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学 之 旅
白云朵朵
上学时学过一篇《岳阳楼记》,里面有两句话我记忆犹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蓝天白云,天气晴朗。我们润心书屋的研学之旅目的地,长山镇范公祠。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山东朱氏文化研究会,邹平分会会长朱振波老师,热情为我们讲解。
在范公祠门口有一棵900多年历史的大槐树。听朱老师讲本来有三棵,随着岁月变迁,只有这一棵存活至今。

在树荫下,朱老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母亲谢氏。范仲淹自幼丧父,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在三年服满后,改嫁朱文翰来到了山东长山县南关村。范仲淹更名朱说(yue)。
范仲淹酷爱读书,学习刻苦,生活艰苦俭朴。17岁时考中学究。在27岁时高中进士。

在范公祠的碑廊里,在每一块碑前面,朱老师认真地给我们讲解着其中的故事。范公祠自建立以来,至2007年,历经17次扩建,都有贤人铭记范仲淹的丰功伟绩,赞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
在范文正公祠里,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范仲淹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接母亲奉养,礼拜相亲。范仲淹写了《寄乡人》。文曰: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奉劝乡亲们让孩子多读诗书。

朱老师说,范仲淹是一位圣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听了朱老师的讲解,我们更加敬仰范仲淹。正值今天教师节,张会长带领我们向范文正公行了拜师礼。
朱老师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宋勉之先生的书画。宋先生人生豪迈,书道精深,笔墨生辉。
通过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对古圣人范仲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我的人生之旅也有了启迪。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