多月后,我越干越觉得不对劲。我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吃力。
我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教务处。原来,今年新招的八个高中班,是按照考试分数,优、中、差三种类型,分的班。有“尖子班”、“中等班”“差班”,我任课的一、二班,恰恰是考试成绩比较差的两个班。我对学校的分班很不满意,而让我不满意的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这两个班的任课教师,相对来说是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这对于我,一名刚刚步入教育,热血沸腾的新兵来说,不能不算是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为了搞好这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我费尽了心机,想了很多办法。第一,我组织这两个班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补课。首先,我给学生补了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课。同时,结合写作课,给学生补了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课。并且,我请来时任初中语文课的一位大学同学,给学生补了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典文学课。第二,我在语文课的教学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试验。我按照语文课本中的不同文体的课文,在每一个单元的头两课,我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规范的讲授。从范读、讲解课文大意、划分课文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讲解写作方法等,都一一认真地给予讲解和传授,充分做到讲明白、说透彻、讲清楚,宁肯多用一些课时,也要让学生从这两课的教学中,多多收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本领,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教学大纲教学的要求。
而每个单元的其它课文,我则采取祥讲一部分,略讲一部分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到组织管理教学上,放手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筋,去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发言和讨論,自己去总结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学生们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语法知识、写作技巧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再拾遗补漏,进行全面的讲解和概括。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了开动脑筋、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总结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比对全部课文进行灌注式的教学方法要好得多。
在写作课上,我采取了“三、三”制的写作方法,即组织学生就一种体裁的一篇作文题目,写三遍,改三遍,讲评三遍。
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我都要在经过批阅、讲评了一部分作文的前提下,让学生改写两遍,经过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了两遍之后,我再把作文全部批阅修改一遍。而且在批阅中,我都要写边批、眉批。同时,我把他们作文中的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勾划出来。在文章的末尾,我则尽可能地将他们的文章的优点、缺点写清楚,让学生从老师对文章的批语和点评中,领悟自己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的段落结构、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的写作特点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这样,让学生在一类体裁的一篇作文中,经过充分思考、反复修改、多次写作中,得到较快提高。我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写作,学生写作热情高、思想活跃,觉得有写头。而我付出的精力、时间,则大大超过了正常的工作时间。
那个时候,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七十多人,而一个学期的作文篇数在七篇以上,我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最少要批阅二百多篇作文,而且要多上两节作文讲评课,这样一来,我需要付出多少精力和时间呵!那时,我每天背课、批改作文到深夜。星期天也要加班加点,累得我晚上常常睡不好觉。和我在一个教研组办公的一位高老师,看看经常堆在我办公桌上的,两那摞厚厚的作文本,叹口气说:“哎哟,张老师,看了你的作文本,真是望而生畏。”
我在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个个都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作文课,都愿意上,愿意写,越写越好。而且,他们对文体体裁的掌握、思想内容的把握、遗词造句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等,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生的考试成绩,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也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考核。在一九八零年的考试中,我班的考试成绩在四个差班中名列第一,并超过了中等班级的成绩。尤其是我任课的单科成绩,考得分数比较高。我记得有一个叫赵连波的学生,语文考试分数百分为满分,他竟考得了九十五分。被省招办破格录取到淄博警校学习。
作者: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一中共青团团委书记,現夏津县县委老干部局退休干部。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